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看云起🌻 去回答
13小时前 回答了: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
看完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内在很多的疑惑,内心有一些标准,而现实也有很多出入。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年龄不能决定是否被影响
无论多少岁,都可能依然被原生家庭影响着,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
比如你父母,也许他们从小被各种控制,被要求“听话”,被安排,所以他们对你也是如此。这是他们熟悉的模式,深入他们潜意识中,遇到事情他们就自动化反应出来,都没有经过他们思考。他们年龄不止30岁了,依然被影响着。
30岁只是生理年龄,如果内在不成长起来,那么无论多大的生理年龄,内在可能还是停留在创伤发生时的小孩年龄。直到我们觉察到,我们改变,才能让我们内在真正成长、成熟起来。
2.看到父母的局限
父母怎么骂你,怎么期待你,怎么控制和要求你,那是他们的事。我们负责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作为成年人,你可以表达出你的情绪感受,拒绝他们越界的行为和要求。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放下对他们的期待,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成长自己上来。
看到他们内在的情绪,看到他们内在也有没长大的内在小孩,看到他们情绪背后的需求,看到他们的局限,你就能理解他们这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同时,也能划清界限,做好自己。
3.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负责。我们可以独立出来,有自己的判断和决定,不一定非要听父母的,只要这是符合良知和天理的。因为父母的言行有时候是带有情绪和偏见的,所以他们所说不一定合理,有自己的私欲在里边。
我们要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参和到他们的人生中。把他们该负责的部分交还给他们,我们负责做好我们自己。这样父母才有可能反思而成长改变,否则他们一辈子也是“睡着”度过,不是清醒地活。
当你能过好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也能影响到他们。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然后影响他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
心向阳工作室 去回答
13小时前 回答了:抱抱(づ。◕‿‿◕。)づ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心向阳工作室的何呵呵,我非常愿意和你分享爱与关怀。 作为一个7个月的宝妈,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仿佛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工作的压力加上带娃的压力,其实没有一个很好的睡眠能调整过来这样的状态。忙碌的状态里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跟爸爸或者家人倾诉。哪怕有10分钟都只想躺在床上,不想讲话。在有宝宝的前4个月里面,仅有的对话就是和宝爸争吵。我非常理解你,我也非常愿意和你分享,我走出这样状态的方法。一、碎片化的时间关注自我。在拥有宝宝之后,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宝宝身上,在看到宝爸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焦虑点也来自于宝爸,这是新手爸妈很正常的一个状态。包括看娃的时间管理,包括有娃之后的金钱压力,其实还有对于三个人世界的不适应。这是一个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这是每一个宝妈都在经历的事情,我们与他们没有什么不同。🎵1.冥想音乐 在单位我们没有午休的时间,所以我就会利用上厕所,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坐在公司的马桶上听冥想,带上耳机,让大脑和心放松,这也是很好的补充心理能量的方法。刚开始你会没办法进入,因为你有太多的想法和念头,但坚持下去你就会感受到效果。🎵2.5分钟工间操。带娃又累,工作又辛苦又睡不好,所以身体浑身都痛。有5分钟的时间去做这个工件,操可以下载华为运动,健康也可以在抖音各种软件上都有这样练习的,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运动,相信我做5分钟,你真的感觉轻松了很多。