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先
6300个问题-
今年22岁男性,我是独生子,家庭有些类似于“强势的妈,软弱的爸”这种,不过他们从小都不关心我在想什么,是一种忽视的底色。经济上普通职工,虽然不富裕,但我不会太顾虑经济问题。 学生时代,由于家庭不关心我,导致我讨好老师,因此遭受到优绩主义的系统式破坏,导致我没有主体性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自卑情节,单一的价值评判等,有强迫思维,失眠,某种程度的学习障碍等躯体化。 现在,我有个长期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我也会看书,看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视频。如今,我知道原生家庭创伤,社会规训,只筛选不培养的应试教育等就像是天灾人祸,我遇到了算我倒霉,虽然这些我无法改变但是也不能是现在的我不去拿回自我意志的理由。 可是我现在突然发现真正的我似乎不愿意改变,我好像跪着起不来了。一直以来,看书,写笔记反思自己,都是因为我知道我不能保持现状才去做的,练习接纳自己,但是我真的想要接纳自己吗?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承担责任,拒绝他人凝视,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我真的想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吗? 接纳自己总是不会,看书总是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看到与我问题相关的视频总想稍后在看,写笔记理解自己也无法感同身受等等。 我突然想到,我真的想要改变吗?虽然各种躯体化很难受,恐惧羞耻弥散式的焦虑这些情绪很难受,但我真心想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吗?现在的我既不能狠下心掌控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完全沦为别人的奴隶。 在看自卑与超越后,我现在想可能是因为我对人难以产生兴趣,我讨厌这个世界里,对于世界我没啥要了我的命都想要的东西,就算我自由了又怎样?在一片空白里自由似乎也没什么意思吧。
昨天 · 回答1 · 有用 0
-
我是36岁女性。我进两年发现我有一个感觉。就是特别烦我妈。具体表现是: 1.有时候听到我妈的脚步声,心理就很不舒服,很烦躁 2.听到我妈在家做饭或者做家务出什么声音我也很烦 3.我妈在我家帮我带孩子,我们基本不怎么说话,不进行深入沟通,就是有事说事 4.我不喜欢我妈参与我的生活,对我的生活品头论足,也是很烦躁。 5.有时候跟她对视,跟她说话,心理有讨厌的感觉。 6.我妈不在我家,不在我身边,我就感觉好多了。在我身边,我就有很多情绪。 请问这是为什么?烦躁是什么什么原因。麻烦各位心理咨询师给出中肯回答,不讨论对错。我不需要抱持,也不需要共情安慰,我需要最直接的答案。谢谢?
06-20 · 回答4 · 有用 0
-
你好呀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有个网友,是男孩子,18岁,他说自己长得很难看,身高又很不高,但是具体啥样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家里人,爸爸妈妈妹妹阿姨都没有嫌弃他。所以我觉得就是外人对他的偏见,还是会有人爱他的。他说因为他的外貌问题,他会让百分之六十的人都第一眼不喜欢他,会对他印象不好,会给他造成困扰。他以前网恋奔现过,结果他信错了人,那个女孩子很不好,人品和私德都不好,他被骗了很多钱,还被绿了,还被嫌弃长得丑。他就受了很多这种朋友和亲密关系背刺的经历,被伤得更深了。但是,我和他聊下来,感觉,他人三观很正,会嫉恶如仇,喜欢公平正义。他性格很好,乐观开朗,且喜欢交朋友,对人真诚热情,包容有爱。他细腻,共情能力强。他可以内省,思考较为深刻。他多才多艺,书法,字画,乐器都会很多,且做的都很好。而且,他家庭背景也好,有很好的资金基础。但是他还是会有时候想起这些因为外貌而被困扰的事情,他也找过很多上海好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但是他觉得每个人都说他要努力提升内在美,然后别想太多关于外貌的问题,说他想太多了。我觉得他现在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现在的处理方式就是有时候突然内心觉醒,觉得是自己不够强大,想要努力提升他自己,好好学习,考雅思,成功提前出国留学和去外国定居。或者,就是通过买奢侈品包包和手表去用短暂的多巴胺去麻痹自己。或者,就是每天多洗几次澡,用洗澡的舒服和放松来麻痹自己。我觉得这些解决方式都不是很好,都只有短暂的作用。我想替他问问,有没有更好的认知和方法。谢谢老师的解答。
06-20 · 回答13 · 有用 0
-
今天一个同事需要出差两个星期,单位领导说一个活需要她做,先不让她去,本来排的是从小到大,领导说我们单位按从大到小,这样一个姐姐得去,这个姐姐很自私,说话还强势,她不去,说怎么不按顺序排,让第二小的去,这个第二小的就是我,我心里很生气,她孩子没放假,得照顾,我孩子也没放假,她去找领导,最终还是该谁去还是谁去,我感觉这样算公平,之前也是和这个姐姐,我去的,后来又让我去,现在遇到不公我也要大胆的找领导,心平气和的说出来。再打个倾诉电话倾诉一下。我想还得和这个姐姐处,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该怎么就是怎么,把自己真实想法和感受和领导心平气和的说出来。 也要学会自我关怀,和我的心理咨询师也说说。
