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做出克服拖延症的决定的时候,不妨跟身边的亲朋好友郑重表示自己战胜拖延的决心,让他们签名作证,也许就会提升我们成功的概率。
拖延,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我们去理解拖延带来的意义,对于重新选择应对关系的模式相当重要。
不要给自己贴上拖延的标签
根治拖延症的几点方法
改变的前提是觉察
拖延行为不仅仅是时间管理问题,更需要你从思想和心态上来管理自己。从认知和情绪层面治本,借助五个步骤来辅佐自己的行动。只有你,才能是你自己的拯救者!
我与拖延症共存共进步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和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拖延行为的干预方法
父母采取较为专制严格的养育方式,更容易让女儿产生拖延倾向。
这篇文章,我就从常见的拖延症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来帮助职场人解决拖延症的烦恼。
考研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太注重结果,总是患得患失,反而不利于我们的成功。
如果你认为的“懒惰”已经持续了几周甚至更久,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么它有可能是抑郁的信号。
万丈高楼平地起,总要迈出第一步,那么行动力是从哪来的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做,但还是会忍不住吃点东西,刷刷视频,或者干脆在床上不起。
《拖延心理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的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的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你有没有经历过,有很多事情需要现在就去完成,但你就是不想完成,总想着等会吧、一会再去也不急,直至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
面对接连不断的诱惑及其可能引发的拖延,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必然。
拖延是情绪管理的问题,而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王翼科普时间 48篇
致力于科学循证的心理治疗。
#伪心理学 12篇
哪些新名词不是心理学,但是却打着心理学的幌子?
#深度解读 7篇
爱好者福利!每一篇都是丰富的干货。
#壹心理急救手册 14篇
12种情绪病,需要科学的心理急救。
#1/4人生危机 10篇
25岁到35岁的危机感怎么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