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接纳自己为何又要成长?
19个回答
2018-11-23
4573 阅读
本人作为心理学爱好者,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所偏颇,望见谅。
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学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人变得快乐?为了让自己在咨询中有所成长?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观现在的心理咨询,有一些咨询师,开始的时候是咨询治疗,慢慢的会引导来访者做个人成长之类的。说是能让来访者过得更好,但这是来访者来做咨询的初始目的吗?
我相信许多咨询师也在做自己的个人成长,很多成长体验之类的。也许这是一个追寻完美的过程。但我个人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我们常讲要接纳自己,那我想问一下,我们在做个人成长之前是否接纳了自己,如果接纳了又为何去成长改变呢?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
石欣
国家二级咨询师, 4星优质答主
累计帮助了406人
你提出有一些咨询师慢慢会引导来访者做个人成长之类,似乎质疑这样偏离了来访者的初始目的。本人强行对号入座一下,因为我的主要咨询方向恰好就是个人成长,在此想要澄清几点:
第一,咨询目标需要由来访者和咨询师协商并达成一致。
第二,咨询目标有可能随着咨询的进展发生变化。
第三,心理咨询本质上就是一个帮助来访者成长的过程。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理咨询开始针对症状工作,后面转向为成长性的大目标,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那也意味着我们越来越走进一个人的心。问题在于:你举例的情况中,咨询师站在了“引导”的位置,这就和帮助来访者成长背道而驰了。比如有的来访者只想一辈子当孩子,咨询显然没法做;有的来访者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孩子,咨询师一催,揠苗助长了;有的来访者明明有能力以更成熟的方式应对现实,结果给旁人左拉右拽,更痛苦了。
你又说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我想你是指个人体验即咨询师自己接受咨询)也许这是一个追寻完美的过程,很好奇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个人认为不管是咨询,还是生活,世上从来就没有完美这回事。而心理咨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帮助一个人从幻想过渡到现实的过程,学会接受不完美。
你最后问做个人成长之前是否接纳了自己,如果接纳了又为何去成长改变?看到这里,我觉得你的思辨头脑真的蛮有一点哲学家的特质。我想正是因为接纳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才会有那么多人需要走进那间角落里小小的却透着微光的咨询室吧,在那里能够获得一些没有体验过的被接纳,从而渐渐学会接纳自己。不过,也正因为正世事无绝对,所以被鼓吹得差点变了味儿的接纳,不是叫我们追求一种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极致状态,那是成佛了。而也许是即便我们身为凡人,难免为这红尘所绕,受七情六欲所困,依然能凭借内心的丰富和本真感到踏实地活着。
-
千寻~~~
累计帮助了1273人
接纳对于心理咨询师是一项重要功课。做足够大的容器、给与抱持,皆需要接纳、包容。我曾经想要成为一个无条件接纳、温柔对待世界的人,所以非常重视在事上磨练。
但有一次,在冬日的过街天桥上,我看到一个20出头的少年,个子高高,身材魁梧,却站在寒风中缩着脖子,低着头,手上高举着一只气球,仿佛在说:“快来救救我”。如果是卖气球还好,但他只有一只。厌恶顿时升起:年轻力壮大小伙子有手有脚干点什么不好……后又反思,我为什么不能接纳他?也许他生病没有劳动能力、有无法启齿的难言之隐……我找了好多理由替他开脱。后来朋友说你这不是接纳,只是合理化而已。
我怀疑接纳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人非圣贤怎能无条件接纳一切?小孩被人贩子偷走,直男被男同强奸这类的恶性事件,怎么接纳? 可既然不存在无条件接纳,那为什么还要练习接纳,练习包容?还是有哪里没想通。
再后来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时也甚是恐慌,不敢接纳自己的懒、拖延。仿佛接纳了缺点便形成认同,便再无进步的可能,也告诉自己接纳自己的不接纳也是一种接纳。然而这仍然没有让我改掉缺点。
带着以上困惑,终于发现,接纳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拆分成2步
⭕️理解
⭕️选择
我可以理解事情是这个样子,人是这个样子,世界是这个样子。但如实承认和理解的基础上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认同不认同。我理解罪犯为什么杀人,但不认同他做的对。
然而还没有完,这两个步骤做完只是经过分析过滤做出了选择而已,不管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只是第一步。接纳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看目标。
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愿景,是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之后要达到什么状态:是自律负责?还是慵懒自在?
