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飞 去回答
06-26 回答了: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温暖陪伴、真诚聆听你的心情故事。感受到了你的担忧,一是自己缺乏动力去主动做一些事,二是你与男朋友差距很大,担心你们的未来和相处。🌹1.“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压力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压力才是问题。面对没有动力做事情,面对你与男朋友的差距,你感觉到很无力,无法去改变。你的这份担心,甚至影响到了你每天的生活,产生了一些焦虑的情绪。这其实是一种内耗,在不断消耗着你的能量,而人的能量又是有限的,哪里还有心情与精力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呢。内耗,就是内在2种力量在打架,或者说一个人的大脑中“应该是”与事实不相符,大脑中的“应该是”和现实中的“如是”正在冲突,内耗就产生了。🌹2.内耗,是一种掩饰。而掩饰是对自己价值的不确定。就像一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外在的、物质的、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来建立。一旦这些支撑被抽离,他会再次陷入低价值感中。变得敏感多疑、玻璃心,甚至自卑心理。停止内耗的方法:内修,焦点从外在——内在,觉察自己的模式。承认不足≠安于现状。建议你从一些简单的、最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做美味早餐(很多平台都有教)、打扫卫生(收纳也是一门学问)、广场舞(能够结交到新朋友,建立新的圈层)。把只关注男朋友,转变为有更多的事情可做,这样你过得充实,男朋友也有独立的空间。之所以爱彼此,不就是因为你们有着很多的不同和相同吗。让两个圆圈变得更大、两个圆圈的交集变得更大。你不出发,如何到达。采取行动,是最好的动力/自律。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想要继续沟通,可点击右上角或底部的“找教练”,我将一对一与你壹起交流成长 -
凌波如烟 去回答
06-26 回答了:🎄🎄 你问弱小是原罪吗?你说因为自我价值感低,弱小,你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因为弱所以假装强大,因为弱感到自卑… 🎄🎄能够感觉到你的自我价值感低,给你带来了很多困扰。你觉得自己弱小,遇到了很多不公平的事。在这样的叙述中感觉到你的内心有很多的委屈和愤怒,同时也有不甘心的挣扎,你在努力假装强大。可是这个假装很累呀。外表装的越强大,内在的低价值感会让你感到更加的自卑和敏感。你来这里提问,我想你肯定是感觉到了,假装并没有解决问题。 🎄🎄先来回答你的问题,弱小从来不是原罪。稍后再来梳理一下关于你说的自我价值感的问题。 我们有一个事实在这里就是每一个初生儿他都是最弱小的。弱小的婴儿并不因为弱小我们就会欺负他,反而会更多的照顾他,呵护他,让他健康长大。人们都是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对于弱小,我们首先激起的是保护欲。 🎄🎄然后再说自我价值感低的事。 科温顿把自我价值解释为“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这个理论的假设就是人天生就有维护自我价值的倾向。”① 🍀这个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感就是对自身重要性的主观感受。所以自我价值感低不是你弱小,只是你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他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感低,其实是你对自己的悦纳程度低,是你认为自己不够好。 🍀 那么你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个认知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跟我们的成长过程有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你经常得到负面的评价,或者在做事情的时候你觉得得到的结果与你的期望值不相符合,你就容易对自己评价低。你对自己评价低就容易觉得自卑。越自卑就更容易对自己评价低。如此往复就会强化你的这种感觉。 🍀与自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我悦纳度就越高。自尊来自于成功和目标之间的比例。你的目标越低,成功的越多,自尊就越强。比如你给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你完成了两个,你的自尊水平就比较高。你给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一个也没有完成,那你的自尊水平就会比较低。 🎄🎄 回到你的问题上来,怎么提升你的自我价值感呢? 🍀 首先要从小处发现自己的价值。人生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都是日常的小事积累而成的。我相信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地方,你做的不错的。仔细的去找一找,每当发现一个你做的还可以的地方,就给自己点个赞。对自我进行肯定。比如今天我做了什么事,我觉得我做的还可以。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自我肯定的多了,自我价值就会慢慢得到提升。 🍀 有一个我是谁的练习,每天写上15个句子,说我是什么什么人。写完之后看一看,把那些消极的部分试着替换成积极的部分。比如你可以写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这就是对自己的一个积极评价。可以写我是一个能够正视自己问题的人。这也是一个积极的评价。你看你能够把自己的问题到这里来提问,说明你是希望提升自己成长自己的。你就可以写,我是一个有强烈成长斗鸡的人。这也是一个积极的评价。坚持练习,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的感觉慢慢就变得不一样了。这个练习的目的就在于学会悦纳自己。 