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先
119个问题-
心理学有很多专门的研究领域,比如研究婚姻的,研究孩子教育的,研究犯罪的,那么有没有研究生病之后的心理的《患病心理学》或者《患病家属的心理学》。这个领域为什么研究的人那么少?这个领域也很重要啊,也很有研究的意义啊,如果能帮病人和其家属走出心理阴霾,那是多么功德无量的事啊!
03-24 · 回答 1 · 有用 0
-
冷酷无情特质指什么?具体含义是? 为什么冷酷无情特质是易于暴力犯罪的人格?如何从心理学上解析?
03-22 · 回答 2 · 有用 0
-
最高检检委会委员表示,检察机关疫情期间办理诈骗案超30%是网络犯罪。 暴力犯罪大幅度下降,但是诈骗等经济犯罪一直在增加? 如何从心理学分析:疫情期间办理诈骗案超30%是网络犯罪?是否因为在网络上,人的警惕性都比较低?
01-25 · 回答 1 · 有用 0
-
XX杀了人,且XX有抑郁症。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把 网络上经常看到,xxx是犯人 犯罪了,但是呢,ta有抑郁症。。。 好像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ta有精神疾病,所以ta暴力,ta犯罪了。 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看,暴力和精神疾病真的有关系吗?
01-19 · 回答 3 · 有用 0
-
我今年大一,选择的是心理学专业。其实我本来不是想选这个专业的,我考上了更好的学校,能够选择我喜欢但是很冷门的专业,我的父亲不同意。emmm,心理学我也不是不喜欢,我喜欢犯罪心理学,所以当时一赌气就选择现在这个我父亲很想让我选的学校的心理学(学科排名很好)。可是现在学习了之后发现好像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也没有勇气再去读一年再去拼一年。 emmm有点后悔吧。也很害怕,会因此对父亲怀有埋怨。 其实现在似乎看到了心理老师的意义。我觉得大多数人在有烦恼的时候都会先选择告诉朋友,那作为朋友其实掌握安慰的技巧应当是很重要的。还有也觉得现在青少年很多问题甚至于抑郁自杀如果在得到恰当的帮助应该是可以制止的。 但是有时候面对普通心理学面对心理学史,真的有点迷茫和后悔。
01-09 · 回答 2 · 有用 0
-
高中时,我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或许与自身曾经有轻微抑郁症有关吧。 以前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像生病一般。在群体里时该笑笑该吃吃;一个人时却爱面无表情的发呆、会突然无原因的无声痛哭、会在熄灯后拿出枕头下的小镜子与自己对话,更是喜欢周末在家时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锁紧房门谁也不想见,觉得无论在家或在外一个人待着真的很舒服,哪怕很孤独。 那时的我 很讨厌自己,也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和看到这样的自己。 对心理学,我是从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看到很多那些因为心理疾病而轻身自杀,还被说矫情时,就感到同情和更多的心疼。特别渴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解开他们心结,然后向阳而生。 再到现在关注到的最多的是社会新闻上的变态杀人案,对心理学的好奇变成更想知道,犯罪者心理,是什么样的事能让一个人变得这么残忍可怕? 现在想考心理咨询师,但是17年取消后,我却不知道该考什么证是有用的?虽然我不优秀,但是也不会轻易去放弃
2020-12-10 · 回答 6 · 有用 0
-
最近社会热点出现很多各种杀人案,而那些青少年或者儿童犯罪里面最常出现的就是砍伤砍死自己的母亲,而非是父亲,也不是其他家庭成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啥青少年砍人都是从母亲开始的?或者是与母亲的各种争端总是第一位?
2020-11-23 · 回答 1 · 有用 0
-
家暴新闻越来越多了,未成年人犯罪也屡见不鲜。 这种暴力倾向的人会有些什么特征呢?如何辨别?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什么样环境长大的小孩会出现暴力倾向?
2020-11-03 · 回答 0 · 有用 0
-
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更坏的人生而非坦途。期待自己身边的人出各种意外,甚至希望自己能遇到极其悲惨的事情。我有一些童年创伤(家里父亲有家暴,14岁时被同性性侵,遭受过网络暴力),随着逐渐长大我开始逐渐淡漠人本应有的情感,发现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产生任何爱或恨的感情,也完全理解不了这种感情,甚至就连看电影和小说都只会对反派角色产生共情。并且开始希望能在自己身上能集齐所有我听说过的悲惨的事,希望自己的人生越惨越好,比如父母亲人出车祸,自己得某些罕见的绝症,被他人实施犯罪等。所以我也会尽可能加大这种意外出现的可能性,比如糟蹋自己的身体,吃一些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慢性药一类的事。我现在觉得自己这样很可怕,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到了别人。这是不是一种病(或是心理现象),如果是,麻烦问一下这种病或者现象叫什么,是怎么导致的,最好能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研究。
2020-10-20 · 回答 6 · 有用 0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12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 甚至,有未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犯罪。 为什么犯罪年龄越来越低了?是现在的孩子太早熟吗?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几岁较为合适呢?
2020-10-12 · 回答 1 · 有用 0
即时倾诉,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