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曾晨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 楼主: 认真的看完了帖子,能感受到楼主现在的焦虑情绪。同时也注意到了楼主直面了自己并在平台上积极的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楼主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调整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 现在我分享我在帖子中的观察和思考,这或许能帮助楼主有更丰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1、直面自己的情绪 从帖子中观察到楼主从初中升到高中,初中很多熟悉的人都离开了。那么这些熟悉人的离开往往会带给我们一种”失去“的悲伤。而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自己的悲伤,没有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悲伤,那么这种悲伤可能一直存在。而它的存在会让我们不安,为了逃避这种不安,玩手机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能暂时的让我们忘记悲伤。 另外,高中和初中的学习风格还是不太一样。首先气氛变显得紧张,竟争也更加的激烈。而这些会让我们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了逃离不安,那么我们可能就会玩手机,让自己暂时的忘记这种不安。但其实这些情绪一直都在,没有合理的处理它们,它们就会不停的影响着你。于是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了。2、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的情绪需要合理的表达,需要被我们看见。当我们合理的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看见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往往我们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那么如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对于初中熟悉的同学的离开而产生的悲伤的情绪。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和过去告别。 用日记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告诉自己,自己需要放下过去迎向新的生活。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熟悉的同学也没有离开你,因为你们都在为自己而奋斗,都在为自己而努力。所以,其实你在努力奋斗的路上并不孤单。是不是呢?尝试着和自己的过去告别,为自己的过去画上句号。 而面对高中生活竟争而产生的焦虑的情绪,我们在觉察到自己的不安之后,同样可以用日记表达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感受。往往我们用心记录后感受之后,焦虑的情绪就会慢慢的消失了。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就会放下手机认真的去学习了。同时焦虑产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下课后去听听音乐,放松自己的身体。要知道我们的身体承载着我们的情绪。放松自己的身体,有利于缓解情绪。3、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帖子中能感受到楼主急于改变现在这样的状态。但其实楼主想着一下子完全改变过来也可能不太现实。楼主或许可以尝试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从当下的状态出发去做一些自己现在能做到的小改变。比如:现在是拿起手机不能停,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在今天放下手机一次。做到了就给予自己一个抱抱。明天可以尝试放下手机两次,做到了就给予自己想要的奖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积攒自己的力量,直到自己有力量有能力能完全的放下手机。这样的方法改变的过程可能会慢一点,但如果我们把目标订的过大,自己又做不到之后可能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认为自己反正也做不到还不如放弃呢? 对于我们心里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慢一点也没有关系。给予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去成长。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认为的自律,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是这样的自律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大部分人都是间歇性努力,持续性躺平。 而我所理解的自律,重要的是在于自己身上,根据自己的心里规律去努力,去一步一步的成长 。当然楼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看看什么样的方式最适合自己。4、寻求支持 帖子中楼主提到自己15岁,高一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我们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这个时候别忘了自己还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可以去寻求父母的帮助,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 让他们提供监督,或者商量一个可行的方式。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提供支持和关怀。这样或许能帮助楼主能更好的面对自己的挑战。最后,希望这些对楼主有点点帮助。我是壹心理心探教练曾晨 -