🍀 除了学会悦纳自己,你还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用正向的解决的思维去看待你遇到的。比如天气高温。大家都很热,你可以抱怨这是鬼天气,你也可以说高温可以促进农作物成熟给我们带来足够的食物。当你想到高温能够让我们有足够食物的时候和你抱怨这鬼天气的时候,内心的感觉是不会一样的。 🍀 第三,你还可以自我关怀。当你感觉到自卑沮丧的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我怎么了。我的情绪从哪里来?面对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关照。当你的情绪被看见的时候,你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当然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话题。也许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也许你只需要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就能完成。你可以先试着向你信任的人诉说一下,看看人家怎么看待你感到困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扰常常是解决问题的第1步。 🍀 无论怎么样要记得爱自己。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记得在这里世界和我爱着你。注释①:引自简书《科温顿》自我价值理论》,作者司冰新,发表于2020-07-05 -
WendyHellen 去回答
06-26 回答了:◆◆◆ 弱肉强食中的“弱”如何界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在自然界中,那就是生存与毁灭之争。不过在人类社会中,强与弱,只是一种相对状态,且是一种暂时的状态。相对而言,你在别人面前是强大,而在更强大的人面前就是弱小的。以此而言,任何人都可能有时弱小,有时强大。今天你被强者打败,明天你成为强者,打败别人。从这种变化无常、不可确定的“弱”来说,何谈原罪呢?比如那些英雄迟暮的人,精力正盛时是强者。老年变得不再那么强大了,打不过争不过后来居上的年轻强者,就变成了弱者。那同样一个人,是有原罪,还是没有原罪呢?◆◆◆ 关于公平和不公平的界定这个社会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活一片光明,要什么有什么,自然而然地就享有一切资源,轻轻松松地可以变成强者。有些人却是出生在沼泽里,暗无天日,任何事情,甚至连生存都需要自己拼命争取,自然大概率就会成为社会底层。然而当社会视角推至远景,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个社会又是有某些公平的运行法则的。比如“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弱小的人只要努力,也能有逆天改命,跨越阶层的可能。强大的人如果作死,也会变得一无所有,沦为弱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又是有些公平的。当下的弱没有关系,只有足够努力,让自己能够由弱变强就可以。◆◆◆ 拥有成长型思维,永远相信自己能够变强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既然弱和强都是相对暂时的,既然社会允许我们由弱变强,那么什么人才是稳定的强者呢?自然是那些内心强大到能够应对任何变化、永远有能力让自己变强的人。弱的时候,你有变强的可能。强的时候,你不会被更强的人打倒。永远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才可能激发出自己更大的潜力,让自己有可能变强和保持强大。这其实就是“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因为自我价值感低,弱小感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因为弱所以假装强大,因为弱感到自卑…当然要真正地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自己的认知——相信弱只是暂时的,你有能力变强。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自己一定可以变强。人的能力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提升和改进的。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才会相信自己的价值,愿意努力改变现状。而这种“相信”就是改变的开始,并且终将实现这种改变。愿你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大! -
婙莛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亲爱的题主你好,看到你的留言,因为自己的举报行为,遭到了班主任的冷漠,还有年级组长学生的辱骂,让你感到非常难过,我知道,你不能理解他们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因为你认为自己这样的做也没什么错,而且校长也认同了你的一部分观点,当然也对你进行了一些教育,并告知你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要如何处理才好。所以你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对你,也让你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从你的留言中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非常勇敢,也敢于进言的一个人,遇到你认为不公平的事情你也会愿意发生,也希望自己替别人发声,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也能看到你大概因为年少轻狂,对这件事情没有考虑太多,想到了,就去做了,没有顾虑全局,更没有考虑到那一部分反对你的人的因素上。因此,当面对反对你,质疑你的人对你持反对意见的时候,你非常不理解,也会让你感到非常委屈,愤怒,自我怀疑。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给你的建议是:首先,当遇到事情时,我们先多思考,慢做事。