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道西风瘦驴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
我们会沉迷一些事情,或许都是相应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一些价值,比如情绪价值,某种理念等,尝试看到当事人内心的需要,或许一些事情就变得不奇怪。
幸福和美满,可能要看是基于谁的评价,婚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否幸福可能外人说了不算,只有自己才有发言权。
当代人其实逃不开的话题是孤独,那种孤独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有句话说: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或许是你在我身边,但却在玩手机。当自己的关系止于世俗的美满却没有灵魂的交互时,可能比较容易让一些情感孤独的人转移注意力。
当代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可能也会让我们陷入快餐节奏的沟通,减少直达灵魂的关心,作为老人,如果自己的孩子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或者不适应退休后慢下来的生活,也会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除非特别有钱不差钱,那些会打赏的人或许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的某些需要,比如价值观,情绪价值,知识传播等等,当我们被满足时,可能更容易进行打赏行为。
有点像我们点赞,当我们看到一些直击灵魂,或者是引发共鸣的内容,我们也会忍不住点赞,关注支持等等,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共鸣感其实也是需要之一。
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确实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慢慢被我们重视起来的课题,走进老任亲人的内心,或许会让他们更能感受到被关爱感,减少电子产品的情感依赖。
保持旁观者心态去看对方的行为,有些事我们可能只能止步于猜测和分析,无法给出答案,但是确实可以引发一些思考,比如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互动。
行为背后其实都有一些动机,以己度人,或许会让我们对对方的行为多一些分析和理解,减少评判和指责,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和干预别人的生活,但是从别人的经验里学习,对自己也是一种帮助。
警惕被骗,可能也要看一下主播的内容针对的是某个群体某类心理,当家人没有外人关注当事人时,当事人愿意花钱可能就是一个不太奇怪的事情,及早关心和干预或者有助于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推荐阅读《共情的力量》。
祝好! -
湘遇成欢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虽然你的描述不多,但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你的艰难,似乎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忍受这些艰难,你想知道是活着“过日子”还是“享受生活”,实际上,结合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我觉得或许都是在“过日子”,但真正会享受生活的人,不会把过日子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会体验其中的乐趣,并且能够更多地创造生活中的美好和温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活着很艰难,是因为真的艰难,还是我们给自己太高的期待,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以及一个又一个需要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呢?记得在五年前,我没有经济上的压力,老公很爱我,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很多朋友都羡慕我,觉得我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而那时,却是我人生中感觉最糟糕的时刻。也是在那几年,我觉得活着很艰难,但我的艰难并不是因为生活真的艰难,而是我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虽然家里有钱,但我觉得我需要靠自己去赚钱;虽然我能很好地照顾家庭,但我完全否定自己的这部分价值,觉得只有自己去读了博士,当了大学教师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虽然我会尽力去做好家务,但是我会因为婆婆的不满意而自责很久,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连家务都做不好……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并不是生活很艰难,而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太高,对自己有太多不合理的期待,而且,我每天会给自己安排一个一个的任务,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也是给自己安排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我觉得这是过日子,但其实,这会让生活充满压力,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这些需要完成的一个又一个任务上,却忘却了生活本身的美好。后来,当我调整了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给自己减压,把那些额外的压力都不压在自己的身上,就去做自己能够做的,多给自己一些正反馈,多体验生活本身的美好,而不是跟随头脑,活在无休止的压力之中,我发现,其实,真正地过日子,就是在享受生活。2.不管是怎样的境遇,我们都可以选择,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在艰难之中,其实蕴含着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度。生活会有不顺,也会有一些困难,但也会有美好与幸福,也会有希望和值得期待的人和事。其实,能够束缚住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是可以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我记得以前我也很烦每天需要去做饭、打扫、陪孩子,还要学习、工作、不断成长,但如果人生没有了这些,其实也就没有了乐趣和意义,我们的人生就是因为要解决这些日常的问题,就是需要去经历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才组成了我们精彩的人生经历和意义。是的,生活会有艰难,但也会有意义和乐趣,两者相伴相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更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度。正如我在这个国庆假期,因为在老家,但也需要工作,婆婆为了帮我节省时间,会主动帮我洗衣服,给到我她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感受到她的关心、支持和温暖。