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an 去回答
5小时前 回答了:题主,你好。我是Evan,一名精分流派的咨询师。 从题主的描述中,能感受到题主的压抑等情绪。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压抑会让我们感到窒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题主当前所面临的原生家庭问题,实际上是与家庭成员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权力动态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有关。 题主可以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家庭动力状态,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动力和互动模式。了解家庭中的权力分配、沟通方式以及父母间的冲突等,有助于题主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根源。虽然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但可以选择如何应对。接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家庭关系中,题主要学会设立心理界限至关重要。明确自己可以接受和不能接受的行为,当家庭成员的行为或言语让你不舒服时,及时提醒自己不要被牵扯进去。对于让题主感到不舒服或不公正的要求,学会拒绝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题主可以通过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实践和努力取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来建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点和价值,学会欣赏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除了原生家庭之外,题主还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来获得情感支持。朋友、同事或伴侣都是你情感支持的来源。如果家庭问题对题主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必要的。他们可以提供客观的建议和支持,帮助题主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如果想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经济上的独立是很有必要的。题主可以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或教育计划,为实现经济独立打下基础。经济独立可以让题主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从而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态不仅能让题主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也能让你更快地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如果家庭中的某个成员经常对题主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可以适当地减少与他的接触频率,避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通过一些放松的技巧给自己放松,题主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 面对原生家庭的困境,题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认识并接纳家庭现状、建立心理边界、增强自我认同、寻求外部支持、实现经济独立以及保持积极心态等。这些努力将帮助题主逐步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由。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题主。 -
莫晓北 去回答
6小时前 回答了:题主你好,先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如果跟相爱的人没有话说,不同频,的确事件很痛苦的事情。就像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说的“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我们总是对被理解、被共情、有效沟通有着迫切而深刻的渴望,而当这个渴望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时,则会出现深刻的孤独感和窒息感。看到题主有提到“你说生气”“你说失眠”“你说工作很无聊”“你和他分享今天的月亮、空气和所有的美好”……可以感知到题主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而这些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在诉说着你的情绪。而他选择对你的情绪话题视而不见,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爱不爱说话,看和谁在一起经过五年的相处,你们双方应该是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并且可能拥有一些共同的社交圈子,不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题主可以认真思考下,他对所有人都是这样,还是唯独对你如此。如果仅是对你如此这般,那会是什么原因?题主可以探索一下,弄清楚隔阂究竟是什么,是否可解?或者权衡一下,这段感情的意义,一段感情的继续,不是对方做了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第二,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如果五年以来,他都是如此,对你对他人也都并无差别,那其实可以考虑是其性格使然,或者他是一个具有僵化性人际边界的人。这样的人通常在关系中设定过于严格和不灵活的界限,导致与他人情感隔离和疏远,妨碍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例如:在需要帮助时不寻求帮助,被他人认为是冷漠的或冷淡的,习惯于孤立自己。无论是性格特质还是人际边界类型的问题,改变都非易事。要找到三观和,即时共情与理解自己的人太难太难。因此,还是那个问题,对于这段关系,你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想想当初他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五年?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弥补当下的困境所带来的缺憾?除此之外,你也需要投入些时间去了解他的个性特点及需求,尝试理解和尊重他的交往模式,当彼此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和思考,情感才是最有感染力的,关系也将逐渐柔软。最后,还想对题主说一句话:人只活一次,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陪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加油! -
李从简 去回答
11小时前 回答了:题主,你好:
