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先
94个问题-
自从第一次信访过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沉迷信访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信访因为这我没少挨过父母的骂他们告诉我这是错的我答应他们不再信访可没过多久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连续犯我很后悔因为我的无知给我身边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是不是已经无可救药了
2020-06-02 · 回答0 · 有用 0
-
自己是一名大二的女生,21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也经历了失恋和社交失败的一些事情 慢慢的自己学会通过看书和寻求心理咨询来提升自己。虽然在当时会有所感悟,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例如阅读《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九型人格》等,会很有所感悟。 但是在实际面对问题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出来,容易犯糊涂或者不找边际,甚至面对三观不合的人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寻找心理咨询后短暂获得了安慰与理解,过后又会胡思乱想,怀疑自己,该怎么办?
2020-05-28 · 回答4 · 有用 0
-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网上的流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在网络交流加大的时候,我发现网上评论的戾气重了好多。 像类似于肖战事件中,肖战粉丝的社会活动,到处引战拉战,全网也是肆意辱骂。问候家人,恐吓的话随处可见。网络攻击普及化。在网上随处可见杠精喷子。 我看过一位经济学家发在读者上的文章特别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教育文化进步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上也有类似的观点。屏幕后的人因为不会收到惩罚,所以会在网络上疯狂的抒发自己的攻击能量。还有什么别的观点可以解释网络攻击的浪潮呢。
2020-05-28 · 回答0 · 有用 0
-
按照深圳全年来算,历年离婚总量不会超过结婚总量的三分之一. 可在今年4月,深圳的离婚总量已经达到了结婚总量的84%。 现在的情况甚至是想预约离婚的深圳人,需排到下个月16号之后了…… 为何疫情后出现离婚潮? 如何用社会心理学分析这一现象?
2020-05-17 · 回答7 · 有用 0
-
豆瓣评分8.7的《浪潮》非常经典,但是看完电影会觉得很落寞、无奈和哀叹。 文格尔先生通过统一服装、手势、打散小团体等等一步步唤醒了“浪潮”这个群体的意志,最终却也被“浪潮”所吞噬。 电影结尾从蒂姆掏出手枪,自杀而死、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结束。 在《浪潮》里打着集体之名的群体暴力行为,怎么用社会心理学分析? 如果你是“浪潮”里的一员,你会选择从还是反?
2020-05-01 · 回答2 · 有用 0
-
奇幻的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人可能会听到“湖北”就戴上有色眼镜,但最高法明确严禁歧视湖北籍劳动者。 歧视的种类有很多,像女性面临的职业歧视、不同性别遇到的性别歧视、黑白种人的种族歧视等等。 从社会心理学来看,歧视的根源是什么?社会上是否能慢慢消除这些歧视?
2020-04-26 · 回答1 · 有用 0
-
社会心理学讲了什么?对这方面感兴趣,但具体讲什么不清楚
2020-04-12 · 回答1 · 有用 0
-
请问能够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吗?
2020-04-08 · 回答1 · 有用 0
-
一个学生考进了名牌大学,另一个学生考进了普通大学,但有一天,一场比较大的考试,他们考的卷子是一样的,但最后发现连考出来的分数都相差无几,假定满分是150,名牌学生考了137分,普通学生考了131分,但是最后普通学生受到的嘉奖却比名牌学生来得多,这是否属于某种社会心理效应? 这件事是我举的例子,但是相信现实中也确有发生,所造成的疑惑令我有点不解,但又是人之常情,想找到一个比较完善和准确的说法科普,谢谢。
2020-04-05 · 回答1 · 有用 0
-
瑞幸咖啡对标星巴克,一直备受争议,到昨天,瑞幸股价暴跌,承认涉嫌造假的业绩高达22亿。 就像当初ofo小黄车一样排队退款一样,有的瑞幸用户都跑去消费,想要把账户里的钱用完。 而有的用户就算知道瑞幸财务造假,却硬吹嘘成“薅资本主义羊毛请国人喝便宜咖啡”、是“良心企业”? #心理学视角看世界# 如何用社会心理学解读用户对瑞幸造假的态度?
2020-04-03 · 回答3 ·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