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卑,而是ritual and undoing,中文名是“仪式与抵消”。
什么意思呢?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就称为仪式与抵消。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来消除心中愧疚感,并目似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照顾孩子的。
回到你的例子上来,你们是夫妻,要离婚,离婚后对对方是一种伤害,如果维持婚姻,对方就不会受到伤害了,这样对他是个好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平衡一些,哦,原来不是我主动提出来离婚的,这件事的责任不在我身上。
既维护了家庭的感受,又避免了离婚的窘境。新年时节,打破东西说“岁岁平安”也是这样的道理,都是采用“仪式与抵消”的防卫机制。
出现这种情况,跟人的内心防御及处理问题的模式习惯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包含有个人内心善良、淳朴的特点,不管这种防御机制是好还是坏,其本意都是“理解”和“内疚”在里面。
有了内疚,就说明一个人考虑到了他人的感受,这是一种擅于替别人考虑的行为,是不错的。
但是得注意,这种内疚不能过度,不能因为内疚而忽视事物的合理性。离婚是什么原因,谁对谁错,都有其表现。
就像一个男的出轨,作为妻子来说,你很好,平时也温柔,对人也真诚,善解人意,家务活和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作为丈夫,看见妻子老了,嫌弃了,外面遇到小姑娘,就爱上人家。
这种状态之下,你去采取“仪式抵消”的行为,是合理的吗?
既然夫妻关系处理得不好,双方都有问题,那就一起承担,不能把责任推到一个人的身上,这对谁都不公平,而且处理问题也缺乏合理公正的决定。
是我的问题就是我的,我努力去改,你的问题你也得改,我没有义务去承担你的过错。
这才是一个人处理问题时最合理的表现。
王明灿:其实我也只是在表述一种现象啦,对问题进行一个解释,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咨询或者会谈中去进行深入地了解,表面地分析都是片面的。老师提的很好呢~补充了许多,更加完善了一些~大赞~ 举报
ZHUQIANG 回复 王明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