看到你看到你这样说完,我感觉你一定活的很累吧。一直在寻求他人的认可,从来都不是对自己真实的接纳。害怕接纳真实的样子,认为自己不够好,所以在感情中也是患得患失,这样的话控制欲会很高,一旦对方不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就会感受到失望,然后带来负面情绪。这样的状态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很难走进的。
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第一反应是自己不够好,所以以为他人不愿意跟自己接触,永远以一种低姿态的样子去和厉害的人相比较,然后认为自己永远都是低人一等的。
其实你也做过自我分析,觉得自己是潜意识里忍不住跟别人比较的,把自己困在一个竞争的心态里,我觉得这并不是你的潜意识,忍不住跟别人比较,只是你的思维和逻辑以及长时间的这种行为方式,让你觉得习惯了和他人相比较,而潜意识也许你还没有接触到更深的自己。
在这后面我想还有你没有感受到的那一部分,你提到童年父母对你的批评打压其实没有很多,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那我们可以探讨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这一部分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想要以精神分析的方式分析自己这条路也许艰难,也可以做认知行为训练,增强自信。
自信是怎么来的?最简单的说自信是一个人通过做某件事情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感受。不一定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完美,但是你能够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去认可自己,从而积累到足够的自信力。虽然从小父母并没有打压你,但是你认为自己不好,当你做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也从来没有给予过自己认可。那这样长大的你就会缺乏一些自信力。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可以试着在每件小事上然后循环正向体验。
其实比较并没有什么不好,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有一个度,在一个界限范围内,如果完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看他人的生活,那可能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还可以进步。但是若是如完全按照他人的生活去效仿呢,又失去了自己的样子,所以竞争可以有激励的一面,就是我们可以变得更好。但这并不是用来鄙视自己的。原因,所以这也是消极的一个方面。就看我们怎么利用。
我觉得我们的认知有一定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世界是有很多灰色地带的。除了好的坏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一件事情并不是只有好坏之分做的不好就是坏。我们可以学会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生活,也更全面一点。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区祛魅,因为文学素养过高,拍摄视频较好走红的一位女性叫房琪,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她说大家都在流行曲祛魅,但是她更喜欢的词语是平视。
她提到去参加和很多大作者一起的一个活动叫做《我在岛屿读书》,这个节目里边有很多出名的作家,比如说余华老师,西川老师,在参加节目之前她也知道,自己和他们相比,离的太远,也在节目之前纠结,胆怯,所以一直在想到底以什么方式去和他们沟通,后来她说真正厉害的人应该是可以平视自己的,她说首先人要对自己诚实,然后我们需要平视自己,厉害的人也会平视我们,她说真诚自有万钧之力。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我们给予定义的,首先自己要接纳自己真实的部分,对于厉害的人,有的时候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你真正和厉害的人相处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也许会很平和,比我们想象的普通的人还要平和。
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人的心态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定是很难的刻意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在习得的正向的结果之后继续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强者。
推荐阅读
《这就是人性》
这也是我最近在读的书,看起来这个名字好像和不内耗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当你了解了人性,你就会知道真正的强者应该在意的是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担心自己被他人所鄙视。第一步就是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这次是自由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
《保重》《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平台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
小欠~ 去回答
11小时前 回答了:你好,见字如面。你的描述很简短,但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曾经也像你一样。“不知道被表扬后怎么办”“被表扬”对我们来说很少见,因此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这可能意味着题主的成长经历中较少得到公开表达的认可,或者环境非常严苛,只有表现优异才能获得认可。这种「条件性认可」会让我们怀疑自己“值得吗”,当我们收到表扬,内心也许不自主地反驳“我根本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好”,外界评价和内在的自我评价产生了冲突,于是我们疑惑了、懵了。“不知道怎么办”还隐含了一个信息——似乎表扬是需要严阵以待的一件事,必须做些什么来回报这份表扬,我们才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害怕下一次就不行了”如果上一次被表扬,“下一次就不行了”,他们是不是会对我失望?“害怕”的背后是对失败的回避和恐惧,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优秀,一直不让别人失望,题主可能有内隐的完美主义倾向,这会让我们对表扬感到有压力。怎么办?①把这一次的表扬和下一次的表现区分开被表扬是因为做对了某事,无论我们内里多么焦虑下一次的表现,这一次做对了我们就好好接受这一次表扬。可以记录下被表扬的具体内容,并写下自己为此付出的努力,这样会更容易客观地接受表扬,而不是感到内心抗拒。fake it until make it。②探索失望的背后题主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自我觉察能力很不错,也请尝试探索一下——如果我下一次失败了,会怎样?你的害怕有具体画面吗,会是怎样的?如果我让别人失望了,会怎样?这些提问是在我们的内心“挖土豆”,挖掘问题的根源有助于题主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深层需求。③提升自我价值感,稳定内核不耐受表扬是内在自我评价较低的一种表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条件性自我价值’,指的是我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价值与外界的评价挂钩。这种习惯需要通过培养内在价值感来逐步调整,比如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外界的认可。题主请不要担心,慢慢来,保持你的这一份珍贵觉察,随着不断成长,外在的表扬会逐渐祛魅,不再震动我们的内心,内在的认可更能给予我们力量。推荐阅读书籍《冒名顶替综合征》 -