06-19 · 回答1 · 有用 0
-
15岁,女。 大概是九岁的时候,我们家从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我的弟弟出生了,之后家庭有了一些变动。因为父母工作地点在我们市的另一个区,和我上学的市里有一些距离,为了中午能给弟弟喂奶,妈妈就不陪着我在市里上学了,而是住在她工作的那个区生活,每中午就可以给弟弟喂奶。所以我们家请了在老家的爷爷奶奶过来和爸爸一起照顾我,而妈妈会每周回来一次看看我。一开始我非常非常非常不习惯,我不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对他们没有亲近感,每周日妈妈一离开我就会崩溃大哭,哭得特别厉害,甚至她离开很久都会一直哭,晚上睡觉也停不下来,周一周二都处于低落状态,还会中午躲在衣服里哭。之后好一点了,送别妈妈哭完后,就会在妈妈离开的那个晚上自己一个人写作业,也是从那时养成了听歌的习惯,有时候听的不是伤感的歌曲也会突然开始哭。父母想了很多种方法让我不那么难受,比如让我跟着妈妈送到那边的家再回来(不起效果,回来的路上我还会一直哭)我上课外班时妈妈悄悄离开(我每次上着课看的妈妈门口张望我然后离开都会忍不住哭出来)但是可能时间会治愈一切,所以我慢慢习惯了,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之后弟弟长大一点,我们就恢复四个人住在一起的状态了,只不过为了照顾弟弟爷爷奶奶留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都快要忘记这件事了,当时也只是因为妈妈离开感到难过,也没有怨恨弟弟的想法,也没有想其他的。后来我在这里找了心理咨询师,大概聊了十几次之后,突然就引到了这个话题上,那时候我才明白过来这是我的一个心里创伤,说明我当时有很严重的分离焦虑。之前真的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以为只是小孩没有习惯家庭变化。 但是这个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做噩梦上,对亲情,友情都很没有安全感等等很多例子,感觉好像一直都摆脱不掉。
06-19 · 回答1 · 有用 0
-
21岁大三在校大学生,根据这些年的探索,很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父亲的批判式教育产生了心理创伤导致了解离,从而引发了抑郁,从初三开始到高三变成重度,上了大学之后转成轻躁郁。在这期间解离一直伴随着我,每时每刻,如影随形。我像和这个世界永远隔着一层突破不了的膜,够不到现实。医生跟我说解离无法鉴别程度,只能靠患者自述,没有人引导和帮助,我只能依靠自己,看相关的书籍、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但是作为学生能负担的还是有限后来就停止了、自己去医院看病拿药,感觉就像一个困局,把我困在了原地,我的时间像静止了一样,那么的孤单和无助,心里面像住着一个还没来得及长大的小孩,让我觉得和周围的同学们格格不入。一天中我有很长的时间意识处于混沌状态,记忆力很差,会有时不时缺失一段记忆的情况出现,头顶像有一个隐形的罩子,早些年会有紧箍咒的感觉,现在好了一些,但仍然感受不到温度。情绪、感知、和身体的链接这些都很微弱。马上就大四了,年底也要考研,因为想留在学校里,不想这么快就进入社会,我的情况感觉应付不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情世故,但是这只是生存问题,我想拥有生活,拥有情绪,不想活得这么麻木,活在无声的痛苦里,我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06-19 · 回答9 · 有用 0 楼主反馈9
-
我19岁男,广东人,我有偏执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狂躁症二级,因为我原生家庭创伤,从小到大我妈一直不理解我不关心我不认可我,所以我淋过的雨想为别人撑伞,我有一个梦想,创办全国免费心理咨询室,免费帮助青少年疗愈心理,我现在是非全日制大专,我想专升本,然后再考研,因为大专还没有毕业,我在这两年的事件考了两个证,虽然没什么含金量但是关于心理学类的,一个是心理咨询基础培训合格证书,这是在去年24年就已经考了已经拿证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书已经考了成绩还没有下来,因为我学习能力很差,所以我想在大专毕业前,先备考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知识点,然后大专毕业证下来以后,报名教师资格证,但是要报名机构,因为有很多高频考点我是不知道的,没办法自学,我跟我妈妈沟通,想报名教资的机构课程,但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还没有下来,要先看家庭教育指导师成绩如何再决定教资的课程报名,我妈妈就说她经济压力大,说我不能再啃老了让我去上班,可是我不是不愿意上班,而是我的心理无论成绩再差,之前去上班因为我专注于学习一直在背书被领导开除,还有一次是因为刚上班几天和领导勾肩搭背摸头被人冤枉开除,所以我真的想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所以我一开始很耐心和我妈妈沟通,我妈妈就一直说我教资我是考不过,很难的,可我还是相信自己能行,她又说教资要先考普通话证书,我们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我发语音问了我刚认识全国各地的网友,人家都说还行,当然也有说挺标准的,我妈就一直说很难的你考过再说,很多人都说叫我控制情绪,可我一开始的时候很耐心和我妈妈沟通不听还打击我,当我发脾气砸东西的时候就说你性格要改变,第一我不是想今天明天就报名这个教资课程,因为我还要看还有一个星期出成绩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再说,会不会涉及重考?