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北师大最新报告:48.9%青少年网络沉迷背后的神经科学真相

健康数字参与的前提,是建立清晰且一致的规则。

1790阅读
短视频刷太多产生负面情绪该怎么办?
短视频刷太多产生负面情绪该怎么办?

负面情绪是可被阻断的,想要从糟糕的心境里恢复,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对痛苦的反复加工。

1902阅读
高敏感的人为什么很难做决定?
高敏感的人为什么很难做决定?

做决定都可能很困难,但对于具有感觉处理敏感性或高敏感人群的人来说,可能会有额外的压力。

1705阅读
“你反应过度了吧”,才不是!|遭遇职场隐形霸凌的5项应对指南
“你反应过度了吧”,才不是!| 遭遇职场隐形霸凌的5项应对指南

职场煤气灯操纵的本质,是权力不对等的精神暴力,但请记住:你的感受永远值得被尊重。

1728阅读
对另一半感到“生理性厌恶”,是不爱了吗?
对另一半感到“生理性厌恶”,是不爱了吗?

无论你在感情中经历了什么,希望你能知道,你有能力选择改变,也有能力选择离开。

心理0时差 2025-06-16
1799阅读
奖励的陷阱 | 奖励为什么换不来好成绩?
"考100分就买玩具"的奖励方式,正在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不当奖励会改变大脑奖赏回路,这才是孩子"没有动力"的真相。

1638阅读
抑郁为什么会复发?找到抑郁发作的心理源头,就能打破复发的“魔咒”
找到抑郁发作的心理源头,就能打破抑郁复发的“魔咒”

心理治疗通过系统的、结构化的步骤,帮助个体深入理解痛苦的根源,打破“图式激活-不良应对-情绪恶化-症状复发”的恶性循环,才能避免抑郁的复发。

2375阅读
快速眼动睡眠与深度睡眠:哪种是最重要的睡眠类型?
快速眼动睡眠与深度睡眠:哪种是最重要的睡眠类型?

当我们缺乏深波睡眠时,我们患几乎所有疾病的风险都会上升。

1835阅读
超2亿中国女性正经历,却被羞于提及|更年期的自我关怀指南
超2亿中国女性正经历,却被羞于提及 | 更年期的自我关怀指南

真正的强大,并不是把一切情绪都藏起来,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接纳每一种真实的感受,不带评判、不感羞耻。

2043阅读
为什么无法和亲密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无法和亲密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导致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里面都体现了一个特点,内心冲突和不适的过程,都是需要调整的。

1863阅读
如何找到真自体?找到“我是谁”?
确诊抑郁症那天,我终于敢做"坏孩子"了

围绕母亲感受构建的虚假自我,终将面临一场存在性危机。

2441阅读
毕业季的分离焦虑与自我建构
"毕业即焦虑": "理想自我"崩塌时,才是真正的成长开始

这段旅程绝不是一场“谁先成功”的竞赛,它是一个值得被理解、被陪伴、被尊重的过程。

1762阅读
当“我爱你”变成“你应该”——警惕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控制
当“我爱你”变成“你应该”——警惕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控制

控制并不总是以咄咄逼人的方式出现,有时反而披着体面、温和与理性的外衣。

1752阅读
社交中最治愈的聊天方式Top1(希望你也可以遇到)
社交中最治愈的聊天方式Top1(希望你也可以遇到)

赞美是来自心里的阳光,能温暖他人,也能点亮自己。

心理0时差 2025-06-13
1931阅读
一文说清:心理咨询师入行必备法律常识
一文说清:心理咨询师入行必备法律常识

伦理的要求是高于法律要求的,法律是底线,但是伦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680阅读
他的“对不起”是真心,还是假意?
"我已经道歉了还想怎样?":这句话伤了多少人?

如果你也成长在一个从不道歉的家庭,这份改变指南请收好。

1650阅读
心理咨询的几个临床探讨
关于心理咨询,这六个临床经验想分享给你

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师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对心理咨询有一些思考……

1783阅读
为什么有人喜欢天天发朋友圈?原因,3个字
从职场小透明到精英人设:我是如何用"假装"实现逆袭的?

立人设的终极意义,其实是向世界温柔地宣告“我值得”。

1691阅读
不想亏欠别人,或许是因为你有特殊的伤痛经历
不想亏欠别人,或许是因为你有特殊的伤痛经历

这种“不想亏欠别人”的模式,从心理的角度看,往往并非源于表面的礼貌或独立,而是植根于更深层的、通常是无意识的心理动力和早期经验。

2520阅读
“内卷式”育儿:父母也需要被好好照顾
为什么说会"偷懒"的父母反而能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自我关怀能够帮助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更有弹性,并对自己的育儿能力更有信心,从而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结。

1758阅读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