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个信号,是我们的需求不被满足的信号。你需要接受它,理解它,而不是忽视它,侮辱它。这样才能够找出更深入的解决办法。
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在于“认清病因和症状”,并依赖有效的应对策略。
社会各界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共同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未来铺就更加坚实的基础。
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与抑郁之间存在逆曲线剂量-反应关系,即体力活动量越大,抑郁风险越低。
250人随机分组测试,结果显示DBT组比常规治疗更能缓解症状,还能提升生活质量。
艺术活动降低了参与者的自伤频率,提升了其社会支持感。
壹心理搜集了大量的心理学文献资料,整理出这份《抑郁情绪改善指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每一次心灵的震动,都可能让快乐接收器的线头脱落一些,让微笑变得越来越难以拥抱。
带来一份实用的自救指南,希望帮助大家在这个春天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愉悦。
规律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重新拿回身体和生活的主动权。
成年人每天走的步数越多,抑郁症状就越少,患抑郁症的患病率和风险也越低。
如果我们能了解青少年的痛苦,或许他们就不必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痛苦被看见。
当你感到抑郁,可以学着用情境原因去解释,这会改变你面对更糟情绪时的反应。
抑郁如何改变你对自己的认知?
寒冬已至,在这个特别季节里,你的心情是否会变得糟糕?
社会文化真的更易让人罹患抑郁症吗?在社会变迁中,文化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微妙关系?
人格成长的过程,既是与自己的主体感和内在的智慧建立连接的过程,也是穿越自己无意识的欲望、恐惧和幻想的过程。
关爱抑郁患者,也是守护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抑郁症并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父母的错,而是家庭中潜在问题的“信号灯”。
以下是三条在你感到抑郁时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的基本经验。
#朋友,室友 35篇
朋友,室友,让我欢喜让我忧
#大咖问答 6篇
每月邀请心理学大咖,直接回答困扰者的问题!
#抑郁者 599篇
抑郁情绪、抑郁症
#复原力与逆商 51篇
失败和不完美不可怕,如何保持激情才是重要的~
#小楼老师聊心理 29篇
小楼老师心理课(ID:xiaolou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