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可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接纳生活中会有困难,但也要看到生活会有美好与幸福的部分,也会有希望和值得期待的人和事。3.享受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活在当下以及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工具——每天记录生活中的三件好事,来帮助自己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自从开始学习和体验正念,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地享受生活,正念说的是有觉察地,不评判地在当下。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活在头脑中,总是担忧未来活着懊恼过去,却因此一次次错过在当下的美好。实际上,过去和未来只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幻象,生活的实相只在当下,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也只有当下,我们也只需要去活在当下,当你能够活在当下,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你会体验到生活本身的美好,也就能够跳出头脑,真正地体验和享受生活。此外,我还会通过每天记录三件好事的习惯,来帮助自己提升对生活幸福和美好的感知,我已经坚持记录六年了,这已经让我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以前,我遇到事情总是去想不好的部分,而现在,我总是能够去捕捉到其中的积极和美好的部分,整个人的状态会比较稳定,心态也会更加积极。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每天睡觉前,回想一下今天的三件好事,你可以记录下来,也可以只是回想,这个需要坚持记录,才会有效果哦~以上,供你参考,祝好! -
李迪☀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李迪,感谢遇见。
家人的欺骗和伤害辜负了你的信任。他们对你发泄不好的情绪,在你厌恶反感时贬低你pua你,而且说这是是为了你好。小时候你就十分迷茫自厌。现在他们承认是为了自己开心故意伤害你时让你万分厌恶。父母虽然对你是放养模式,但也算是帮凶,现在对你的好,也只是为了防老。你知道后很沉默,戒备心也越来越重,无法信任任何人,很冷漠。 看到了你的不易,给你一个拥抱,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和想要改变的决心,不想自己因为别人变得面目全非,只是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十分棘手。
确实有了这种经历以后,亲近的人为了自己开心而伤害幼小的你,还说是为了你好,那是父母还是帮凶,现在对你好也是为了防老,对于任何人来讲,都很难信任他人吧,但难得的是你不想自己因为他人变得面目全非,这一点值得点赞,那看到你对于父母对你好只是为了防老,你沉默了,当时的你是什么感受,是否觉察这种感觉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当你觉察出自己戒备心特别重,不信任任何人,冷漠时,你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会心疼自己吗?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这种不信任他人的感受吗?同时你说还想抢救一下,那你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呢?想获得怎样与他人的信任和亲近呢?
当然,上述的讨论只是一些其他角度的思考,如果有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方面,可以选择忽略,这只是一些假设。
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你的感受和需求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以便更好的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面对过往的创伤与信任的崩塌,你所表达的痛苦与戒备,实则是对安全、理解和接纳的深切渴望。让我们再次尝试,以更细腻的视角,深入探索你的内心世界。
在经历了言语暴力与情感操控后,你对世界的不信任感,是对安全感缺失的直接反应。这种对伤害的警觉,是自我保护的本能,但也在无形中筑起了高墙,让你在人与人之间感到隔阂。
你提及的家人行为,无论其动机如何,都深深地伤害了你的心灵。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渴望的不仅是外在的和平,更是内在的和谐——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无需解释或辩解。
面对过去的伤害和信任的破裂,重建信任和亲近感确实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并非不可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希望能帮助你逐步克服戒备心,学会再次信任和亲近他人。
首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探索,识别并处理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伤害。学习自我安抚的技巧,如冥想、日记写作,让心灵有喘息的空间。
其次,要学会明确个人界限,学会说“不”。这不仅是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伤害的手段,也是向他人表达个人价值与需求的方式。
尝试从微小的信任开始,比如向朋友分享一些非私密的信息,观察对方的反应。逐步扩大信任圈,但切记,信任的重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时间。
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与他人建立正向的互动。无论是通过兴趣小组、志愿服务,还是简单的日常交流,寻找那些能够给予您理解与支持的人。
试着去通过成就、爱好或个人成长,不断强化自我价值感。记得,你的价值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而是内在的、不可剥夺的。
你的经历,是勇敢与坚韧的证明。每一步的前进,无论多么微小,都值得庆祝。请相信,时间与努力会慢慢治愈创伤,让心灵重归平静。你并非孤独,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愿意倾听你的故事,理解你的感受,与你一同前行。相信你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抱更广阔的温暖与爱。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值得拥有美好的一切!🤗 -
古道西风瘦驴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
人都会有个群的需要,题主和其他室友作息不同,习惯不一,会担心长期相处对自己不利,其实是人之常情。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能成为密友和合群,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敌人,题主不必过于焦虑。
而且作为过来人,大学里即使关系不够亲密,但是也都会想顺利升学不挂科的,同学们也不会故意去孤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毕竟作业,考试等可能都要依仗学习成绩好的人,这样想题主会不会没那么焦虑呢?