刘春倩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你好,看到你说时常感觉自己胆小,懦弱,自卑,退缩,不安,恐惧,易紧张,被抑郁情绪困扰,你感觉这70%以上和原生家庭有关,还刻意强调了不是想全部怪罪原生家庭,我看到了你的小心翼翼,你的善良,你想给自己的这些情绪找一个出口,又有点不安。隔空抱抱那个怯懦的孩子,你真的很不容易,你承担了本不该是幼小的你该承担的东西。你成长的家庭环境:缺位的父亲、满满抱怨的母亲、生病的奶奶、年幼的妹妹、经常外出的爷爷,似乎这些人里面只有你还勉强能承接母亲的抱怨,所以你理所当然的就承担了,虽然这非你所愿,也不该你承担,所以母亲把自己那些不堪的情绪转嫁为言语攻击,以管教你的名义而发泄在你身上,虽然母亲的本意可能只是想教好你,但是她的情绪太强烈,自然的就流露出来了。这些辱骂贬低的话可能更想发泄在父亲身上,可是父亲外出做生意,母亲无处宣泄,你就成了替罪羊。结果就是你经常承受无原因的辱骂而变得胆小,害怕别人很大声或口气不好的说话,因此经常陷入恐惧中,慢慢变得胆小、懦弱、易紧张,生怕自己哪里又做错了而被骂。而那些贬低的话让你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你把那些贬低的话慢慢认同并内化了,你觉得自己就是母亲说的那样的,自己就是很差劲的,你因此变得自卑、退缩。甚至在没有人批评你的时候你也开始不安,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或者在别人被批评时你也会把自己带入进去,觉得在批评自己,你因此变得更加自我怀疑。长时间处于这些情绪状态中,使你做事谨小慎微,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只看到自己缺点,越来越自卑,这些情绪长久不退就会使你做事没有力气、头脑发晕、记忆力减退、无法集中注意力、兴趣减退,而这些恰恰是抑郁状态下的表现,你因此被抑郁情绪控制了。所以原生家庭确实和你的抑郁相关。既然意识到了这点,要想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可以先从改变环境开始,比如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建立自己新的安全空间。然后结交朋友,寻找外部可以给到你支持的资源,比如社会服务机构等。如果你的抑郁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克服,那要主动去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医,配合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咨询师会教你一整套自我调整的方法,尽自己可以做到的慢慢尝试改变。相信自己过去终将过去,属于你的更好的未来在等你。我是壹心理倾听师,祝你早日发现自己内心的光! -
坐看云起🌻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
看完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内在的担心和害怕,还有些困惑。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为什么会这样
白日里,生活正常,幸福美满,也许白天你会看见或者听见一些消息,这些引起你有一些担心,担心丢了工作,担心赚不到钱养家,担心孩子高考不理想。白天你能用理智说服自己,或者转移注意力。晚上当你的理智因为睡眠放松,你的潜意识就得以呈现,你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情绪感受就通过梦的形式出现,醒来也许你忘了梦里发生了什么,而那种感受也许你醒来依然存在,或许这些感受在你夜深人静面对自己内在的时候,你就看到了潜意识中的那些担心和害怕。
所以你担心的这些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你内在真实的感受,也是由你生活中的经历所得出的认知。
2.直面这种感受
这种感受似乎深扎你的内在,所以“有时还会恐惧的一阵阵冒出冷汗”。那么抗拒、回避和害怕并不能缓解你这些感受,直面这些感受,我们才能走出这种情绪的困扰。
比如你可以写情绪觉察日记,将这种情绪写出来,情绪背后的念头和想法,以及你曾经看到听到想到的那些相关的都可以写出来,写就能让情绪得以看见和流动,你情绪背后害怕的念头也得以看见,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害怕和担心了。
3.怎么办
看到这些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念头之后,你可以看看自己还有哪些资源和能力来避免自己陷入困境,你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更能抵御风险,面对突发状况。哪些是你该考虑和负责的,哪些是别人的。当你能清晰分类下,并且有清晰的边界,也许你内在的担心和害怕会减轻很多。
当然,你也可以跟家人一起探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来面对这些事情和压力。
当然,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三个月以上,而且影响到你的睡眠、健康和工作,也影响到你的社会功能,那么建议你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探索和疗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
潼言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题主你好,
看起来,你一直经受者情绪快速状况带来的痛苦,在高中毕业后,每天只和妈妈呆在一起,这样的关系似乎把你圈在了与妈妈的纠缠里,无法跳出来。
但似乎,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会不断地激发你的痛苦。
根据你的描述,我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对你的情感需求是忽视的。
在你的内心,妈妈分裂为好妈妈和坏妈妈。
当妈妈在某些时刻满足你的时候,你会觉得是好的,她妈妈不理解你对你大吼大叫的时候,妈妈是坏的。
似乎你一直通过这种分裂,帮你面对内心的混乱和痛苦,而这样的分裂让你的情绪和关系不极度的不稳定。
而现实中你不上学,没有工作的状态,会让你缺乏稳定的社会角色和自我认同。
而这样的生活认同的混乱,又会与你的情绪沟通相互影响。
这让你更加依赖母亲(外界)的反馈来确定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她妈妈对你的负面评价(比如对你生活习惯的指责)的时候,会加剧你的自我否定和情绪低落,进而引发更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想要伤害自己。
这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似乎你一直不断地在关系中重复你早年被忽视和被伤害的精力,同时也在试图通过极端的行为(自伤)来引起妈妈的关注,改变这种关系模式。
我想你的内心深处有着对被理解和被关爱的渴望。
不知道你的身边,除了妈妈,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呢?爸爸呢?