有时候把做事多速度降下来,是会给自己带来多思考多原因。就像你提到这个锻炼课的时候,可能在你眼中有很多人都喜欢,那么还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的,你观察到,发现到了么?一部分人会认为,学习比锻炼重要,高中课程紧迫,有时间希望多学习,多做题,或者说让老师多给讲几道题。但是对于你们这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可能更喜欢锻炼课,可以让紧张的学习生活得以放松,可以嬉戏一会。这就出现了两种人群。那么你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就要全面的去思考呢?其次,对于锻炼课,你只考虑到喜欢的那部分学生,可是对于不喜欢的呢?除了学生,还有班主任。那么你有没有想过班主任为什么不喜欢锻炼课呢?为什么你这件事情做完之后,班主任对你冷漠呢?如果我们站在班主任角度来说,我们又会如何的思考呢?会不会考虑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升学率呢?而你对于锻炼课没有了,你没有选择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沟通,是不是你也不信任她呢?你有没有考虑你直接写了举报信给校长,那么你的班主任是不是会受到校长批评?被领导批评之后,如果是你,你是什么感受和想法呢?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候是需要替他人考虑,多方面考虑,衡量一个比较恰当的方式是不是会更好呢?如果你先与班主任沟通,那么她对你的态度会不会不那么冷漠呢?这就是说,我们没有考虑周全,就造成的有一些人对你有一定的看法和意见。因为你没有预估,是你始料未及的,所以,当出现这样的状况,你当然是接受不了的。第三,我想校长与你的谈话,你应该是比较理解了,看到你表达,你十分开心,那么就说明你和校长的沟通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当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是,你是不是会有些改变呢?最后,有时候,我们做事情之前,也可以先去尝试沟通。既然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是正确的,那么你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的权利。当然写举报信也是一种表达,但是这种表达是建立在你之前做了许多表达和沟通后都无法解决的时候,才会需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善用每一种表达方式,选对了表达发方式,会让你事半功倍的。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世界和我爱着你~ -
紫雯68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题主你好!认真看完你的叙述,虽然你说害怕袒露自己,与周围朋友的相处中不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尤其是害怕展现自己的缺点,你有渴望展现自己的想法,但是总有羞耻感、畏惧。但你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并大胆地在平台求助,你其实非常有勇气呢!你知道么?很多人根本不敢求助,不敢表达呢!所以必须给你点赞!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其实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因为人都有被认同的需要,所以你说的,害怕表露自己的缺点,其实很多人都会这样,因为至少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别人面前不断展示自己的缺点。我们总是听说要学会扬长避短,分场合,适当隐藏自己的缺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我觉得没问题。不管我们是去面试工作,还是去相亲,还是去聚会,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获得对方的青睐。人是需要层层防御机制的,我们都有好几种人格面具,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下,我们的面具不一样,没有一个人是不使用人格面具或者是防御机制的。题主所说的,“想真实袒露自己但是害怕表露自己的缺点”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即使你袒露自己的缺点,ta依然会接纳你,因为世界上没有100分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啊,因此你有自己的缺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另外,我觉得不要害怕自己在朋友面前犯错,也不要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真正把你当朋友,真正对你好的人,不会因为你有缺点就远离你,谁没有缺点,好朋友会适当地指出你的缺点,才能让自己改进和进步。再说不喜欢你的人,哪怕你表现得再好,他们同样不喜欢你,我们又不是人民币,所以不奢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啦!父母的感情没有处理好,再加工作的问题,因此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你的成长,缺少陪伴,家庭氛围不融洽,会让你养成敏感和不自信的性格。有一句话说得好,充足的食物可以让孩子骨骼得到很好的发育,但是孩子心灵的滋养则需要父母无条件的关怀和爱。一个从小缺乏爱的孩子,长大后会疯狂地寻找安全感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隐藏着最初的那个内在模式,那个模式是从未得到满足和关爱的,所以在成年的关系里也一直是这个模式,就非常难建立一段好的关系.另外童年缺爱的人,会变得紧张焦虑,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明显,会变得非常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出错,这种过分的谨小慎微反而让自己很难交到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有选择,唯独原生家庭没有选择。