有句话说: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作为特立独行和别人行为不一样的又特别在乎别人评价的人,或许会比较敏感,担心自己不合群从而产生很多衍生的顾虑,当题主认识到自己顾虑的心理时,或许会有助于减少焦虑。
聊不来不等于会闹掰,平时以礼相待,做事有原则和边界,笑脸相迎,别人其实也不太会故意针对,除非我们破坏了别人的边界,让对方觉得下不来台。
尝试认识社交距离: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当我们清楚自己要维持怎样的人际距离时,或许会减少对自己行为带来的的负面影响的担心。
人的精力其实是有限的,我们很难既要又要且要,题主选择考研本身或许就意味着抛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人际关系,也减少一些维持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的成本,当我们清楚自己的取舍时,或许会对选择更坚定。
我其实上学时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室友间也有过一些边界冲突的时刻(比如作息,值日等),但换个视角想想,有冲突意味着有需要和边界破坏,试着看到它背后的积极意义,会让我们更愿意面对冲突。
其实冲突本身也并不可怕,冲突意味着我们有需要和重新谈判的需要,会让我们重新构筑关系,进入新的动态平衡,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冲突后如何缓解冲突,有个人说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吵架不可怕,吵完倒杯水,或许更容易让彼此聚焦事情,减少情绪沟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专其实要彼此迁就的只有几年时间,题主或许可以尝试从更长远的将来看现在,或许会有更清晰的取舍。题主虽然不想主动迎合,但是对方的话题抛过来时,题主也可以给予认真的倾听,或许会让关系更融洽。
尝试树立自己的边界,对别人触碰底线的行为试着温和坚定的说不,对方知道题主只是对无关社交不感兴趣,并不是软弱可欺,也会减少被欺负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人我之间》。
祝好! -
江海蓝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你非常勇敢和坚强。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和痛苦之后,你还能够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愿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你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你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对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亲戚的阴阳怪气、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漠视,以及班级里的小团体霸凌,这些都让你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助。关键是你的父母还没有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你正向引导和支持,同时还对你进行但打骂,使你的情况犹如雪上加霜。
但你要明白你父母并不是不爱你,只是用错了方式,更不懂如何去爱你。
现在的你,虽然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心理问题,但是仍然感到没有活下去的欲望。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的经历给你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和痛苦,以至于你似乎感到世界上除了仅剩的一点责任和义务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因此才会如此厌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创伤和压力导致的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会让人感到无助、绝望和没有价值感,从而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在与家人的关系方面,你的处理方式很成熟。虽然他们曾经给你带来了很多伤害,但你依然能够出于责任与他们虚与委蛇,这显示出你的善良和大度。不过,也不要让这种关系过度消耗你的精力和情绪。你可以适当地保持距离,给自己一些空间去疗愈和成长。
对于你的计划,再寻找两年生活的乐趣,如果没有就离开,我能理解你的这种想法,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再慎重考虑。生命是宝贵的,即使现在你觉得没有希望,但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许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你会遇到一些让你重新热爱生活的人或事。
你既然想要改变,就说明你在潜意识里还不想结束掉一切。你现在的世界就如永无止境的黑夜,你希望能看到一束光,然后跟着那束光,前往新世界的大门。
所以只要我们弄明白对你而言,那束光是什么?你的黑夜就会被照亮。
首先,想一想你当初的理想。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可能你现在的学业并不能让你去成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但是你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考取一些证书,当一名心理医生呢?你自己就患有一些心理疾病,你也说了当初一位心理医生让你感到了一些温暖,那么如果你成为一名心理医生,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这些经历去温暖更多的人呢?这不也是从侧面实现了你的理想吗?