红雨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抱抱因过分压抑而痛苦、焦虑、委屈、情绪复杂的你!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情绪。情绪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具有独特性,意思是同一件事对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婆婆来帮忙照顾你,因为无聊,想带自己的女儿过来陪住一个星期,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有很多人不会对此产生太大的负面情绪,但是你却不同,你感觉家里有两个陌生人是不能忍受的,会让你感到非常的压抑、如坐针毡,想逃避都逃避不了,这就是你的情绪感受,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感受,可能和你的情绪模式、心理机制、生活习惯,个性特点等等相关联。但是你产生这种情绪不代表你是错的,你无需给自己的情绪做出不好的评价。其次,控制压抑情绪不是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情绪是可以调节和疏导的,但一味采取压抑的方式,可能效果并不太好。和很多事情一样,情绪也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情绪具有短暂性和两极化的特点,有些情绪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弱化,而有的情绪会在两极之间摆动,我们越是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就会慢慢的平稳下来。如果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坏的,不压抑有可能会出大乱子,害怕自己的情绪爆发,酿成不好的后果,就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反而让我们掉入情绪的陷阱,因为压抑本身不仅会消耗我们很多的心理能量,也会让我们会产生恐惧,委屈等等其他的衍生负面情绪,让我们的情绪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情绪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没有这么可怕了,我们要能够正视自己的负面的一些情绪,不跟他去做对抗,而是去接纳它。对于你来说,正处于一个孕晚期的特殊时期,身体正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理和心里方面都比较脆弱。习惯于和老公两个人的平淡生活,忽然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而且老公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并不是很妥当,并没有提前跟你商量,这打乱了你本来规律的生活,让你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建议你首先自己接纳自己的这些情绪,不要产生自责和内疚的心理理解,也不必强迫自己去做违心的事。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一时期也是短暂的,这些情绪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正视它,就能和他共和平共处。其次,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和老公的感情很好,相信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一定能对你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不会觉得孕期的妻子是丑陋的,反而会觉得你是最美的,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可能跟你的负面情绪相关,人在处于负面情绪时,思维会倾向于负面的思维,总是把一切看的很消沉。可以向老公表达你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得到他的安慰和情绪疏导。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多和婆婆姐姐交流,你们慢慢熟悉起来,消除陌生感就会比较融洽,那种尴尬和紧张也会慢慢消失掉。亲密关系和家人之间不要害怕,相互的情绪碰撞,只要充分的沟通交流,还会加深彼此的了解,深化感情。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手工,或者画画、练习瑜伽等等,让自己过的充实一些,就不会胡思乱想。祝你安好!希望红雨的答复能够帮到你,谢谢你的提问! -
壹心理小耳朵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呀!先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能够感受到你内心极度的委屈,愤怒,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你现在之所以会如此痛苦,难过,无助,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你把他人对你的攻击归因为是自己可能真的不够好,自己可能真的在性格上有缺陷,但你又似乎觉得自己没有他们口中描述的那样糟糕,对他们的的判断产生了质疑,因为你亲身感受到了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长。敢于对他人对自己不客观的评判提出质疑,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很好地避免他人的攻击所产生的伤害,所以,你应该为自己点赞。渴望在关系中被接纳,被肯定,被需要,受欢迎,是每个人内心需要,所以允许并接纳自己有这些需求。当自己的这些需求在关系中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时,允许自己有恐惧不安的情绪感受。在面对他人攻击时,一边怕一边尝试勇敢的说出那一刻你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及你渴望被怎样对待。同时,一定要明白,在关系中你渴望被怎样对待,你要尝试先这样去对待自己,而且持久和谐的关系,并不是你通过压抑,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以及迎合讨好他人的需求来获得。而是你能在关系中真实的做自己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你在关系中尊重自己,会让他人意识到你是不可以被随便对待的,你有自我保护的界限。我是答疑馆小耳朵莉莉,世界和我爱着你。 -
