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拖延≠拖延症,一字之差的区别
很多人都会有拖延的习惯,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是拖延症呢?
很多人都会有拖延的习惯,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是拖延症呢?
当我们迟迟不愿开始行动时,可以试试"死扛15分钟"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快速进入状态,从而减少任务总体所需时间。
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疯狂和痴迷,你最想做什么?如果有答案,就去义无反顾地做,不要去计较后果。
人们会高估当下获得的回报,低估长期目标逐渐取得的进步。
拖延症不是“时间管理”问题,而是“情绪调节”问题。经常拖延的人在不够好的情绪之下,更容易选择以逃避来应对。
当我面临一个个以自己当下的能力就可以完成的小任务时,我的行动力也就提高了,我不再拖延。
这几年来,「时间管理」这个词在许多社会人中频繁提起,网上也有许多号称可以极大提高效率的时间管理方法,比如,时间记录、四象限法则、艾维尼法则、便签法等等。
为什么有人做事很快,有人总是会拖拖拉拉的呢?我想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分享一些很有效能够克服拖延问题的技巧。
究竟为什么我们能如此“擅长”写作拖延?
为了战胜拖延,我们可以从期望、价值、分心和延迟这4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