退一步说,即便当不了任何专科的医生,那么如果你做自媒体,通过一些激励人心的做法,让更多的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温暖,让他们看到曾经抑郁的你是如何坚强的一步一步前行,从而去鼓舞更多像你一样的人,不也是一种救赎他人和自我救赎吗?这和医生的使命不是殊途同归吗?
其次找到新的方向。不妨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着手,去感受一下做什么自己最开心快乐,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去提升自己,将它做到最好,然后去看看新的技能可以为你带来什么机遇。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能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职业,那是非常幸福的事。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要你的方向对了,就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再加上适当的推广与宣传,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当你成功的时候就会增强自信心。感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变得有意义,同时还能为你带来财富。
从你的话语中感受到你在为别人付出,得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因此无论是你将赚到的钱给你的父母,报答他们养育之恩,还是进行公益捐赠,帮助更多的人。都会激发你的使命感,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会让你有更多的动力去拼搏奋斗。
想象一下,如果你坚持下去,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生活其实并不像你现在看到的这么糟糕。你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和爱好,结交一些新的朋友,拓宽自己的视野。也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地方等待你去探索。
其实人生就像是一场游戏。它的乐趣在于不断的去挖掘,去发现。即使一开始你的角色没有选对,但只要你耐心的去理解这个角色,去掌握这个角色擅长的攻略,就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而享受到另一种玩儿法所带来的乐趣。所以之前的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你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以及方式去生活。
不妨换一换目标,换一换心境,甚至换一座城市去让自己获得新生。就当以前的自己死掉了,现在一切重新开始。带着前世的技能与记忆,重新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乐趣。
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的世界之所以一片黑暗,不是因为你的世界没有光,而是因为你从未睁开过眼睛。而当你睁开眼睛,光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
余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先来说说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但人与人的比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
或许我们并没有立志“要做No.1”,但不知不觉中,似乎被比较的“无处躲避”。就如题主所写,但是看到身边没有自己努力的人一幅胜券在握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被比较者和自己越相似,我们体验的比较感越强烈。因为相似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明明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凭什么他们比自己好。而本质上,是比较者我们主观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公平,于是你每一次看她们,都好像在看自己的失败。
确实,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容易看到,或许也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就如“冰山理论”说到,你看到的冰山永远是浮在海面上的十分之一,或许人家的起点和你不同,或许人家的优势你没发现,或许人家的努力你没看到…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所处情境不同,很多时候往往是比较为我们带来无形的焦虑和压力。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告诉我们,你是你,他是他,别人在实践他的人生,你不必追寻脚步。
再来说说归因。心理学上有个归因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面对成功或失败时,会倾向于将结果归因于“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状况、工作难度、运气好坏和外界环境”等六种因素,按照上述理论,归因可划分为三个维度:稳定性、控制点和可控性,个体的归因类型会对他们的动机和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高考失败,我们倾向于归因哪些因素?自己学习能力弱?自己考试运气差?如果我们想到这些维度,就可能会失败内归因,从而责备自己,对自己有羞耻感。
其实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虽然这次高考落选,但是一次成败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或许是题型有点偏,或许是整体难度有点高,如果我们想到这些维度,就可能会失败外归因,从而就会看淡结果,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呈现更好的结果。
