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的电话焦虑:很内向,连父母的电话都不敢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电话焦虑症”,他们不愿意打电话,而只愿意发短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电话焦虑症”,他们不愿意打电话,而只愿意发短信。
你有社恐的经历吗?
当你开口说话时,你会预期会有不好的反应,皮质醇就会被释放出来。
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到跟你同频的人,建立起你跟这个世界的联系。
我们对于社交的焦虑加倍,我们就会继续回避这种社交情景,下一次更加焦虑......
社交能力就像一种社会适应“肌肉”,需要时常训练才能变得更强壮。
找到自己社恐的“恐”在哪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去安抚照顾自己,克服恐惧。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其实你不喜欢社交,并不是一种病,就只是你不喜欢而已?
一个人有没有可能既喜欢和他人交往、精力旺盛,同时在社交情境中又容易感觉难受呢?当然会有啦!这就是外向型社恐。
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但是靠点赞获得的短暂的快乐又怎能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与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