有没有和你关系稍微亲近的其他家人呢?
虽然没提到心理医生太贵,但依然建议你去寻找你可以承受的治疗资源。
试着去找一找你的当地有没有公益性质的心理医疗机构或者低价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也可以去社区卫生中心去咨询相关的健康服务,尽量为自己寻找一个能够为你提供稳定治疗环境的资源。
要打破与妈妈这种关系模式的循环,我想你需要得到其他的更多的不一样的关系,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情感支持的对象,也需要一个人呆在那里,理解你,支持你。
同时,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尝试学习,识别自己情绪变化的触发因素。
通过记录情绪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自己每次情绪波动前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当妈妈对你大吼大叫时,记录下母亲具体的话语,自己当时的情绪(愤怒,伤心)以及身体的反应(是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清楚的去了解是什么,导致自己情绪失控,从而为情绪调节,做好准备。
当你感觉到情绪即将失控时,尝试通过一些深呼吸,或者渐进性肌肉松弛的方式来帮助你调整情绪。
有意识的与妈妈保持一定的边界,当妈妈大吼大叫,让你无法承受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
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把这个兴趣坚持,帮助自己,提高自我认同感。
同时也可以尝试着为自己身体一些小小的可实现的目标,比如说每天一个人散步30分钟,阅读10页书,或者冥想10分钟。
通过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来增强你的自信心。
同时也会帮助你把注意力从你和妈妈身上转移到你与其他事物或者人身上。
以上。
我是心理咨询师潼言,祝好。 -
放~飞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生命是一次美丽的旅程,不为欣赏、只为绽放。
聆听了你的心情故事,感受到了你在这段感情中的内耗:先是男友与前任扯不清的分手节奏,后是男友不顾及你的感受跟别人圈下各种评论。都让你原本就敏感的心,更加对这段感情缺乏安全感。
🌹1.把这段感情经历当成一次“练习”
所谓练习,不是说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带着玩的心去谈恋爱。
而是,带着你的人生课题去投入到这段感情中,比如缺乏安全感,并非对方做或不做什么就能满足你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来自于自己,内在富足、内心强大,才能不会被外界所烦扰。从成长经历来看,3岁是安全感的关键期,与父母婚姻质量、父母的陪伴及对自己的养育模式有关。
你敏感,不自信,看到对方评论别人消息你会不舒服。对方说,这是你的课题,不无道理。可以在回看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安全感不足的原因。
同时也可以在既往感情经历中看见自己有着怎样的模式,及与对方互动的模式。当你看见了这些模式才能做出改变。
比如你容易患得患失,希望对方与你形影不离,发出信息就期盼对方快速回应等等……
当你带着觉察的心,投入到这段感情中,有觉察的与对方互动,这段感情才会对你有所滋养,对方才会对你有所帮助。
🌹2.给彼此时间增加了解、增进感情
你们刚相处4个月,对彼此还缺乏更多了解,“处对象”就是在于多相处,多了解,从而判断彼此是否合适。
我们说的“三观”,可以体现在双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上,只有在多接触多交流多互动的前提下才实。
让子弹飞一会儿,可以帮助你看到更多问题的真相,从而拥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
对方还是很通透、有智慧的。看似理性,恰恰是你性格中所需要的从容、自信和淡定。
一句“你哪里都赢了”,既表达了他对你的理解:你想要的结果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通过“赢”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通过“赢”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敏感、不自信,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
这句话恰恰又“证明”了他对你的认可与接纳:你赢了,赢得了我的前任,赢得了我这个人、这颗心。
所以,亲爱的,自信一点你不是为谁而活,更不是为了那段感情去证明。洒脱一点,谈感情需用真心,同时也放轻松,在你的整个人生中,它没那么重要。因为你才是最重要的,开心快乐。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
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 -
昨天 回答了:题主,您好,十分理解您因为之前女友的一些行为和语言让您受过创伤,再加上异地相处时间长,心里难免会缺乏安全感,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所以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总梦到这些不太好的场景被惊醒。您与女友目前的情况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与女友出现了信任危机。异地恋情侣不能像普通情侣一样随时知晓对方的行踪。由于距离的隔阂,容易产生怀疑和猜忌。例如,一方没有及时回复消息,另一方可能就会胡思乱想,猜测对方是不是和别的异性在一起,从而引发信任危机。像您所经历的,女友的某些行为和语言让您产生创伤,很可能也是因为异地的距离放大了这些小细节的影响。2、与女友可能有沟通障碍。虽然现在通讯工具很发达,但隔着屏幕交流和面对面交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文字消息可能会因为语气等因素产生误解。如果一方是在开玩笑,但另一方却因为看不到表情等线索而理解成了抱怨或者指责,就容易产生矛盾。