不可否认,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伤害,但是也是原生家庭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只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通道,而不是我们命运的决定者。所以,只要你想改变自己,想让自己活得精彩,后续的路还很长,你一定可以的。最后,学会与过去和解,也就是要学着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相信大多数父母的初衷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因为自身性格的局限,自身的心理问题,所以有些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真正健康合理的成长环境。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父母的教育心存怨恨,这并不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所以我们也应该试着体谅父母,允许他们存在过失,这会更有利于我们从消极的状态里走出来,学会放下过去,迎接崭新的未来。从小缺爱的孩子,害怕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因此不敢在别人面前流露出真实的自我。可以试着让自己放轻松,尽管会有缺点,但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当你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时,你会觉得自己活得更轻松了,你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的自然和顺利。世界同我一起爱着!你是最棒的。 -
家心理-小蓝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楼主你好,我是家心理小蓝,你也可以叫我晨夕,在这里我会以我的思维方式来和你分享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你的说法,可以看的出来你对于自己的体重是相当自卑的,同时的话,你因为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年龄而无法去结婚,对于你的家庭有的巨大的愧疚。 在这种自卑和对家庭的愧疚当中,导致你内心非常的敏感。 其实我在你的表述当中,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你害怕成为他人的累赘。你害怕无法你满足和回应他人的需求和期待。 那么像你的体重以及你现在还没有结婚,我认为他这些都只是因为你害怕无法满足他人和回应他人的需求与期待,从而产生的现象与结果。 而并不是说因为你的体重,从而导致你无法不敢去相亲,不敢去找对象。 我是说你因为害怕自己无法满足他人,从而用自己的体重以及其他的外部条件作为借口,不去相亲,不去找对象,不去结婚。 我觉得你所表述的那么大篇幅当中你的最后结尾是最重要的,你已经三十多岁了,你还需要你母亲的呵护。 从这句话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对于你的母亲是非常具有愧疚感的。 而且在你的表述当中是很难看到你父亲的存在的。你对于你父亲的存在只是提了一句,你母亲和你父亲说了什么?那么在这里我想到的可能就是是否你附近从小对你的关注就不够?又或者你父亲他从小就表达对你的不满意,从而让你养成这种没有价值感的性格。 你现在你更需要的可能是去找到自己的价值感。那你的表述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你有着说等减肥过后再去相亲。只是你没有把这话和你母亲说。 但是在这里我认为的是你的这个情况会让你很难真正的去行动减肥。你可能有着减肥的念头,甚至是很想减肥,但是我认为你是很难去真正行动能力,真正行动你也很难去减下来。同时还有一个担忧就是你可能即使真的减肥减了下来,你对于其他方面仍然还有着自己的自卑,从而又去用其他方面去阻止你去相亲,例如说年龄。 在根据你的表述当中,我其实真正想说的是,你可能更加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无论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价值感,还是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价值的,我认为这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你是一个缺乏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一个女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无论是去相亲还是去与他人的交际的过程当中,你都会变得非常的敏感,易燥易怒和会有着天然的疑心病。 你的内心深处我非常害怕他人看不起你这个害怕他人看不起你,不单单是表现在你的相亲对象,你的人际关系,他可能还表现在你的家庭当中,比如说你的母亲。 所以根据我的感受,我认为你现在当下可能更需要说去找到一个咨询师,帮助你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一个自我价值认同体系,它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去寻回自我。 这样反而更加有利于你的未来的人际,你的恋爱路程以及你的家庭关系。 在这里由衷的祝福你变得更加的幸福快乐。 -