二、释放的方法。尤其看到你说,你侥幸幸免于难,但是你回家却什么都没说,我能感觉到你有着巨大的情绪积压在心里面,你不想说话也不愿意说话,但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很危险。🎵1.书写疗愈。如果你和书写保持关系,和书写的朋友建立联结、阅读、深刻倾听,最终总会写出你想写的东西,但是大概不会是你之前想象的样子。” 如果你愿意,不妨每天或每周抽一段时间,让自己独处,静默。慢慢地,有一些东西充斥了你的大脑,很清晰,很丰满,慢慢地,你可以在纸上把这些写下来。🎵2.绘画宣泄法。画一张画。拿起你最想要的颜色的画笔去尽情的在画上宣泄,把你想表达的情绪,全然释放。.让我们和宝宝互动的时候,宝宝在画我们也可以再画,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不耽误很多的时间。🎵3.空椅子技术:对着小枕头,想象和自己对话。或者拿小枕头,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捶打枕头来宣泄内心的不满。总之你是要让你积压的情绪流动起来。三、积极心理我们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同时也要写感恩日记。我们没有时间进行书写感恩日记的话,我们就把关注点可以放在朋友圈或者写一些文案上面。我们可以去发现积极的一些方面而忽略消极的那一方面,比如说我们今天宝宝自主入睡了,也比如说他喝完了一口牛奶,比如说他今天非常健康,又比如说居然比平常早回家了一小时,老公竟然比平时多主动照顾孩子了,5分钟这些东西,都是你平常忽略的一些小细节把它找出来,进行一天的梳理,你会发现今天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在最开始去寻找这些优点和积极方面的时候会比较难,因为无从下手,也觉得并没有什么想要去感谢或感恩的,但其实当我们每天睁开双眼。这就足以感恩。生活中会有很多我们忽略的小美好小感动和小幸福,我们在这样的情绪下需要去重拾。宝妈以上就是我的建议。目前什么样的状态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气血都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内心有焦虑,也很正常。亲爱的,我们要理解自己呀。 -
王艳丽(心雅) 去回答
15小时前 回答了:亲爱的题主,你好!从你的描述中能感觉到你和妈妈对于爸爸的“扶妹”情结及行为有很多的不满和不理解,因此内心积压了很多怨念,觉得不管妈妈还是自己都在爸爸这遭遇了极大的不公,不知道今后该怎么面对他,是这样吗?
我想我大概能体会你当下的心境,是否对爸爸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期待他放下原生家庭的执念,正视你们自己这个小家庭,担起他本该担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你和妈妈一定为此做过很多努力与尝试!然而,在一次次尝试之后,事情非但没有转机,相反还闹到了离婚的地步,这令你越发确信你心中那个“理想爸爸”可能压根就不存在。为此,你很无助,于是来到这里发问求助。
在解答你的困惑之前,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可能需要先澄清一下,这会有助于我们更接近事实真相,我们只有先看见真相,才有机会谈后续的解决之道。
【1】你说爸爸是“扶妹魔”,不管情感上,还是物质上都对两个妹妹关照有加。情感上我们姑且不做评估,那物质上呢?你爸爸的年收入多少,每年花费在两个姑姑家的钱占比多少?———澄清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所谓的“扶妹魔”真的是你爸爸身上一个很显著的客观议题,还是更多来自你和妈妈的情感夸大?
* 如果是前者,工作的重心应该聚焦到爸爸身上,找到他“扶妹”的情感源头,这里面可能有他主观的成分,也许更多还是被潜意识裹挟的被迫无奈之举,不管怎样,你和妈妈如果真盼他改变,就要先共情他、理解他,再引导他关注自己,关注当下。
* 假如情况是后者,那工作的重点则要转移到你和妈妈身上来,可能你们(尤其是你妈妈,我相信很大程度上你有被妈妈卷入的可能)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你们对爸爸会有这么多怨言,这些愤怒究竟来自哪里?真的仅仅只是因为他“扶妹”吗?
【2】你现在年纪多大?是否已经成年并开始工作?———澄清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身处这样的家庭纷争,你如何定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你对于自我的认知,将直接影响你的情绪和感受。
* 假如你现在还在上学,完全依赖父母提供生活及学习的物质保障,那么,“爸爸扶妹”的心态会令你处于既得利益被削减的风险中,而且你全无抗风险的能力。这会使得你以受害者自居,心中充满委屈、愤恨与不甘!
