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summer糖糖,很高兴能为您解答疑惑。
认真看完了您的提问,相信你也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其中提到很多心理学名词,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观点。很欣赏你将心理学的很多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梳理一下提问,您的主要困惑有三个:
1.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把握什么界限?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保持沉默?
2.如何看待别人用“面具”包装来交往?
3.如何理解家人所说:“人际交往只有家人之间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假的?”
下面,我来逐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际关系界线是心理边界的延伸】
人际关系如何相处,其实根本的是把握每个人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就像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不设防,可能别人会趁虚而入,设防过重,就像我们国家的清王朝,可能就会导致闭关锁国,让自己得不到发展。
因此,为自己的内心边界设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尺度。
在生活中,如果你与一个朋友的观点不认同,你提出来了,但是他却生气了,这时我们就要想:“是不是刚才我入侵别人的心理边界,让他感到不舒服了?”
这种人际交往中,常常无意识的入侵,就会导致你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舒服”感。
当然,绝大部分可能直接就选择了沉默,不让这种不舒服感传递出来。这就像两个人的内心边界可能会爆发冲突,于是直接就“闭关锁国”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开放贸易区”。这就像两个国家之间,入侵心理边界不就是想多占点便宜吗?为什么不能有互利共赢的局面呢?
开放贸易区,就是以一种平等互助的方式来创造这样一个局面。
那么,如何处理心理边界的冲突呢?
其实,就是不含敌意的表达,这点相信你也学过,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只是阐述事实,不含评价贬低,不去阿谀奉承,只是自然的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想要做需要一些练习,这里就不再阐述。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恰当的“面具”】
“面具”的心理学理解,想必你不陌生。但是,我们只看到了面具给人际关系之中,带来的隔阂,却忽视了面具在人际关系之中存在的正面意义。
还是用上面讲到的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必须把握自己的边界,而面具的功能其实也是守住心理边界的一种方式。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带有面具交往,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仍然和上面一样,不能过分的追求面具带来的效果,而且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面具。
当然,在你的这个疑惑,我还看到其实在你的认知观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应该怎么对待我。”
我想当我提出这个潜藏的思维逻辑时,你应该知道怎么回事,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只说一句:如果在旅途中,别人不想欣赏风景,这与你何干?难道因为这样,你也想让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只有灰暗?
【学会接纳世界是“灰色的”】
家人教你这么做,有一定道理,学会保护自己,但是仍然如上面所说,过多的保护就是“闭关锁国”,尽管可以免受侵害,自己的内心却不会再有更好的成长。
因此,自我保护应该适可而止。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
这里面充斥着爱、包容、理解,也充斥着贪婪、憎恨等,其实这个世界也是每个人的内心,这不仅是外面大世界是这样的,而且自己的小世界也是如此。
但这并不影响你看到世界的美好。试问,如果世界只剩下美好,你还会感受到美好吗?
没有白的黑就不是白,灰色才是世界的底层颜色。
科幻小说《三体》的一句话送给你:“失去爱,会失去很多;失去人性,会失去一切。”
人性就是最底层的大家排斥的欲望等,但是这部小说会给你诠释这些“被排斥的东西”,它们才是守护人类的真正核心。
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看我的其他关于人际关系的回复。
共勉,祝一切安好。
Vege青: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还有详尽的分析和建议,棒棒哒 举报
summer糖糖: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