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病人、精神病人(二)
从大的背景上看,医患关系是针对总体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在中国,亲友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温情脉脉的,这样的人际关系的距离,比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的距离要近得多。
从大的背景上看,医患关系是针对总体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在中国,亲友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温情脉脉的,这样的人际关系的距离,比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的距离要近得多。
很多年以前,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德国护士说,如果你栽一盆花,每天都对着花讲几分钟话,那花就会开放得鲜艳一些。
我们筛选10个女性最常见的伤害事件,编写了一套有效应对方案。一旦危害发生,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第三者,都可以从中找到应对方案,避免女性受到伤害。
情绪的小毛病一样也需要科学的急救措施。于是,我们编写了一本专业实用的《心理急救手册》,让你在需要的时候,不再手足无措,可以自我疗愈。
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一种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和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
从时代周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从最初谈到焦虑,经历高焦虑时代,到告诉人们要去理解焦虑,解决焦虑,最后却说,焦虑是好的,你要接受它。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异常(高涨或低落)为表现,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可有很多伴随症状,也有反复发作和循环发作为病程的特点。这是一种严重的,自杀率较高,反复发作较难解决的精神疾病。
焦虑令人很不适,但它其实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心理机制。适度的焦虑会让人们的表现更出色,但过分焦虑则会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学会缓解焦虑,才能更好地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中国抑郁症病例占全国人口的4.2%。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总有人觉得在公开场合探讨自杀是不光彩的事情、甚至会导致更多自杀或自残行为。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关于恐怖管理理论(TMT),就是看到大灾难导致巨大物质破坏和人员伤亡会产生死亡焦虑和恐惧。它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心理疾病和抑郁并不能代表你自己的整体价值。你每天都在和抑郁做抗争,意味着你“控制着”抑郁——而非被抑郁“奴役”。
可以使用系统脱敏等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对这个恐惧对象的耐受性,来消除恐惧情绪。
又名躁郁症(Manic Depression),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1/4。
成人自杀危机的9个征兆、急救方法和“陪同计划”
失恋的5个阶段。急救方法。以及如何帮助他人走出失恋。
愿我们小小的善行,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在诸多的心理创伤和负性体验中,孤独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危险因素。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所说:“(任何人)不论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支持和指导,必须承担对自己生活的最终责任。”
有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类一切心理问题和痛苦的根源,其实就是“生存焦虑”和“死亡恐惧”。
偶尔的一个善举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但也可能毁坏一生。
最新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的大脑会对音乐做出不同于未患病者的反应
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是一种用于帮助身处灾难或恐怖行为的直接后果中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和家庭的有着循证依据的模块式方法。
美国国立儿童创伤急救中心 NCCTS 等单位授权中国翻译了一部《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本文摘录了一些很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
最后改变他们选择的不是考虑到犯罪的代价,而是他们40岁后的样子。至少在几分钟之内,脑子里考虑到的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