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三的儿子,沉迷游戏,说是减压?成绩600分左右
16个回答
2018-11-08
1446 阅读
自述不想跟同学玩,也不想人打扰,一人租住学区房,一般周末我们去看他,他说没有手机减压会疯掉,读不下去书,放学后不做作业不动课本,他说在校十个小时回家还不能放松下?无论如何就是要手机,我该怎么办?真怕手机害了他,也怕压力过大他会崩溃。请老师帮帮我!
-
陈抒云Shirley
精华回答者
70后,在成长时,父母生怕游戏电子游戏机,会害了他们,80后,在成长时,父母生怕电脑会害了他们,90后,在成长时,父母生怕手机会害了他们,这些东西真的会害了孩子吗?还是父母的态度和不恰当的方式,把很多孩子一步步逼向绝路?
游戏本身是能够释放压力,所以在儿童治疗当中也有一种方式叫做游戏治疗。但是我想,一个孩子之所以会把手机抓着,不仅仅是因为他想玩游戏释放压力,而是他无法与人连接。他的内心,不仅仅因为学习压力非常大,而且他还非常的孤独。因为他的内心无法与父母连接,不能信任父母。
一个高三的孩子已经成年了,他早已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之所以会不控制玩到深夜,是被压抑的。你会发现,你越逼他,他越放纵。因为他有太多的情绪无处可放。一个成人他自己对于自己内在的感受难道会不清楚吗?孩子自己已经表达了他的需要,他要手机缓解压力,没有手机他会崩溃的,父母居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就是即使他表达了,父母居然都不相信,甚至都不愿意满足孩子,还一味地按自己的方式来。所以孩子在拒绝你们。
可以很明白的说,一个孩子能考到600分,足以证明这个孩子是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为什么会有很多孩子,最后考试会发挥失常?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的内心是空的,之所以空的,其实想要问一问这么多年他的爱,他的连接,理解和支持,他得到的够吗?看似手机占用他的时间,是因为他的苦和痛没地方释放,只能用手机来麻痹自己一会儿。所以真正影响孩子成绩的,永远都不是手机。
重要的是这个家让他感觉到温暖吗?你们能够让他信任你们吗?作为家长,有多久没有真正的听过这个孩子说出他的心里话,因为他真的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时候,你们真的有满足到他看见他吗?他想要的,是你们能不能真的理解和支持他,还是像两个监察员时时刻刻在监视着他?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改变方式,放手,给他真正的接纳,理解和支持。作为父母,你们能不能真正信任他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
-
张新天
优质回答者
高考的焦虑不只是高三学生会有,高三学生的家长也逃脱不了,能感觉出来您也很焦虑了,孩子成绩挺好的,也许你们有更高的目标,而且将目标锁定在分数上,总是盯着,这个心态最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其实分数是通过平时学习积累起来的,注重了过程分数自然就有了,越是学习紧张的时候,越是要帮助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计划细化到每天做什么,其中一定要有可以娱乐放松的时间,当孩子看到自己被允许放松,心里自然就放松,学习效率会高,就可以缓解他的焦虑,手机是可以玩的,只要孩子可以控制好自己玩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孩子压力实在过大,也可以找咨询师进行几次减压咨询,效果是很明显的,孩子在这个阶段需要压力释放,当然作为家长,也希望你们可以有自己的事情做,不用总盯着孩子,缓解一下自己的焦虑,尽量别再通过和孩子沟通、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他玩手机的事情传递焦虑给他。
-
Baby Steps
精华回答者
○孩子的情绪只能导不能堵
就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致性很重要,不管你说的再好,不认同,没啥好说的。不同意??孩子只有反抗,说啥都不管用。
○认同,是建立桥梁的第一步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说,你不是我,你没有处在我现在的位置,你根本就不能理解我,同意他的观点,他才能体会自己是被理解和在乎的。
○如何将结果引向预期
我们都是过来人,有时候很容易看清事情的好坏,但不能一杆子打死,有些经历虽然结果当时未必是最好的,但这种体验对将来的效应是巨大的。比如:小孩子要玩火。拒绝是最好的,但孩子肯定不依不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他自己对体验“火”带
来的灼烧感和痛感,让他对“不要”有了全新的认识。既不畏惧,也不轻易尝试。既能坦然接受“生活带来的苦痛”,也知道如何去更好的生活。
○给孩子一个舒适圈
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支持他的。则监视手机的行为貌似不可取,一旦孩子知道这件事,只会越演越烈,影响后续学习是极有可能的。不妨大大方方和孩子约法三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予太多的压力,特别是这个时期,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不玩。让孩子自己决定,有时心情郁闷半夜爬起来,或想到什么用手机查都是有可能的。
○家长需要做的
-与孩子讨论长时间玩手机的坏处,如果能事先准备相关资料打印给他看,效果是非常好,既能看出父母的用心,也能增加真实性。如果孩子不耐烦,说知道了,那意思就是说他自己已经了解过了,可以跳过这一环节。
-制定自己的底线。比如成绩的波动范围、有心事要跟父母说(父母保证不批判),以便父母能有地方关心。
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自己调节能力,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事事帮他判断,父母最想知道的不是孩子的具体情况吗?不要放弃这个机会,虽然是与不批判换来的,但事实证明父母帮忙只会帮倒忙,孩子需要的只是理解和关心。除非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父母才能进行干预。
-一起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预演。
可以借机查看孩子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趁机灌输相关心理知识或自己的经验。事前演练远比事情发生时容易的多,那时你很难排除情绪对理性思考的影响。
以上大致就是“玩手机”与父母交换的条件。玩手机未必是坏事,将坏事的几率降到最低,将好事最大化,不给压力又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近况。让孩子没压力,家长不焦虑。
-
冷寒冰
优质回答者
你说到孩子不想和你们沟通,
我觉得并不是真的不想沟通,想想看孩子每天十小时学习 每周才和你们见一次,他怎么会不想和家人交流交流内心呢?!