* 假如你已经成年且参加工作,情感上更加独立,慢慢实现了与父母的分离;理性上更明白爸爸有权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收入;能力上也更具适应性,懂得向外抓取资源。那么,这时再来看待“爸爸扶妹”的事情,可能持有的态度就是:我不认同你的行为,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3】当自己内心的情感(怨恨爸爸)与该尽的责任(赡养爸爸)相冲突时,你该如何去平衡?———澄清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既要客观评价爸爸的伤害与付出,也要客观看待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违逆良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又帮助,祝好! -
黄丽(小鲸鱼洗洗) 去回答
17小时前 回答了:亲爱的,您好!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不容易,工作时间要上班,回家时候要带孩子,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还要时不时的受到老公的指责。真的很委屈。在遭遇大货车的危机时,无处诉说,默默的消化了这些害怕的情绪,很孤单,很无助。
我们会疲惫,我们有很多的情绪和想法,想要和一些信任的人去倾诉,如果没有办法倾诉和宣泄,这些积累的情绪会伤害到自己,伤害到彼此的关系,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练习,也许能帮助到你,安慰自己保护自己。
1-感受你的情绪。
请你坐下来,通过深深的呼吸平静下来。
想想那个有情绪的,你就坐在你的对面。
请你感受一下自己在刚刚那个时间里的那个感觉。
【我已经很努力的想要做好一个妻子,可是老公没有看到我的付出,只看到了我的错误,我真的很难受】
【我已经想办法照顾好孩子,可是他还在无止境的哭闹,尝试的好几种哄的办法都没有效果,感到无能为力】
【遭遇大货车的瞬间,冷汗都留下,感到特别惊恐和庆幸,无处诉说的害怕和孤单让我也很委屈】
2-你会对那个有情绪的你自己说一些什么样的安慰的话呢?
【其实你的难受和愤怒是有道理的,我愿意陪着你,我一直都在】
【你不是孤单的,我一直会在这里支持着你】
【好想抱抱那个无助的你,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让我们一起来面对,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当我们接受自己有情绪,我们这样和自己说话,反而不生气。
当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我们要关心自己的情绪,就像面对朋友跟讲话一样,去感觉当时的那个自己的难过、不开心,去陪伴那个有情绪的自己。
自我安慰和自我陪伴,这是一个很好的接纳过程。
希望这个小技巧对你有帮助,早日走出困境!世界和我爱着你! -
人生何愁 去回答
18小时前 回答了:您情绪低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压力和负担过重,缺乏支持和情感宣泄的出口。以下是一些建议:1.允许自己感受低落情绪,并接受它们的存在。不要对自己的情绪感到内疚或羞愧,这是正常的人类情感。2.与身边的人分享您的感受,包括宝爸、家人和朋友。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鼓励和理解。3.与宝爸沟通并商讨如何更好地分担育儿和工作的责任。共同制定合理的期望,以减轻您的负担并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4.寻找与其他父母分享经验的社交圈子,例如加入亲子群组、社区活动或线上论坛。与其他人交流并互相支持可以减轻孤独感和压力。5.尽量安排一些属于您自己的时间,即使只是短暂的休息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有助于恢复精力和提高情绪。6.寻找情感宣泄的方式,尝试写日记、绘画、运动或参与其他您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您表达情绪、释放压力,并重新获得内心的平衡。7.向心理咨询师提出咨询,让他们帮助您解决现在的情绪和心理上的一些困惑和不满。8.您的母亲在您成家以后就把家里的锁给换了,如果是特意因为您而这么做的,那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决定,可以试着跟母亲沟通这件事。您成家以后的家庭显然也是让您感到身心俱疲,那么成家这件事就在实际上失去了它的正面意义,您也许应该考虑目前的人生和婚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不要过度要求自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尽管现在感到困难,但相信自己拥有重新获得心理能量、追求人生目标和享受世界的能力。给自己时间,您会再次发现内心的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坚持下去,您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更好的明天。加油!祝您幸福! -
黄丽(小鲸鱼洗洗) 去回答
18小时前 回答了:亲爱的橙子,您好呀,当面对本该是最亲密关系的老公特别的紧张,没有办法放松,这样的时候特别的煎熬,看到这样的你,很想给你一个拥抱。
经济压力大,开店赔了钱,有负债,刚出生的小孩养育问题,这些事情压在你和老公的身上,使得你们现在的现状比较的艰难,在如此的高压情况下,人的情绪太容易爆发了。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怎么使自己变得,稍微的好一点。
一、请多关爱自己。
1-请问在这个家庭里面对自己的评价有什么?是正向的多一点呢?还是负向的多呢?
比如:我为家付出了很多,我值得被好好对待。
我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我在补救的路上。
过去可能过得不是很好,但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2-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
你累了的时候,有没有及时让自己休息?
你需要人关心的时候,有没有首先自己关心自己?
你受到苛责的时候,是和他站在同一面苛责自己,还是说在安抚自己?
