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先
1464个问题-
国内首例“同性恋是心理障碍”教材案有了终审结果:维持原判,不属知识性差错。 从2016年就开始有关注这件事了,起因是大学生在暨南大学公选课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3版)中,看到书中将同性恋归为性心理障碍,并把它描述为“性爱方面的一种紊乱或性爱对象的倒错”。 两次上诉,多次延迟开庭,都被判回维持原判:不属知识性差错。。。 1、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会不会加重同性恋污名化? ---- 有不少国家都让同性恋合法化,甚至有同性婚姻相关法律维护同性恋。但还是有很多人恐同、对同性恋有很大的误解。 2、为什么在我国,(甚至是教材),依然会有很多人误解「同性恋」?甚至有些恐同者非常顽固? ------ 3、在客观看待教材案的终审结果之外,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看待同性恋,如何影响恐同者? ------ 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交流呀!期待科普和观点的碰撞。
02-25 · 回答 26 · 有用 0
-
大家都看了《你好,李焕英》了吗?在电影院愣是泪洒现场了。。 超好看的电影,原以为会是无聊俗套的剧情。但反转真的很感人。 看着看着就想到自己跟妈妈是怎么相处的,想起昨天妈妈让我陪她去爬山 我想都没想就说了不要。 家人还在,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家人在,我们尚有归处。 但是相处久了很难避免会产生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么与父母相处,才能避免“日久生厌”?
02-18 · 回答 10 · 有用 0
-
为什么说“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02-26 · 回答 1 · 有用 0
-
“违背祖宗的决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梗,很多神医都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为了卖假药。 (祖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群所谓神医,故意夸大某个产品的功效,吸引老年人购买。 但这些看起来可笑、一戳就破的老年人骗局,却蛮多老年人上当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从心理学破除老年人骗局,保护好身边老年人呢? 那些冒充“神医”的骗子,很多是老人,他们又是什么心态?是谁让这些人为公众所知的呢?
02-26 · 回答 6 · 有用 0
-
贾玲遭遇粉丝“催婚”,一位成都妈妈表示:“我来八卦一下,你看我们差不多大,我都有两个孩子了,贾玲你呢?”贾玲回答:“那……那你有两个孩子,你给我一个得了!” 自己结婚然后催人结婚的人不止一个两个,身边很多朋友也是这样…… 如何看待他们这种催婚心理? 结婚应该努力争取,还是静待机会/缘分?过于着急应该不好吧
02-22 · 回答 1 · 有用 0
-
如题,新冠疫苗接种,本来就应该是自愿的行为,但现在单位强制全员接种,怎么破? 本人大龄女性,一直未领取单位的独生子女补贴,没有办理过独生子女证,因为我们夫妻确定想要二胎。只是工作都太忙,如今一直在备孕期间,并未怀孕,本来已经很艰难了,现在又要强制我们打新冠疫苗,很担忧。 已向单位申请拒绝打疫苗,但担心单位强制,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0-12-25 · 回答 8 · 有用 0 楼主反馈1
-
在《婆婆和妈妈》里看到张铎和陈松伶与婆婆之间的摩擦 张铎妈妈在到儿子家之前和他通电话,一边的陈松伶紧张地听着丈夫和婆婆的对话。 张铎说欢迎妈妈来到我们的家,而张铎妈妈不同意这个说法,纠正儿子应该说:妈妈欢迎你回家,你家也是我家,我家也是你家 在之后媳妇们也对“夫妻家就是婆婆家么”进行讨论,都有不同的观点。 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从婚姻经营等上看,夫妻家就是婆婆家么? 造成大部分婆媳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从边界方面,该如何维护婆媳关系?
02-20 · 回答 7 · 有用 0
-
时下“塔罗牌占卜”十分火爆。一些商家还开了实体店,线上线下互动。 朋友圈也有好几个做塔罗牌占卜的,还做起了训练营等等教人。 塔罗牌真的是假的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甘愿相信所谓“大师”的话呢?
02-20 · 回答 6 · 有用 0
-
什么是舒适圈?为什么都说要走出舒适圈?走出舒适圈不是意味着要挑战自己吗?为什么不可以待在舒适圈呢?
02-17 · 回答 2 · 有用 0
-
什么是心理内耗?为什么说停止内耗,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01-30 · 回答 5 · 有用 0
即时倾诉,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