而且在沟通不顺畅的时候,不能像同城情侣那样立刻见面解释清楚。3、异地有可能出现情感疏离。长时间不见面,会使双方逐渐习惯没有对方陪伴的生活。在遇到困难或者开心的事情时,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对方身体上的安慰或者分享喜悦。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委屈,他最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而异地的伴侣只能通过电话安慰,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时间久了,感情可能就会变得有些生疏。4、异地产生的孤独感增强。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情人节、生日等,看到身边的情侣都能在一起庆祝,自己却只能和伴侣通过视频相见,这种孤独感会被放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对这段感情产生动摇,甚至会考虑寻找身边能够陪伴自己的人来填补这种孤独。如何可以解决目前与女友的关系问题?1、提升您与女友的沟通能力。由于不能经常见面,情侣双方需要注重沟通技巧。您可以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产生误会。经常保持联系,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琐事,这也有助于加深彼此的了解。2、增强独立性,减少被抛弃感。异地恋要求双方在生活中更加独立。无论是处理生活中的事务,还是面对个人的情绪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这种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的成长是有益的,并且当两个人最终团聚时,这种独立的品质也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健康。同时,您在噩梦中感到的被抛弃感可能与您的早年依恋关系相关联,您可以找一位精神分析师通过释梦,来帮助您疗愈这部分的体验,从而增进与女友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3、增进感情深度。俗话说 “小别胜新婚”,适当的分离可以让双方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每次见面都像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这种期待感和重逢后的喜悦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爱意。而且在异地的过程中,双方如果能够成功地克服各种困难,感情会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我是壹心理咨询师王黎,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帮助到您,希望您能继续保持联系,壹心理和我爱着您!
-
放~飞 去回答
昨天 回答了: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生命是一次美丽的旅程,不为欣赏、只为绽放。
聆听了你的心情故事,虽寥寥数语,但却感受到了你的伤心难过,与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对方的行为更让你费解。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
🌹1.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和选择
有人说是这个社会充满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让人变得不安分,甚至投机取巧、铤而走险。
可,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遵守道德准线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行进着。可能暂时苦点难点,但至少心安理得。
男友放弃了和你相恋4年的感情,为了骗钱傍上富婆。看似他得到了想要的钱,殊不知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比如伪装、违心,甚至被对方死死拿捏、玩弄于股掌毫无尊严。
如果真的培养出感情来,也算有善终,若没有,终究有尘归尘,土归土,回忆起这段人生,总会有复杂的心情在里边。
🌹2.他是“既要”、“又要”和“还要”,贪得无厌的
不排除他对你是真心的,是有真爱的,正如你自己的感受,他对你很好。
只是他不想为幸福付出太多的时间等待,想搭上“傍富婆”的这辆高铁直达幸福彼岸。也许他的设想时,等赚到了足够的钱,再与你续前缘。
可到了那时,你还能接受他吗?毕竟他有了一段历史,像定时炸弹一样,横在你们中间,一触即发。
他能接受生活品质的落差感吗?傍富婆是怎样的养尊处优,即便有钱了,也终究有花完的时候,和你再回归普通生活,他以什么做保障?
如果有责任和担当,如果为你、为你们的幸福负责,他不会走捷径,而是脚踏实地与你一起安稳、踏实的去开创属于你们的生活。
无论富有和贫困,真爱将你们连接在一起,物质基础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一旦拥有后才会意识到。
别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他的行为已经深深的伤害到了你。
作为你,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你想要的感情是怎样的,而他能否给到你真正的幸福,至少现在连安全感都没有。
其次,扩大你自己的圈子。可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可以结交新的朋友,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与生活,回到当下。
只有你自己强大了,做自己靠山,才不会有什么人或事能够伤害到你。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
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