3-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老公的不快乐,那是他自己的原因,和我关系不大。我的快乐是我自己决定的。
二、和老公重新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
1-和老公一周内约定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做倾诉和倾听。
比如前30分钟老公发言,你倾听,
后30分钟换一下你发言,老公倾听。
注意:
●发言的内容可以是这一周的所思、所想、自己的心愿、挫折、幻想。
●不准谈涉及对方,不涉及你们双方关系的话题。
●中间不能打断,不能提问,不能解释,不能相互回应。
●听的那个人只有听的功能,说的那个人只能说自己的事。
这个练习让我学会做一个不带指责,不带批评的倾听者。
2-和老公约定一个亲密的控制权,选择一个主宰日,和一个具体可以操作的亲密要求,另一方必须得答应,将约定好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写下来。
如:
周一是我的主宰日,我的亲密要求是:想和老公单独去散步。
周二是老公的主宰日,他的亲密要求是:我陪他看电影。
这个练习可以在第1个练习的基础上增加。
注意开始之前要设置一个禁区或者底线。通常被禁止的话题是与性或者是金钱有关的。
这两个常常是引发矛盾和紧张的话题,极有可能爆发争吵。
3-增加一些适当的亲密的要求。
想让你按摩一下。明天一起去吃烛光晚餐。想要你给我写一封信。
这是在第2步掌握亲密控制权的基础上,慢慢的增加。
提出的要求属于非正式的,对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答应或者不答应。
如果是属于份内的事情,对方就必须答应并且完成。
渐渐的形成这样一个熟悉的模式:
提出→满足→往下推进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双方的配合,而且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能达到很有效。如果实施起来中间有反复,退化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
Fanshaw 去回答
20小时前 回答了:首先,恭喜你成功减肥并变得更加自信和美丽。但是,你描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可能涉及到一些心理成长,可以认真对待和思考一下。
你所描述的"欠"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出于对别人的感激和尊重,想要回报对方。但是,这种感觉过于强烈,可能会使你在相处和交往中过于被动和不自在,甚至会影响你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因此,需要认真思考这种感觉的来源和根源,以便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它。
你可能需要对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进行反思和调整。你提到自己曾经是"路人甲陪衬的角色",而现在减肥成功变得美丽自信,但是过度强调外表和自我价值的归因可能会导致你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进而产生过度焦虑和不安。因此,你可以尝试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优点,如聪明、有才华、善良等,以此来建立更加积极和健康的自我认知。
此外,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态度。你所描述的"欠"的感觉,可能是一种过度被动和依赖的表现,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经营人际关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和决定行动。
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已经影响到了生活和情感健康,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
Kelly水 去回答
20小时前 回答了:题主好
我是心探Kelly水
【真的会有人在30岁还会被家里影响吗?】
我想说,会,也许60岁依然也会,家在,父母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和家庭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我们尝试一起梳理一下哦:
【成长的选择】
有句话,我们的一生都需要“叛逆”,而我们提到好像已经30岁,又好像还没长大。
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或许我们“不长大”也是为了这个家庭?
很多孩子爱父母,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
1:我们不想长大,内心希望他们还像对小孩子一样?
我们30岁了,愿意像孩子一样接受父母的批评?
是为了牺牲自己,让父母可以🈶️发泄情绪的机会?
我看到了你对家人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同时也有痛苦。
过去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式爱着父母,我们能不能换个方式呢?
例如我们用成年人的方式和父母沟通:
1:关于边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我们随着成长要开始从原生家庭开始独立。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2:当父母用习惯的方式沟通,对待,我们先去共情对方,理解对方,告诉对方你看到了情绪,痛苦。
同时在情绪平静后,也坦诚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你的情绪。
3:我们问问自己,我们愿意长大吗?还是害怕长大?
我们没有长大是一种选择,假如长大,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生活,慢慢告别原生家庭也是选择。
假如让你可以选择成长后的自己,你希望和期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些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哦,也可以尝试书写,或者找咨询师聊聊,关于成长的方式。
【关于控制】
我看到你用孩子的方式,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期待,看到父母希望你能控制自己,也许是他们对自己的希望?
他们会不会也在一边痛苦一边责备自己没有控制能力呢?
