一个人最顶级的松弛感:像猫一样生活 1764阅读
超2亿中国女性正经历,却被羞于提及|更年期的自我关怀指南
超2亿中国女性正经历,却被羞于提及 | 更年期的自我关怀指南

真正的强大,并不是把一切情绪都藏起来,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接纳每一种真实的感受,不带评判、不感羞耻。

2749阅读
为什么无法和亲密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无法和亲密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导致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里面都体现了一个特点,内心冲突和不适的过程,都是需要调整的。

1953阅读
如何找到真自体?找到“我是谁”?
确诊抑郁症那天,我终于敢做"坏孩子"了

围绕母亲感受构建的虚假自我,终将面临一场存在性危机。

3176阅读
毕业季的分离焦虑与自我建构
"毕业即焦虑": "理想自我"崩塌时,才是真正的成长开始

这段旅程绝不是一场“谁先成功”的竞赛,它是一个值得被理解、被陪伴、被尊重的过程。

2482阅读
如何成为不好惹又受欢迎的人?记住这1条准则
"善解人意"是一种病:教你3个步骤,找回被篡改的真实感受

你不必满足任何人的期待,只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而活。

1754阅读
当“我爱你”变成“你应该”——警惕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控制
当“我爱你”变成“你应该”——警惕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控制

控制并不总是以咄咄逼人的方式出现,有时反而披着体面、温和与理性的外衣。

2199阅读
社交中最治愈的聊天方式Top1(希望你也可以遇到)
社交中最治愈的聊天方式Top1(希望你也可以遇到)

赞美是来自心里的阳光,能温暖他人,也能点亮自己。

心理0时差 2025-06-13
1999阅读
一文说清:心理咨询师入行必备法律常识
一文说清:心理咨询师入行必备法律常识

伦理的要求是高于法律要求的,法律是底线,但是伦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831阅读
他的“对不起”是真心,还是假意?
"我已经道歉了还想怎样?":这句话伤了多少人?

如果你也成长在一个从不道歉的家庭,这份改变指南请收好。

2020阅读
心理咨询的几个临床探讨
关于心理咨询,这六个临床经验想分享给你

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师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对心理咨询有一些思考……

1932阅读
为什么有人喜欢天天发朋友圈?原因,3个字
从职场小透明到精英人设:我是如何用"假装"实现逆袭的?

立人设的终极意义,其实是向世界温柔地宣告“我值得”。

2294阅读
不想亏欠别人,或许是因为你有特殊的伤痛经历
不想亏欠别人,或许是因为你有特殊的伤痛经历

这种“不想亏欠别人”的模式,从心理的角度看,往往并非源于表面的礼貌或独立,而是植根于更深层的、通常是无意识的心理动力和早期经验。

3550阅读
“内卷式”育儿:父母也需要被好好照顾
为什么说会"偷懒"的父母反而能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自我关怀能够帮助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更有弹性,并对自己的育儿能力更有信心,从而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结。

1816阅读
不要别人一说问题,你就想着如何解决
“安慰朋友时,请先放下你的解决方案”:心理咨询师教你真正有效的安慰技巧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底层,是情感的交互和流动,而不是解决方案对应问题。

1871阅读
决定你性格的,可能不是成长经历,而是大脑构造
决定你性格的,可能不是成长经历,而是大脑构造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大脑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1916阅读
容易疲惫、提不起劲的“身弱之人”,建议多做这4件滋养自己的事
容易疲惫、提不起劲的“身弱之人”,建议多做这4件滋养自己的事

“身弱之人”,不妨大胆一点,去改变、去尝试、去体验。

4061阅读
“放弃型人格”火了:遇到一丁点困难就想放弃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遇到困难就退缩?你可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陷阱

当"不为难自己"变成逃避的借口,我们该如何找回行动力?

2374阅读
青年人躺平要赖给“童年富裕症”吗?
从“尼特族”到“躺平青年”:全球年轻人为何集体摆烂?

某种意义上,这类蹲踞在角落的青年,只是诚实地反应了社会的某种病症罢了。

2006阅读
致各种“考生”:适度的悲观,尤其是在为某个目标奋斗的时候
为什么说“努力未必成功”反而让人更强大?给所有考生的逆向思维

我们对可能发生的错误所做的心理准备越多,就越能自由地拥抱眼前的正确事物。

1774阅读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