衡伊然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题主,你好, 我是心探教练衡伊然,很荣幸能在这里遇见你。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心疼,抱抱你,希望能带去些许的温暖和力量。 ☆【梳理反馈】首先梳理一下我看到的问题,你看看对不对。1,题主,女,已婚已育。2,妯娌家人丁兴旺,让你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3,婆家对妯娌家亲戚的喜欢,让你更加自卑。4,反观自己,你觉得自己是孤儿这个事实,让你倍感失落。5,你羡慕妯娌的同时,也产生了恐惧。你害怕发生一些事情,你处理不了。 ☆【理解分析】说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第一,我能感受到你【焦虑不安】的心情。焦虑是一种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情绪,但是它同时也在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在意这个家,你在意婆婆,甚至,你在意你的妯娌,你希望和他们处好关系,你希望他们能和你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许是太在意了吧,也许曾经没有家的经历,这个家对你太重要啦,所以有点儿患得患失了。就像谈恋爱的问题一样,怎么才能分辨是喜欢还是爱呢,我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这个人给你的感觉是很开心,那么证明你喜欢他,如果,想起他,你患得患失,那么证明你爱他。所以,从你现在的状态,我的感受是,你爱这个家,并且特别爱。第二,我也能感受你真的是很【害怕】失去这个家。其实单从你的问题里,并没有发生什么客观的伤害性的事件。你是基于眼前的事实,推断可能会出现什么事情。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的妯娌有很多家人,你婆婆喜欢聚会,会不会,你的妯娌会带着你和他们一起聚会,你虽然没有娘家人,但是婆家人也可以成为你的娘家人啊。当然我说的知识一种可能,你想的也是一种可能,但是还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可能,但是既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可能就有千万种,为什么你能想到的是这一种?别人欺负你,而你无能为力?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发生过?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太熟悉?这样的无助是不是太痛苦?如果是,可能需要专业的帮助。 ❤【方法建议】给你几个建议: 第一,如果你愿意,可以找咨询师谈谈,建议找面对面的咨询,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网络咨询也是不错的选择,壹心理的平台上就有很多选择,你可以看看,如果你还没准备好的话,也别勉强自己。 第二,你可以试着做做冥想,壹心理有一个冥想星球,无论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资源都不错,你可以试试。尤其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对我来说挺有用的,我想,应该也能帮助到你吧。第三,看看能不能和你的老公或者公婆谈谈你真实的想法,或者侧面问问他们怎么看待你的。我能感觉到你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是你要知道,认同你这个人,不需要外在条件,你就是你,你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不需要那么亲戚加持。第四,没事谢谢日记,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也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写多了,回头看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我有什么没说清楚的,或者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随时找我,希望一切都能尽快好起来~ -
z曾晨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 楼主 : 认真的看完了帖子,能感受到楼主现在的迷茫和无力。同时也注意到了楼主勇敢的直面了自己,并在平台上积极的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楼主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 现在我分享我在帖子中的观察和思考,这或许能帮助楼主能有更丰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1、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完美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总想着把话说的更有条理一点,可越是这样越是容易把话说错。那么把话说的有条有理能带给楼主什么呢?说话有条理别人就能更容易接受自己和欢迎自己是这样吗?说话有条理那么自己就做的更加完美了,自己就越有价值了是这样吗? 说话有条理这样自己就做对了,就不用受到‘惩罚”了是这样吗?这些是楼主需要自己去探索的需求。而后去看看这些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需要调整的。 在我的理解中说话有条理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那不是最主要的。可能有条理的说话更适合职场。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交友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真诚,自己的真心,以及自己的价值。以心换心,以诚换诚那么自然朋友就来了。 楼主或许可以去观察一下自己身边那些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2、去了解自己内在的匮乏 帖子中楼主提到别人对自己说话稍微硬一点,自己就生闷气认为别人是嘲笑自己。这里是不是有一点过度的敏感了呢?别人说话硬一点可能是别人的说话方式就这样,也可能是他那一刻他的心情不太好呢?所以我们要客观的去看待别人的反馈。 要知道我们以为别人的样子,可能不是别人真实的样子。如果我们不太确定自己可以尝试着向对方求证。当然,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探讨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过度的敏感呢?为什么自己会过度的解读别人的说话方式呢?我的理解是因为自己价值感的缺失。 不相信自己能被别人好好的对待,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别人好好的对待;认为自己不能给别人提供价值。所以会过度的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而事实上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能提供别人价值的。