对于类似的事情我也有亲身经历,当年考驾照的时候挂科,若是把它归因于自己协调能力差,那就会产生自责和羞愧,反之若把它归因于那天下雨视线模糊,影响水平发挥,那就会重建信心,准备下次顺利通过。
由此可见,失败外归因,会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既是一种自我防卫,也是一种信心恢复。
当然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
我们也要让自己心情愉悦,让自己身心放松,这段经历或许很难受,或许有失败感,但是如果放到我们生命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有时候接纳真实的自我,有时候放弃一些不完美,或许使得我们豁然开朗。及时觉察及时反省更是一种学习和收获,摆平心里的矛盾,看开不顺心的经历,获得内心对自我的认识,便是成熟,更是成长。祝福你! -
Kelly水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好
我是Kelly水
【十二岁小孩不愿随家长出门,拒绝家长的建议,如何沟通】
看完题主的文字,家里🈶️十二岁的女儿,同时也开始意味着她开始独立。
我们一起来聊聊哦。
【关于不同的年龄】
心理学关于这个阶段:
青春期(12-18):自我认同(身份)对角色混乱。
我们试着可以回到自己的青春期,就像我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为自己选择一些事情,朋友。
经过十二年的成长,经历过小学六年级,遇到的老师,同学,慢慢开始建立新的关系。
这时如果还大量的阅读,看电视等等,开始思考这个阶段我的自己寻求新的“自我同一性。”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虽然🈶️不同的解说,例如:
例如“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开始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此刻我有些不舒服,我想拒绝某个人。
最主要自己的内心不希望去放弃自我。
还有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阅读,也喜欢看看电视寻求新的体验。
开始去探索和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
就像我初中喜欢住在学校,这样我可以🈶️更多的时候阅读,可以不用来来回回,就会自己做这样的决定。
就像你提到孩子喜欢自己在家,不喜欢“跟随”父母,让父母做自己的事情,孩子愿意做自己的事情。
也说明孩子信任自己,可以一个人在家,出现一种内在的自信’。
例如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统合、在学校是独立的个性,老师也会区别他们每个人,并且参加考试,有些孩子很自信,有这样的主体方面体验。
或者在班级里也有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同时也有爱好,这时候自己的认识,和他人的交往也有了自己个人愿望的统合。
所以当孩子不愿跟随家长出门,对家长提出的大部分建议都是拒绝,也说明你的孩子很有思想,并且也可以看出孩子在家是安全的,可以拒绝父母的。
我们试想,如果在家里不敢拒绝,去学校或者以后到社会孩子做个听话的同学或者员工好呢,还是做个自己有独立性的孩子好呢?
学校里作业孩子无法拒绝老师,在家里可以得到部分情绪的释放,这样也能平衡,同时父母也可以引导,让孩子自己做些选择,一起制定一些新的规则,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例如孩子选择外出,喜欢做些什么?
例如不出去在家里,孩子想做些什么,鼓励孩子说说理由。
同时言行一致,回家一起看看是否完成。
例如一些孩子说要写作文,同时看电视,回家如果孩子作文写好了,可以多鼓励,完成后看电视或者偶尔看看课外阅读,这些都是自由的。
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去做些什么,负责,制定自己的计划等等。
【关于成长】
我们做父母其实也是第一次,往往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我们猜猜孩子为什么宁愿窝在家里也不愿出去玩呢?
孩子喜欢玩什么呢?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吗?
例如这个阶段的孩子玩的方式和之前一样吗?
我们平常在夫妻之间或者婆媳之间是如何互相关心的呢?
我们自己做到了夫妻之间互相关心,父母和我们关系和谐,尊重每个家庭成员,大家有问题可以互相沟通,交流。
例如也可以坦诚和孩子聊聊:
父母感觉你不参与一起玩,内心有些失落。
我们对孩子少些猜想:
我们的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是摆烂,自私,或冷漠,就算是婴幼儿也有这部分。
例如饿了会咬妈妈的奶头,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最主要的是我们也需要学习,用孩子喜欢方式去爱他们,让他们学会和感受到尊重,理解,自由。
我个人觉得你很在乎孩子,才会有困惑,困惑也会让我们做父母的主动去学习,探索,去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
他们如同小树,也许变化也会很快呢~^_^
有父母的关心,引导,观察,陪伴,会越来越好。
祝福你们哦
推荐书籍《爱的艺术》《人的自我寻求》《自我关怀》 -
余 去回答
10-04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背负过多压力,或者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如失恋、患病等,我们会感觉心情低落,负能量掏空,甚至啥事都高兴不起来。就如题主所写,我每一次谈恋爱都很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当我提到恋爱,想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也可试着问问自己,感觉被抛弃,是内心什么需求?感觉被嫌弃,又是内心什么需求?