湘遇成欢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看了你的描述,想到了我自己。我们很像,我也不喜欢被熟人打扰,不想面对这些琐碎的杂事,所以,当年,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都是选择的不在湖南的城市,但是我又不想离家太远,就选择了湖北和江西一些离长沙近的城市。后来,我和老公定居在了浙江,这些年,自己过得挺幸福的,但我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就算我回老家,见到以前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不会再那么害怕了,我也在探索,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随着不断地觉察和反思,我发现,现在的自己,内在更有力量了,不再那么害怕他们的评价了。小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害羞和内向的孩子,当大家都在外面跑来跑去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看书,写写字,我觉得这会让自己更开心,更快乐。但是,邻居们会经常说我,就算我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当着我的面说我的一些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由于性格问题,我从来不去回应什么,一般都是妈妈在代替我说话。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压抑了太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没有当面对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们去表达什么,有时候其实很委屈,但是我都是忍受着。又由于自己不喜欢交际,所以面对家里的很多大型活动,比如婚礼庆典,家人的生日聚会之类的,我都是非常害怕的。不仅要去和每位长辈打招呼,还要硬着头皮和他们聊天。这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是非常消耗的事情。但他们有时候还会说:你叫了我吗?感觉像蚊子在身边嗡了一下……这就让我更害羞了。或许,就是这种种回忆,让我觉得与他们的交往好像真的非常消耗,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于是,我在潜意识里就想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安静的空间,而读大学出来工作,就使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几年回家,当我再次和他们聊天与交流的时候,我不再那么害怕和害羞了。我甚至会很珍惜每一次和他们交流的机会,去看到他们的需求,和他们进行更深层的互动。因为,现在的我,更自信了,内在更有力量了,所以,我不再害怕他们对我的各种评价,反而,会通过他们的评价而更加了解他们,也更加了解自己。其实,一个人对你的评价,折射出他自己内心的需求。比如,我的一个亲戚总是用拥有的财富来衡量每一个人,每次和我聊天的时候,就十分关心我能赚多少钱。那些年,当我在家做全职妈妈的时候,我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一分钱,他就对别人说,我读的书一点用都没有,赚不到钱。以前,听到他对我的这样的评价,我会非常生气,但是现在我平和了,因为我自己知道自己读的书有没有用,我也知道,之所以他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一直在用金钱衡量所有人的成功,这是他内心的投射,我不需要因为他认知的局限性而让自己生气。就这样,慢慢地,我可以接受所有人的评价,因为我接受了这个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我也知道,没有必要去勉强自己参加一些消耗自己的社交,我们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尤其像我们内向性格的人,社交本来就是消耗自己的事情,那当然更要注重选择自己的社交对象。你需要选择那些在社交时能够给你带来鼓励和支持的人作为社交对象,当你和他们相处起来是舒服的人,就是能够给你带来力量和温暖的人。从我的经验来说,选择不在家乡工作,确实能够给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自己是否能够在外地独立,如果你能够承担起自己选择的结果,那选择不在家乡工作,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我们不在家乡工作,但也依然可以和家乡自己想联系的人保持联系,去感受他们给我们的爱与支持。比如,在疫情之前,我每年会回家2-3次,每次回家我就放下所有手边的工作,专心专意地在家陪伴爸爸妈妈、弟弟弟妹、侄子侄女、奶奶、外婆,有时间的话,还会去其他亲戚家走一走,或者请叔叔、姑姑、姨妈、舅舅一起吃个饭,见一面,再有时间的话,我就会去拜访曾经给我帮助很大的老师,看看他们的近况,聊聊当年和现在,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就会去找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玩耍、吃夜宵之类的。我发现,虽然只是这样短暂的交流和接触,甚至会比他们天天在家的人还要沟通得深,因为知道你很少回家,知道你很难回来一次,所以大家会把一些好东西留给你,让你带回自己家,比如姑妈的白辣椒、姨妈的手制茶叶、奶奶的凉茶……这会让我感受到他们不同的爱和关心。所以,虽然我不在家,但我时常可以感受到那些真正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的爱和支持。带着这份爱和支持,我在哪都觉得很安心,很踏实,很幸福。所以,现在,如果让我回家,我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等到合适的机会,或许我也会回家发展。说到底,当你有了一颗充满安全感的心,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会觉得踏实。那么,加油吧,去提升我们内在的力量,去选择多和那些支持我们、关心我们的人在一起,去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去安心地做自己……加油哦,祝好! -