3、接纳真实的自己 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呢?首先得接纳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是由“好”的自己和“不好”的自己组成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整合它们,那么我们就得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部分,把精力放在自己能改变的部分之上。那么我们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了。 看到自己的优点,意味着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了。接纳自己的缺点意味着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平凡,接纳了我们自己是人而不是神的现实,有缺点也没有什么。自己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那就够了。如此,我们就会有比较清楚的对自己的认识。 如此,我们才能构建起自己对自己的内在评价。有了这个评价的存在,外在的声音对我们的影响可能就会少很多。甚至我们会更加客观的去看待外在对我们的评价。4、尝试学习新的沟通方式 在交友中好的沟通方式能让自己舒服也能让别人舒服。在这里楼主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心理学当中的“我语言'。就是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具体楼主或许可以去学习一下《非暴力沟通》中的沟通模版。最后,希望这些对楼主有点帮助。我是壹心理心探教练曾晨 -
罗美漫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朋友你好!从你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你在婆家人面前的自卑、敏感以及担忧。这可能跟你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你是个孤儿,家庭很不好。所以你应该是在孤单、无助和自卑中长大。这样的经历也造成了你敏感脆弱,外在冷漠的性格。但其实你的内心也一定是渴望家庭的温暖。只是由于从小在这方面的匮乏,使你不敢奢望能在婆家获得这种满足感。转而对婆家其他人的亲近举动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你会觉得妯娌跟公婆之间来往越多,就越凸显你的势单力薄,孤苦无依。你觉得很受伤,甚至把公婆对你的分享,想象成不怀好意的暗示。总之,那些人越热闹,你越苦恼。其实,我想说,你的压力全都来自于你自己。是你在内心看不起自己孤儿的身份,嫌弃自己不好的家庭。是因为你过度的敏感自卑,导致你羡慕嫉妒妯娌良好的家庭关系,并且时常把她的家庭拿来对比自己的家庭,从而产生了自惭形秽的心理。想要摆脱内心自卑带来的这些负面情绪,我给你以下几点建议:1,不要对自己孤儿的身份耿耿于怀,你内心住着的那个孤单无助的小孩已经够可怜,你不要再去嫌弃她,你要学会关爱她。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出自己身上比妯娌更好的方面,提升自己的自信心;2,与公婆搞好关系,既然你内心渴望家庭的温暖,不妨尝试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去看待,相信你的真诚也会感动他们,从而得到你想要的家庭温暖;3,尝试主动与妯娌搞好关系,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妯娌的娘家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相信她也会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你们是妯娌,也算是一个大家庭的人。如果你能跟妯娌搞好关系,也能够获得另一份友情或者亲情;4,捋清你跟老公的关系。你们的关系,才是你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的最重要指标。而你现在似乎本末倒置,太过在意大家庭里其他人对你的影响。其实,你只要把夫妻关系经营好,就已经很了不起。最后,祝你能走出内心的自卑,活出一个轻松的自我! -
学乃身之宝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学乃身之宝。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焦虑、担忧、无助,痛苦,以及不知所措。你因害怕重蹈母亲的覆辙而带来是烦恼这里不再赘述,我给你三点建议,供你参考:首先,我建议你试着接受自己的状态。因为这样做,会让你的心稍微轻松些,这有助于你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你说到自己慢慢进入中年后,觉得人生基本定型,但对未来仿佛总是有些恐慌,害怕自己的人生是母亲人生的复刻版,而你母亲遭遇了婚姻不幸,还罹患重病早早离世,这让你越加担心,其实你这样的状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被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影响着,而你又觉得自己在处理亲密关系和子女关系方面和母亲一样,所以你要试着接受自己的状态,“看见”那个内心有些恐慌,但暂时又不知道怎么办的,焦虑的自己,这会让你有多余的心力去想其他事,否则你的大脑一直被各种负面情绪充斥着。更重要的是,让你试着接受自己的状态,才有可能促进现状的改变,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改变是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的。其次,我建议你理性看待自己的状态。因为理性看待,可以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和现实。理性看待,需要你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白,你和母亲是不同的人,你的婚姻和你母亲也是不同的,因为你们的伴侣是不同的人。你在描述中说到,你和母亲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包括你们处理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以及性格方面,但终究你们是不同的人。这时,你可以想想自己和母亲身上有什么不同,肯定有的,包括学识,经历,工作情况等等,很可能不一样,而这也是决定你人生走向的重要方面。二是明白,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可以超越的。也就是说,你是完全有可能超越母亲身上不好的方面的。