我们还可试着问问自己,如果此刻难受的情绪会表达,它会向自己如何诉说?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它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却远没有整体重要。所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可以帮助你缓冲分手的痛苦。
其次,我们要学着爱自己,爱自己永远大于爱你的恋人。因为爱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可以善待自己,讨好自己,对自己不好的事情就不会重复去做。
再有,我们要相信美丽的爱情不止一次,相信自己是一只自由的鸟,无需迷恋一个鸟笼或者一个情网,因为更大的森林在等着我们去栖身。
题主说到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试着体会一下你的感受,好像是我和他人之间存在一堵墙,又好像住在一个玻璃罩的密封空间里,我和外面的世界以及周围的人产生了隔离。
生活在隔离状态的人,可能会有两种想法:自己从里面打破玻璃,抑或让别人从外面打破玻璃。同时我们也会犹豫和害怕,不太愿意亲自打破,也恐惧打破玻璃后的亲密接触会让自己不舒服,遭遇一些可怕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启用隔离方式对待他人时,其实是对自己可能无法承受的感受启动了防御。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大千世界中,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之所以和世界保持良好的互动,是因为我们很想去了解这个世界,而世界的回应也是能给到我们情绪刺激和情感惊喜。
所以我们要明白不断进行尝试是必要的,但是尝试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可以从上一次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只有一次次的尝试才是有意义的。
然后,我们要做好心理预期,多给自己鼓励,如果不经历成功前的黑暗,不承受痛苦的绝望,那么我们可能只会待在原有的舒适区,或者只能嫉妒他人的成果。
我们也可给自己制造一些开心的机会,愉悦自己的身心。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播放喜爱的音乐,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感受汗流浃背后的劳动成果,我们可以约上闺蜜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我们也可体验美食,在饿到很想吃的时候慢慢享受食物的口味。
当然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感受,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或支持性团体,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
最后我们也要给自己赋能,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就如题主文末所写,我还没成年,我不想让一生毁在我的想法上!所以孩子,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去计划,去行动,从而完成生命的体验和强烈的存在感以及成就感。祝福你! -
小鲸鱼DwJFDM 去回答
10-03 回答了:亲爱的,当童年经历较大的成长创伤时,确实会给现在的工作和感情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以下是一些对清理此类创伤比较有效的疗法:
一、疗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BT)
- 这种疗法主要是帮助你识别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例如,如果你因为童年创伤在工作中总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认知行为疗法会引导你去分析这些想法是否合理。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而调整行为。比如,让你认识到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逐步建立起积极的工作态度🧐。
2. 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
- 它是一种专门针对创伤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师会引导你回忆创伤事件的同时,进行眼球运动或者其他双侧刺激(如轻拍等)。这个过程就像是重新处理大脑中关于创伤的记忆存储,减轻创伤带来的痛苦情绪。对于那些因为童年创伤而在感情生活中存在信任问题的人,可能会因为回忆创伤时的情绪缓解,从而更愿意在感情中敞开心扉💕。
3. 精神分析疗法
- 它侧重于探索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情感。童年的创伤往往会隐藏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通过精神分析,你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童年创伤是如何在潜意识层面影响你的工作决策和感情关系的。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总是害怕权威,是因为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中存在着对权威的恐惧😣。
4. 正念疗法
- 正念强调的是对当下的觉察。当你受到童年创伤影响,在感情中容易焦虑或者在工作中容易分心时,正念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例如,每天进行简短的正念冥想练习,你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不被过去的创伤所左右🧘。
二、咨询效果的时间
- 咨询产生效果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创伤相对较轻,可能在几个月(3 - 6个月)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改善。比如,只是在工作中偶尔因为童年的某次被批评经历而缺乏自信,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认知,可能较快看到效果。但如果创伤比较严重,涉及到长期的虐待或者严重的情感忽视等,可能需要1 - 2年甚至更长时间。因为严重的创伤会深入到人格结构和潜意识层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理解和修复💡。
