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在半夜三点醒来?|这5个原因可能没被你注意
为什么我总在半夜三点醒来?|这5个原因可能没被你注意

本文解析夜间觉醒的常见诱因(年龄、血糖波动、焦虑等),提供科学应对策略如箱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技巧及认知调整,并建议必要时寻求CBT-i等专业干预,帮助重获安稳睡眠。

1497阅读
当皮肤成为记忆的墓碑:从《黑暗荣耀》到体感疗愈的突围之路
当皮肤成为记忆的墓碑:从《黑暗荣耀》到体感疗愈的突围之路

身体体验疗法的核心是滴定与摆荡,旨在通过微小而安全的身体觉察,逐步释放积压的创伤能量。

1465阅读
如果你也是容易焦虑的人,请听我说:
如果你也是容易焦虑的人,请听我说:

关注当下,关注具体的事,你会发现焦虑情绪不过如此。

心理0时差 2025-04-23
1982阅读
舍不得睡觉,其实是情绪没有被满足
舍不得睡觉,其实是情绪没有被满足

愿你今晚、明晚、每晚都能睡个好觉。

心理0时差 2025-04-21
1711阅读
TED演讲:导致你焦虑和抑郁的真正原因
TED演讲:导致你焦虑和抑郁的真正原因

抑郁是一个信号,是我们的需求不被满足的信号。你需要接受它,理解它,而不是忽视它,侮辱它。这样才能够找出更深入的解决办法。

4120阅读
豆瓣9.6分神作虐哭无数人:母亲、儿子、丈夫全部离世,人这一生要如何面对离别? 2040阅读
普通人VS孤独症:为何总在互相误解?|双重同理心及破壁法则
普通人VS孤独症:为何总在互相误解?|双重同理心及破壁法则

普通人可能很难准确共情孤独症患者的情绪,而孤独症患者也可能难以解读普通人的社交暗示——这种困境,使得界限的设定变得尤为复杂。

1886阅读
“他的离开,成了无数人绝望的开关” | 张国荣逝世22年祭
“他的离开,成了无数人绝望的开关” | 我们究竟该如何谈论自杀?

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和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均对自杀传染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1893阅读
抑郁症最怕的3个‘天敌’,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抑郁症最怕的3个‘“天敌”,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在于“认清病因和症状”,并依赖有效的应对策略。

2331阅读
一秒天堂,一秒地狱:这种精神疾病比抑郁症还严重,却总被人说“羡慕”
一秒天堂,一秒地狱: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失控”人生

希望双相患者体验到的,不仅是天堂和地狱这两个世界,而是由我们共同创造的一个允许情绪生病的现实世界。

2016阅读
柳叶刀(The Lancet)新研究 I 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被忽视的负担与挑战
“国内儿童和青少年精神患病率为8.9%” | 柳叶刀新研究

社会各界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共同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未来铺就更加坚实的基础。

2493阅读
最新研究:运动多长时间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
最新研究:运动多长时间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

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与抑郁之间存在逆曲线剂量-反应关系,即体力活动量越大,抑郁风险越低。

1895阅读
“疑性恋”:很迷茫自己的性取向,不知如何分辨?
“疑性恋”:很迷茫自己的性取向,不知如何分辨?

在性取向/性别认同探索过程中,许多人会经历一段“不确定期”。

李建学 2025-03-31
1881阅读
为何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要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表达攻击性?
为何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要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表达攻击性?

BPD的攻击性向内模式,其根源无一不是源自环境的压抑。

2061阅读
15周甩掉焦虑抑郁!中国科学家揭秘情绪自救速成方法
15周甩掉焦虑抑郁!中国科学家揭秘情绪自救速成方法

250人随机分组测试,结果显示DBT组比常规治疗更能缓解症状,还能提升生活质量。

2204阅读
告别数羊!丨有神经科学依据的更快入睡习惯,亲测有效
告别数羊!有神经科学依据的更快入睡习惯,亲测有效

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睡前习惯,能让你的大脑平静下来,缓解身体的紧张感,为深度而祥和的睡眠做准备。

2047阅读
别让emo统治青春期!艺术疗法教你‘暴力美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让emo统治青春期!艺术疗法教你‘暴力美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艺术活动降低了参与者的自伤频率,提升了其社会支持感。

1734阅读
从拖延到高效:ADHD患者的逆袭指南,不用吃药也能开挂!
从拖延到高效:ADHD患者的逆袭指南,不用吃药也能开挂!

成人ADHD非药物疗法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效果最稳。

2561阅读
当孩子想放弃生命时,这几种疗法真的能“抢命”?
辩证行为疗法(DBT)能显著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 | 心理研究

这种原本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疗法,经过青少年适配改造后,展现出惊人的“悬崖勒马”能力。

1846阅读
“我是一个失眠者”|凌晨3点崩溃自救:4招终结你的失眠焦虑
“我是一个失眠者”|凌晨3点崩溃自救:4招终结你的失眠焦虑

运用情感认同、矛盾意向法、心理教育和认知重构,能有助于管理和预防失眠及其带来的焦虑。

2388阅读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