目标关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带着目标,时常提醒,便不会在修炼的路上迷失。
-
刘晶晶
累计帮助了10人
你好,我想先回答你第一段的问题。学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做个人成长,是不是做咨询的初始目的?
——首先,有些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做个人成长,这是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所设立的个人的目标。不是所有的咨询都是这样。咨询大致可以分为问题解决性的咨询和成长性的咨询。当来访者因为生活中的困扰找到咨询师,在咨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面临的当下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双方很有可能会发现,之所以来访者会频繁的遇到这类似的问题,是因为他在性格、人格、或核心信念方面有一些问题,如果需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做成长性的咨询。这当然也是与来访者的福祉相吻合的。当然,是否需要继续下去,来访者是有全权的决定权的。
——然后,是关于接纳的问题。接纳是不是就意味着放任自己?既然我对自己所有的不好都接纳了,那为什么还要改变呢?——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概念。“接纳”的含义,接纳意味着我们愿意看到人、事、物本来的样子。它与“对不平、不好的事情顺从、忍受、不抗争、放任自流”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接纳,是看见,是放弃对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无效抵抗、逃避。这样才不会因为我们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把事实本来的样子屏蔽掉,这样我们才能够采取更适合当下的行动和决策。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臣服于当下了,才能看清楚自己面对的那个人事物,才能对更好的开启“改变”的历程。所以,接纳,是为了下一步做更好的决策,改变现实?还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这是下一步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接纳”这一步,我们就无法很好的开启下一步。
——最后,我还想来说说关于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咨询师为何要做自我成长。实际上心理学界现在有很多观点,甚至包括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显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起到真正疗愈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流派、技术,这些因素起作用占比是很小的。其中最大的疗愈因素是:咨询师个人的人格。只有咨询师解决了自己人生中一些课题,建立了健全的人格,才有能力去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抱持的空间,才能当做一个足够好的容器。这个是心理咨询能对人起作用的基础。
所以,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不光是追求完美的过程,首先对于他们的职业胜任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
-
吴子系
累计帮助了1581人
我不是咨询事,咨询师都是怎么工作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关于接纳自己吧,我可以举个例子,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启发。
譬如东北之前有这么一句话,“苞米(玉米)面肚子,料子裤子”,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吃苞米面的经济水平,与之相称的是穿粗布裤子,如果真有穿料子裤子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顿顿吃白面的,如果一个人节约肚子,要在面儿上光鲜,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不接纳自己的真实状况(经济水平)的,要在人前表现出一个并非其真实经济水平的样子来。
如果只有吃苞米面的经济能力,出门也就穿个粗布裤子,我们就可以说一个人是接纳自己的真实状况的。
但是,这完全不妨碍这个穿粗布裤子的人心里怀着上进的心,想要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呀。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
徐若航
国家二级咨询师, 4星优质答主
累计帮助了564人
第一,追求完美就是一个追求[自我否定]和[压抑]的过程。至于自己在通过“完美”来压抑什么,就需要考虑个人了。“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中,它是一种全能的状态。只要和现实接触就会变得破碎。
第二,作为咨询师,每个人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因为每个人成长的节奏不同,成长也不意味着轻松,它意味着要承担更多属于自己的责任。
所以,咨询里会更多的采取[个人标准],而不是社会或者别人的标准。也就是说,来访者自己才是对咨询的效果最有发言权的。
但是这里也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咨询师做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完美”,或者通过咨询逃避自己现实的问题。那么咨询师看到来访者也有这部分时会非常难受,于是会很难理解来访者的表达。咨询师最不该做的,就是让别人按照自己以为的“好”的方向发展。
-
空白
累计帮助了176人
没必要去做任何判断。
你做出什么行为,是反应你是谁,你决定成为什么的一个声明。
在你发出这个问题的行动时。你做这个行动的时候你是谁?你决定扮演什么?就像你在家人面前会扮演儿子、哥哥等等角色一样。
你学习心理学时,你是谁?想帮助他人和自己个人成长时的你是谁?你报怀疑态度的时候,你又是谁?