虽然你说到,自己性格和母亲一样强势,自己对待伴侣和孩子,和母亲很像,但你要知道,你知道了自己身上的问题,这就是你与母亲很大的不同,因为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当你这样理性看待自己的状态后,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或许会化解一些。再次,我建议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想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心情好些。当你理性看待自己的状态后,或许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时你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尽力去做好。比如,你在意识到自己强势的性格,暴躁的脾气不好时,能否试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或向身边脾气很好,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学习学习等等),这样的改变很可能改变你和伴侣,以及和孩子的相处模式,这样你内心的担忧就会慢慢减少;你还可以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这也可能让你内心的恐惧减少些,因为你在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你还可以想想自己最想做,但一直还没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样的审视很可能让你找到接下来的人生目标,当你知道自己的人生没有定型,还有很多可能时,你也可能变得积极乐观起来,这样你的担心也会减少;等等,总之你要知道自己是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变现状的。当你开始行动后,你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自然会慢慢化解,因为有时各种负面情绪的敌人,就是行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你想进一步沟通,可以点击底部的“找教练”,我将一对一和你交流。 -
z曾晨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 楼主: 认真的看完了帖子,能感受到楼主的羡慕以及压力,我想楼主现在的内心感受也是很复杂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楼主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积极的在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楼主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调整自己。 现在我分享我在帖子中的观察和思考,这或许能帮助楼主有更丰富的视角来看待现状。1、尝试区分想象和现实 帖子中楼主提到自己担心公婆偏心妯娌家欺负我。做为一个旁观者,我感受到的这仅仅只是楼主的想象,或者是楼主自己认为公婆会为这样。从帖子中,没有观察到公婆对待你的态度以及行为。所以这里不太好下结论。 楼主或许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和公婆的关系,以及公婆是如何对你的;他们的为人如何等等。从现实出发,实事求事。要知道我们的想象不是现实。我们甚至可以去向公婆求证,在聊天中可以侧面的开一些玩笑,看看他们的态度。 如果公婆很开明的话,甚至可以和公婆交流自己的感受。从他们的反馈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果他们为人很好那么请告诉自己,我知道你的担心了,你害怕被欺负。但是公婆他们对我很好了。而如果公婆有欺负你的苗头那么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自己会有老公的保护,而且我们是成年人了自己也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的。2、直面自己的羡慕 帖子中楼主提到自己是孤儿,楼主很不容易吧!是的孤儿,因为少了家人们的陪伴那么我们就会很期待获得家人的陪伴。这是我们人的正常的需求。所以我们的羡慕情绪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其实是需要家人的陪伴的。 那么面对这样的需求,楼主或许可以适当的请求老公,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予你更多的陪伴。要知道当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自然我们的内心就会富足,会充盈;我们也会变得更加的有力量。而且,楼主现在自己成家了,也不再是孤儿了。有了自己的老公,有了自己的公婆;有了自己的家人了。 面对这些,我们或许也要学会感激,感激他们给予你的陪伴。或许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让自己感受到很温暖,感受到自己不再孤单。所以多去感激他们。往往我们真心的对待他们,而他们也会真心的对待你。欲先取之,必先给之。3、接纳真实的自己 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看法,我们可以接纳过去不能改变的事实,从现实出发,看看自己可以为现在的人生做些什么。要知道事情都是会有两面性的,有很多的家人,一方面家里是很热闹,人多力量也大。 只是家人很多,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家人之间的不和,得去发费一些精力和时间甚至是经济去持续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时候这样的情况也会带给我们困扰的。而楼主却可以把这些时间留给自己,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留给老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去成长自己等等。 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尝试着去接纳它的存在吧!把精力放在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那么自然我们会遇到更好的自己,迎向自信。最后,希望这些能对楼主有点点帮助。我是壹心理心探教练曾晨。 -
壹心理小耳朵 去回答