这是一种假设哦。
很多父母即使成为父母,也有他们孩子的一面,经历从孩子到大人。
想要控制自己或者期待他人控制自己,都有内心的不安全感?
很多家庭都很束缚,但是又无意识的,如果家是一个系统,🈶️觉察能力的人是可以先改变自己的。
很多时候我们过去的方式没有效果,如果也帮助不到父母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我们可以和父母沟通,多了解他们的过去,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过去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你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看他们。
假如父母的成长过程都是被骂,那么骂人就是代际传递?
他们用了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们了解父母,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们的行为。
我看到了你们彼此之间的爱很浓郁,看似控制其实也是共生关系,互相依赖互相责备。
前面提到选择,边界,系统中一个人改变,一个系统都会改变的。
就如你愿意来这里寻找答案,你已经在改变了,相信也会收到很多老师的回答。
【维持稳定的家】
每个孩子都是忠于父母的,你过去如果是道歉的方式。
现在不想再去道歉,乞讨亲情。这是改变的开始,也许你的坚持和改变,可以让父母有觉察,意识到你的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家庭里父母是核心,就算父母离婚,这是他们的选择。
我们可以尊重父母的选择,同时你也有自己的选择,联系另一方,这些也许都需要看到父母背后的不安全感。
例如必须要你坚定的在他们一边,是希望你结盟?
形成三角关系?听他们的话?代表你的肯定和认可?
我们可以理解父母的心情,你也可以坦诚告诉父母,即使他们离婚,你也是他们的孩子。
并且你可以用你选择的方式爱着他们。
大家想要维持稳定的家,前提是需要彼此沟通,理解,坦诚相待。
我很欣赏你,也很不容易,看到你为这个家一直在努力,包括不让自己去“长大”,包括接受“控制”,其实你是一个🈶️思想的人,改变是我们成长的开始。
我们也可以看看《为什么家庭会生病》《从出生到独立》《被讨厌的勇气》。
世界和我爱着你
-
letmefly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楼主好: 我是想要帮助你,并且渴望得到你反馈的letmefly。 阅读到楼主的问题描述,体会到楼主想要改变却似乎又无力改变,想要在这里,为楼主送上一个温暖的抱抱。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些经历视为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和挑战。这些阻力和挑战可能导致我们感到焦虑、失落或者自我怀疑,但是也有可能促进我们发展出更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对于你小时候的这些经历,虽然当时你并没有太多难受,但是长大后回忆起来却感到不舒服,这可能是因为你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认知,并开始意识到这些经历对你的影响。同时,这也说明你正在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改变自卑、害怕被伤害、自我否定以及需要别人肯定的心态,需要一步一步地建立自信、接受自我、提高自尊等。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寻求帮助: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帮助,获得专业指导和支持。 2.自我探索:花时间思考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 3.接受挑战:在日常生活中,敢于接受挑战和不确定性,从而建立更强大的适应能力。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最后,要记住,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可以摆脱自卑、害怕被伤害、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际关系。 希望可以帮到你,每一份付出都渴望被看到,渴望可以得到楼主及有缘人的反馈,关注与点赞(有用)。 -
letmefly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楼主好: 我是想要帮助你,并且渴望得到你反馈的letmefly。 阅读到楼主的问题描述,体会到楼主想要在一段关系中体现公平,而不想要亏欠别人,这样的心态,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态。想要在这里,为楼主送上一个温暖的抱抱。 根据《影响力》中的互惠原则,我们通常会觉得自己需要回报别人的好处,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公平的交换。然而,当我们过度关注自己欠别人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认知偏差。 在你的情况下,你可能过于关注自己欠别人的东西,而忽略了你所给予的东西。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和那个男生见面时所做的事情,比如聊天、分享经验等等,这些都是你给予他的东西。因此,在这个关系中,并不是只有你欠他的东西。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改变你的思维模式。例如,主动邀请对方去吃饭或者付钱,这样你就可以感到更加平衡和自信。同时,也要反思一下你的内心需求,是否过分强调了自己欠别人的东西,以至于无法真正享受与别人的交往。 最后,建立健康、平衡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如果你遇到了一个真正关心你的人,他们会理解你的处境并愿意与你一起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可以帮到你,每一份付出都渴望被看到,渴望可以得到楼主及有缘人的反馈,关注与点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