你想成为什么,或任何人想成为什么都是你们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法改变除自己以外的人。你没必要批判任何人和其行为,那种批判只是你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真实情况你可能不得而知。想要影响他人,自己决定是什么,然后去做出行动即可。
-
Baby steps
累计帮助了897人
因为接纳自我,是为了更好的改变。很多情况下,生活的矛盾来源于对自我认识的偏差,为了解决矛盾和自我成长必须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接纳了自我,才能知道真实的自己是怎么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悬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又该从哪里借力,向上攀行呢,脚踏实地,有了支撑,才能一步步往上,真实的自己就是实地,虚假的认知就像悬在空中。
-
李丽峰
国家二级咨询师, 1星精华答主
累计帮助了5940人
心理咨询最终到哪一个程度取决于来访者,有的来访者只要把症状解决了就可以继续生活,有的来访者希望自己的人格变得更成熟希望自己变得更好,那就可以选择继续咨询,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
接纳和个人成长是不冲突的,接纳自己才是改变的开始,一个人接纳了自己才代表着他承认自己有缺点存在问题,他才愿意去成长自己,不接纳自己反而是否认自己的问题。
-
李肖飞
国家二级咨询师, 4星优质答主
累计帮助了627人
以前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提问,今天刚发现,有些惊喜。因为感觉你提出了好多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特别愿意去回答。
一、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学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人变得快乐?为了让自己在咨询中有所成长?
答:就如你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学心理学的目的。
常见的原因: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学、为了改变他人(孩子,老公,父母等)而学、为了摆脱自己迷茫困扰而学、为了让自己开心一点而学、为了搞明白别人而学、为了工作,挣钱而学等等。
二、我们在做个人成长之前是否接纳了自己,如果接纳了又为何去成长改变呢?
答:其实接纳有两种。
第一种接纳了,就不在挣扎了,接纳了,就不在自我攻击消耗了。
这种接纳指 已经发生的事实,无法改变的部分。
例如:身高、肤色、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去世的人等。这种接纳后,自己就会不在那么挣扎,自我消耗了。
第二种接纳
第二种接纳后,才能去改变,不接纳就不会去改变,也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学识、疾病、错误、成就等。
只有深刻接纳了自己学识不够,才会虚心学习。一直停留在自满的状态,就停止了进步。
只有接纳了自己有了疾病,才会去看。一味的否认医生的诊断,否认自己是病了的人,他是不会去吃药,不会发生变化的。
只有接纳了,认同我错了,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否则一味的说我没错,我没错,那就不可能去认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掉。
只有接纳了,自己成就很低,才有可能去成为。一直觉得自己很棒的,就会失去努力的方向。
大概就是这样咯,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吻风
鲸鱼社工
累计帮助了7342人
每个人学习心理咨询的目的都不一样,但是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这个过程中,会完善自己的性格,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会感觉更加容易。
也有更多的人,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仅希望自助,更希望助人,帮助别人解决烦恼。
接纳自己是做出改变的前提,只有我们接纳了自己的缺点,承认了自己的缺点,才会有改变的可能,才愿意去成长。
(壹心理鲸鱼社工🐳)
给TA抱抱 21 个抱抱
收藏问题 20 个收藏
我来回答 19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