青木晴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题主你好呀!🌿你经常会被自己一些奇怪的想法困扰,而且自己也有总结,都是偏向于道德伦理方面的。🌱我很赞赏你有勇气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很欣赏你对自己有一定的觉察和归纳的能力。🌱你提到自己经常产生的那些想法,似乎都是不经意就会突然之间冒出来,而且你想到的那些人似乎都是身边家庭中跟你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我大胆的猜测一下,你之所以会有这些想法可能会跟你家庭中的成员和你相处的方式有关系。而这些突然之间冒出来的念头,并不是由你的意识所控制的,他们隐藏于你的潜意识当中。我们要找到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真正的原因,可能并不容易。🌻我提几点我的想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第一,理解道德。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是非常讲究道德的,用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让大家的行为都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道德的作用就是用来约束人的行为的,让人不要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有道德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候我们会过于注重道德,而忽略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这时人反而会因为压抑、扭曲而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或者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二,接纳自己。理解了道德对我们人产生的作用后,你就应该能理解,你有这些想法,并不是你的道德不好,有可能恰恰相反,是你的道德意识太强,而让你本身的需求过于压抑。所以你不要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你要接纳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人产生所有的想法都是有原因的。🌻三,寻找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试着去找一找,为什么你会产生这些想法呢?是不是因为你身边的人对你的道德方面的要求都太高了,以至于你不能够做真实的自己,很多你真内心真正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是不是你和身边的人的亲密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你和他们的情感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希望你能静下心来好好体会。🌻四,一般来说,我们很难自己通过觉察发现隐藏在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如果你感到非常困扰,建议你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让他带着你一步一步接触到自己的内心。我是青木晴,世界和我爱着你。 -
放~飞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温情陪伴、真情聆听你的心情故事。感受到了你的烦恼与痛苦:父母相处的模式,母亲对父亲的指责、批评和抱怨,甚至还会升级为对父亲家族的谩骂;父亲对母亲的“冷暴力”,忽视、保持沉默。他们各自的模式、他们相处的模式,让你夹在中间很难受,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低价值感让你看不到属于自己的未来和快乐。父母争吵也罢、冷战也罢,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你当下的感受:左右为难,怀疑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所在。🌹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模式,还会把这些模式带进自己的各种关系里如上所述,父亲的沉默寡言、老好人;母亲的急躁、强势;你的讨好、自责,这些都是属于你们的模式,并且带进了家庭关系中。这些模式的形成,行为模式、情绪模式、思维模式,一定是在过往中,这些模式曾经帮过我们。比如母亲的指责和抱怨,可以减轻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压力;父母的沉默寡言,可以让他得到暂时的安全感等。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过去的行为创造的,而我们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做与不做某件事,是由我们的想法所决定的。想法决定行为,行为的重复就形成习惯。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是由过往的习惯所造成的,如果你不满意于你的生活,要想改变,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要改掉过往中的某些坏习惯。如何才能改变,就是“觉察”,看见你们各自的模式,看见你们之间互动的模式。看见就可以重新选择,你就更加自由了,唯有觉知才能改变,改变是看见之后的重新选择。所以,改变的前提是“看见”。之所以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是因为【自我价值】。价值感低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值得”,“配得感”低。自我价值,是自己对自己的价值的主观评判,没有客观评判。当一个人对自己价值不确定时,他往往会有攻击,他总是自我否定,哪怕别人没有否定,他也在自己否定自己,总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如你在父母“权力斗争”中的自我攻击(讨厌自己)。自我攻击严重时,就会抑郁症。抑郁症就是向内攻击的结果。抑郁症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在批评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值得拥有某些好的东西做的事情都很烂。你可以选择父母在争吵时,直接“抽离”。婚姻状态、夫妻相处模式,这是他们的事情,母亲所有的抱怨,只是她对婚姻的不满、对伴侣的不满,与你们无关。