2022-02-18 回答了:你好呀!先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能够感受到一直以来你都在与自己的生活努力抗争,虽然原生家庭带给了你那么多的创伤,但你并没有因为没有被好好对待而陷入在抱怨中,总是在凭借自己的努力给予自己支持。所以,给你内在顽强的生命力点赞。成长的经历无疑在你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不自信,而当你对自己内在的这一部分自卑的情节没有很好的觉察时,你可能就会在无意中把对内在自己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对自我的不接纳的情绪投射到身边人的身上,认为身边的人也不会接纳这样的自己,于是你会变得格外的敏感,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容易被伤害到。当你对自己因为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创伤带给自己目前生活上的各种负面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觉察时,你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意的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行为模式,以更好的适应情境和关系的需要。之所以你现在感觉自己很无力,很无助,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是因为你陷入在情绪的痛苦中,无法看到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所以,尝试跟你所感受到的这些不舒服的情绪感受待在一起,去体验和觉察你的情绪背后隐藏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探索更好的回应和满足自己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比如,真诚的告诉身边的朋友,你渴望被怎样对待?以及你内在的需求是什么?同时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先去给到自己这一部分。我是答疑馆小耳朵莉莉世界和我爱着你。 -
2022-02-18 回答了:亲爱的题主好!我是阳光,感恩相遇在壹心理!从题主简短的自我描述里,感受到题主的自我认知与发现———看中自己的说话方式,在意别人的目光?感恩题主的自我觉知,或许这就为改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刻,我也很愿意分享一下带给我的思考与想法,供题主参考吧。~~~~~~~~先来梳理一下题主叙述的具体情况,并尝试加以解读与分析:❓特别在乎自己的说话方式,老想把话说的有条理一点,可越是这么想越是把话说错,——— 题主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是按照自己心中的一个标准来衡量,渴望自己的表达能够如自己希望对那样让自己满意对吧?——— 当我们心理感到紧张/越是渴望完美的时候,或许真的会应验心理上所谓的“墨菲定律”,想而不得,相反,淡定从容,不可求,也即是我们心理上的全然放松与接纳时,则会“心之所往,则水到渠成”。❓渐渐的和别人交流唯唯诺诺,干活也总出错,十分在意别人对我的眼光,别人对我说话稍微硬一点我就生闷气以为是在嘲笑我。———这样的描中,可见题主因对自己的苛求不满,而变得“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便产生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了?——— 另一方面,他人的评价/看法/目光……与自己期望不相符时,就更加的自我否定/自卑感萌生,情绪上便表达出“生闷气”,自以为他人在嘲笑自己,实则是我们对自己不满的“心理投射”。👉👉👉针对题主这样的实际情况,或许我们尝试这样去应对,试试看:👉第一,接纳我们自己觉知到的对自己的不满等,认知其来龙去脉。1、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长大后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个或许跟我们成长过程中与“客体关系”的模式有些关系。2、当别人符合我们的评价标准时,我们就会喜欢、认可、支持对方;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评价标准时,我们就会不喜欢、否定、怀疑对方。反之,当我们符合对方的评价标准,对方就会认可我们;当我们不符合对方的评价标准,对方就会否定我们。3、我们每个人的起源不同,自然有着不同的表达,也都有各自的不完美存在,很正常,慢慢学会接纳就好。👉第二,1、我们想说话表达有自己的“完美”,试想,这样的“完美”是他人从小教化的结果?固化/内化成了自己的渴望,是谁在期待着我们“完美”呢?2、想一下,那样的期待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吗?自己对自己的表现/期待满意的吗?其实,你自己满意才是对自己的认可与接纳。3、如果说你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的话,是否他人的评价/在意/想法也仅仅是他人的希望而已?长此以往这样的觉察和反省,你会发现,对方是否认可你,与你的关系不大,而是在于你是否与他的评价标准相匹配。但我们却无法掌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也不可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评价标准。4、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各自不易,各人所求不一,各自立场不同。不必在别人的标准里修行自己,也不必在自己的标准里勉强别人,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如此坚持下去才是真实的自己。5、其实,被人喜欢和被人讨厌都没那么重要,因为,不管你是怎样的,总有人会喜欢你,也总有人会讨厌你,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接纳这个被人喜欢同时又被人讨厌的自己。6、我们需要把评价自己的权利拿回到自己手中,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别人,来对自己进行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评价,如此,你就会更加了解自己,足够认识自己,你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别人的评价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7、当我们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想任意表达自己,包括自己的说话方式的时候,那便活出了真实的自己,这个时候自我认同和自信便回来了。❤️ 以上,是针对题主问题我的理解与回答,希望带给题主些许积极有益的帮助!~~~~~~~~我是阳光,世界和我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