另外没钱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时间是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再报名还是和小姨一起凑钱报名也可以是不是,我妈非要说我逼她拿钱,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不是一定要今天明天就报名,另外普通话考试,因为普通话考试不需要背诵或者计算画图,我妈就说我普通话不标准一直在打击我,我个人觉得普通话我不能过也要给我鼓励不能一直打击我吧?所以我原本好好的自信心被我妈妈打击没了,所以我经常去什么网吧店福利群或者奶茶店福利群炫耀自己,比如我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我就在群里说:“你们这些**这辈子都没有被采访过吧?”我在群里也是打星号,通过这样让社会看到我的价值我妈说我惹事
06-16 · 回答1 · 有用 0
-
最近,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有些困扰的状态,想在这里分享出来,或许能得到一些理解或建议。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课堂上听到周围某个同学回答问题、讨论的声音时,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甚至心跳加速?明明理智上知道这些声音再正常不过,但大脑却像拉响警报一样,让我很难专注在老师讲的内容上。更复杂的是,我发现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去比较,比如“他回答得这么好,我是不是落后了?”——即使我的成绩其实并不差。 回想起来,这种反应或许和高一的某些经历有关。那时候,同桌的一些习惯(比如偶尔哼歌或者表现突出)让我产生了焦虑,渐渐地,我的大脑似乎把“同学的声音”和“潜在的威胁”联系在了一起。现在即使换了环境,这种条件反射还是会冒出来,甚至转移到新的同学身上。 我试过一些方法,比如告诉自己“别在意”,或者调整座位,但效果总是短暂的。后来也做过心理咨询,虽然帮助我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但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 现在的我,很希望能找到一种更长久的方式,去打破这种“声音→紧张”的自动反应,也希望能减少无意义的比较心态,让注意力重新回到学习本身。谢谢谢谢
06-14 · 回答6 · 有用 0
-
我34岁了,但经常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我也试过转移注意力,但童年的那些伤痛总会不自觉地让我感觉心非常疼痛。别人都说我是庸人自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无法自拔,精神内耗什么的,还带着轻蔑的态度,非要说是我自己不愿意走出来。说我这么大了不成熟。我打心眼里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没有不愿意走出来这一说。我也觉得在一对一心理咨询中这样的咨询方式是不可取的。我现在感觉我跟我家人相处非常不舒服,他们的说话习惯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想搬出去,可总有一些人觉得我这是逃避不敢面对,让我跟他们沟通。我觉得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越来越舒服才对,可我感觉越来越难受。而且我也不是没沟通过,我始终觉得我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在我看来,我离开是给我自己的成长空间,建立自己的人格,重建跟他们地关系,是好事是成长的表现。什么面对逃避我认为都是评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凡事无绝对
06-13 · 回答2 · 有用 0
-
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开始烦心理咨询师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烦他,说不上来,咨询了大概六七次,因为抑郁症好多年没上班,回归社会难度很大,每次去上班,去工作场所就很游离。最近四五次都一直都在围绕这个话题讲,但是一直也没什么进展,虽然我有尝试边咨询边工作,但是还是对于这份工作难以适应,仅仅上了不到半个月就离职了(抛开请假旷工休息日),半个月的班并不是连续性完成,中间多次请假旷工,理由当然是我精神,受不了,(这份工作非常简单并没有什么压力)。后来这几次都是上班期间咨询,但我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可能是工作的原因,我后来走进咨询室都有点恍惚的状态,并且每次咨询完我立马就忘记了跟咨询师说过什么,事后怎么都回想不起来,强制想的话就觉得累想睡觉。这个状态有点假人的感觉,好像我带着面具,工作中的紧张状态无法缓解,所以去咨询室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
06-12 · 回答2 · 有用 0 楼主反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