三、自我催眠书籍推荐
1. 《自我催眠的神奇力量》
-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自我催眠的原理和方法。它可以帮助你了解如何通过自我催眠来放松身体和心灵,深入潜意识去处理童年创伤带来的负面情绪。书中有很多实用的练习步骤,就像给你一把打开潜意识大门的钥匙,让你能够自己探索内心世界的宝藏🗝。
2. 《催眠之声伴随你》
- 书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催眠治疗的理念和案例,对于想要通过自我催眠调节的人来说,可以从这些案例中获得启发。它会教你如何用催眠的方式与自己对话,改变那些因为童年创伤而形成的负面信念,像一个温暖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诉说着治愈的话语👂。
不过,在进行自我催眠之前,最好还是先咨询一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确保你的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呢😊。希望你能够逐渐从童年创伤的阴影中走出来,拥有健康的工作和感情生活🌟能够天天开心,做自己的小太阳🌞。 -
李迪☀ 去回答
10-03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李迪,感谢遇见。
你发现自己被领导当众批评后,感到丢脸,也无法释然,感受到了你的难过和困惑,给你一个拥抱,不知道要怎么办。
被领导当众批评这件事情,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会经历过,比如我,也有这样的经历,也会有丢脸和尴尬的感觉,毕竟都工作了年龄也都不小了,所以你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在被当众批评时,你除了丢脸的感受,是否还有其他的感觉,会觉得自己不好呢?还是感觉老板针对你或者是老板批评的毫无道理?当时的你是怎么处理的,都产生了哪些情绪?可以尝试思考一下,自己这些情绪的背后是在表达你怎样的需求?你后来觉察到自己无法释然,那发生了多久了?是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吗?你无法释然是在担心什么呢?是担心老板对你的看法,还是同事之间关系层面或者是其他呢?是对自己的还是对他人的无法释怀呢?这种感受的背后又是在表达你怎样的需求呢?
当然,上述的讨论只是一些其他角度的思考,如果有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方面,可以选择忽略,这只是一些假设。
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你的感受和需求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以便更好的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面对公开场合的批评,那种被曝光在众人之下的不适感和内心的挫败感确实难以立即消散。这种经历触动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自尊,更多的是个人价值感的挑战。你可能在问自己:“我是不是不够好?”“我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这些自我质疑在所难免,但请相信,它们并不代表你的全部。
在这一刻,你或许需要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是情感上的慰藉和认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境,关键在于如何从这样的经历中恢复并找到前行的力量。
试着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允许自己感受这些情绪,而不是立即跳到解决问题的模式。与自己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问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是理解、支持,还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同时,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内心的不适。
首先,可以尝试记录下你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疗愈方式。同时,选择通过冥想帮助自己回归当下,减少对过往的纠结。
其次,尝试去客观地分析领导的批评。如果批评中肯,那么它其实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将注意力放在改进上,而不是批评本身。同时,可以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替代负面的自我评价。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犯错和被批评的时候,这并不代表你的全部价值。或者,试着与信任的同事或朋友分享你的感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帮助你减轻心理负担。
最后,可以尝试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工作成绩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并且将这次经历视为学习的机会,思考如何避免未来的错误,以及如何更专业地处理类似情况。也可以选择用时间去治愈,因为时间会淡化尴尬感,保持积极的心态,专注于个人成长,你会发现自己逐渐释然。
当然,如果情绪长时间难以平复,也可以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更好的探索和理解自己。
记住,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有高低起伏,重要的是如何从挑战中学习和成长。保持自信,向前看,你将变得更加强大。而且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其实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得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你会看到,这次经历最终将成为你人生故事中的一段宝贵财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值得拥有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