🌹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从你与父母的关系里找到属于它们并认真完成你努力调停、和解,都无果。“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亲密关系是他们的人生课题,只能由他们来完成。接纳父母的不完美,虽然他们身为父母,但也是人。有自己对生活的不满、负面情绪,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如何宣泄情绪,更不知道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父母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从他们的父母/原生家庭那里看到/学习到的,都会影响他们的模式。从你与父母的这段关系中,看到自己的模式、看到你与他们互动的模式,并找到属于你的人生重要功课。也许是勇气和自信,也许是突破和慈悲心。有时,我们从陌生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父母,可以更多的了解父母。真相往往来自于多角度看问题,实现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拿回你的人生主动权和选择权。《你当像你飞往你的山》、《超越原生家庭》推荐与你,都是关于原生家庭对自我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超越的内容。父母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又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以人为鉴、可以正身”,从父母的婚姻里实现自身的成长。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想要继续沟通,可点击右上角或底部的“找教练”,我将一对一与你壹起交流成长。 -
紫雯68 去回答
06-25 回答了:题主你好!认真看完你的叙述,让我感受到你内心的自责和遗憾,如果当时换一家医院,父亲会不会还好好的?如果当时不跟父亲吵架,是否自己没有那么多愧疚?在面对无法挽回的一些状况,我们总是会去责怪自己,总是习惯把所有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仿佛这样可以“赎罪”一样,因为我曾经也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时候,所以特别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亲人的去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伤,生命中仿佛从此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因此觉得空落落的,无所适从,同时这种丧失又包涵着许多遗憾,让我们更加无法坦然地接受。从你的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你目前一直陷入到反复自责,内疚的情绪当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最爱的父亲啊。这个事件也成为你心理未完成的事件。那么应该怎么样减轻内心的一些痛苦呢?1.首先接纳这个事实,允许自己悲伤我们一定是悲伤的,但是要在悲伤中接纳父亲已经离世的事实,这是一个创伤,需要时间慢慢才能疗愈,悲伤需要时间才能慢慢淡化,古语曰:守孝三年,大概就是说明,淡化悲伤需要时间,这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2.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的错在你的字行间我能看出你对父亲的爱,当然父亲又何尝不爱着我们。父亲说什么都要回家,其实也许他自己也感觉得到自己的心脏问题的严重程度了,就像你说的“他只是想回家而已,不想在冰冷的医院” 也许每个人到了“大限将至”的时刻,他自己是清楚的,所以即使他都还没好,哪怕儿子跟他大吵不让他回家,他都要回去,其实他自己是最清楚的了。心脏病的突发,本来就是一件意外的事情,不受控制的,而你接到电话下意识的赶紧送往三甲医院,这本身就是正确地做法,只是随着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最后三甲医院都无能为力了,也许这里要意识到一点,父亲的病情其实真的很严重了,不保证送到下一家就一定不会出事,除非彻底解决心衰的问题。父亲的离世不是你一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也可以讲是命运,巧合,天意,是的,父母有父母他们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命,不受他人控制,作为子女,只有去接纳。3.从心理跟父亲告别,带着父亲的爱好好生活可以找个时间,在一个安静的空间,给父亲写一封长长的信,可以允许自己边哭边写,把所有相对父亲说的,把自己的自责,内疚,悔恨……通通写信告诉父亲,告诉他你多么想念他,多么希望他不要走,多么希望他能再看看你看看你的孩子,把你心里想说的都跟父亲说一说,想哭就哭一哭。然后你再想想,当你的父亲听到你这样对他说的时候,他会对你说什么?我想,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到孝心了,当初你跟他吵架,也是想他把病养好,他知道那是出于你对他的爱,所以即使你当时跟他吵架了,他也不会怪你的,他反而觉得子女是爱他的,因为爱才会在乎,才会如此紧张他!他也会告诉你:希望你幸福,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他最大的爱,因为你是他血脉的延续!他希望你幸福!把这份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爸爸生病去世,是自己的命,你不需要为此负责。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对父母的爱是要一直沉浸在伤心中,以此跟他们保持连接,殊不知,其实真正的爱是把从父亲那里传承而来的爱,传递给自己的子女,让爱一代代的传下。最后祝福父亲,也让父亲祝福自己。在心里跟父亲做一个道别的仪式,这样会使得自己内心的情绪减轻!去感受这份爱,带着这份爱,好好的生活,好好爱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