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的边界焦点出现偏差,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别人的问题”,就会变得悬而未决。
在过去的人生中,我总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然而生命本身似乎比我更清楚这些事。
《你好,李焕英》电影结束的时候,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周围很多人脸上的泪水,今天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这部春节档电影的泪水背后的故事。
即便是不求回报的爱,也值得感念和报恩。
“中国式父母焦虑”常常是因为爱得用力过猛,造成过度。这种过度的焦虑很难产生什么正面效果,反而还会滋生很多问题。
那些在童年时期被忽略的经历,长大成年后就可能会在疗愈功夫上面不断层层加码,并且成为内在顽固的原生家庭伤痛污渍......
让我们一起了解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让孩子们远离家庭语言暴力的伤害!
男孩和女孩都是情绪化的,但是他们被训练成表现不同类的情绪,以适应他们性别表现的社会结构。
一个功能健全的父亲,能够让孩子意识到:母亲并不属于他,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但他可以靠自己,创造父母一般融洽的关系。
人类的心灵恰如一座冰山,小小的一角显露在外,庞大的部分却隐藏在未知的神秘中。你的内在小孩,也需要你的努力疗愈,才能与你更好地相处。
教育孩子真的好难,训斥多了,担心他想不开;训斥少了,担心自己溺爱。
当父母感受到自己不会被抛弃,他们或许就不会孩子似的不依不饶了。
深切的同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然后用恰当的方式解决,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核心。
乐趣是孩子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容易飘忽不定的,如何才能够高质量地给这些少年儿童们好好上课,成为了困扰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难题。
很多有着控制型家长的孩子都会体验到“身体是自己的,但灵魂是属于父母的。”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该怎么办呢?
很多有二胎家庭的父母,也许会碰到这种情况:孩子都已经很大了,也很久没有尿床了。但是家里有了弟弟妹妹不久之后,孩子再度出现了尿床的现象,这让父母非常的不理解。
出于真心地赞美孩子聪慧,会传递给他一份满满的爱意。当感觉孩子不错时,请不吝溢美之词!只要出自真心,怎么赞孩子都不嫌多。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勇气就是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一点一点的言语、情绪和表情,最终汇聚成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参照物。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的养育模式非常重要。
#王翼科普时间 48篇
致力于科学循证的心理治疗。
#伪心理学 12篇
哪些新名词不是心理学,但是却打着心理学的幌子?
#深度解读 7篇
爱好者福利!每一篇都是丰富的干货。
#壹心理急救手册 14篇
12种情绪病,需要科学的心理急救。
#1/4人生危机 10篇
25岁到35岁的危机感怎么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