之所以 孩子在你们面前表现的好像不想和你们沟通,可能是因为你们更在意他的成绩和玩游戏,而忽略了他的内心感受,你们在强调要好好学习 少玩游戏等等道理 而忽略了他的心情 烦恼。
你说他放学后不做作业不动课本,你的意思可能是说 他不喜欢复习功课 甚至不做课后作业,
那么 我想问 你们每周只见孩子一次,又如何能知道他每天的真实情况呢?有可能是孩子给你说的,那么 有没有问孩子 他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他具体是怎样考虑的呢?
另外 孩子说没有手机减压会疯掉,说明他的压力已经接近某个临界点了,如果压力 烦恼再增加,他的整个状态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至于你担心的不能监控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首先 你需要明白他基本上也算是成年人了,不需要你24小时监控,那是罪犯才享有的权利,
他的年龄 早已过了通过讲道理来灌输理念的年龄【这本身也不是好的教育理念】
你们只能通过和他保持较好的关系,以此来深入了解他的内心 然后通过交流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
说白了 就是和他成为朋友,以这种心态来和他沟通 慢慢的会增强你们之间的关系。
想想看 在工作中如果需要找客户的话,你觉得是和客户成为朋友更有用还是给客户讲道理更有用,如果是你 你喜欢别人给你讲道理并如何的管控你吗?
你可能觉得和孩子沟通很难,其实不然,
比如 你想联系客户和客户拉近距离 那么你肯定得想办法了解他并投其所好,然后 才好有针对性的想出拉近距离的办法,那么 如果孩子是你的客户呢,你就是想通过管控和说教来拉近和他的心理距离吗?
道理已经比较明白了,他喜欢游戏 那你们就聊他开心的游戏,
比如 孩子 你喜欢哪款游戏 容易冲关吗,需要充值吗,钱不够了给爸妈说 爸妈全力支持你冲关
唉 冲关升级大概得多久时间啊,
你一般放学需要玩多久才能让自己感到过瘾,能够排解掉学习的烦恼压力感?
既然玩游戏能够帮你缓解压力 帮助你更好的学习【考分600】,
一定要让你玩得过瘾 玩的痛快,只有玩的痛快了 你的心情才能更好,心情好了 你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嘛!
咱们要尽量劳逸结合 这样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调节啊!
以后不管你在玩的游戏中遇到了什么烦恼 记得要及时告诉爸妈奥 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这样你们就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某些动向】
也就是说 通过和孩子聊他喜欢的内容 及时了解他对游戏的态度 想法 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
这样尽快让他把游戏变成对学习有帮助的减压工具,而不是想到游戏就想到爸妈的打压 监控,玩游戏还心存芥蒂 不得很开心痛快
-
吴子系
精华回答者
孩子的成绩有明显波动么?如果没有,那玩手机可能就是他自我调整的方式之一,虽然这种方式非常不符合我们作为家长的认知。
您的孩子都高三了,距离您自己上高中可能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高中对我而言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我还清晰地记得高三对我来说是多么烦躁多么压力山大的一年。
我成绩挺好的,高考670多分,我目标也不高,定位都是些发挥别太失常肯定能考得上的学校,那又怎么样?一样感觉压力山大一样感觉特别烦啊。比如政治怎么学都不会啊,比如别人还在学习我已经困得魂都不知道哪儿去了,这些我都想改啊,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要说既然心里都明白,我是不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呢?是的,我感觉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但是,在别人眼中我是什么状态呢?青年文摘和读者一本不落啊,高三时间多宝贵啊,居然每周花好几个小时看这个?语文老师提醒我成语词典不用翻来覆去的看,他要是知道我其实就为了看故事会不会给我扔窗户外面去?晚上听说操场有人打群架赶紧跑去旁观,除了浪费时间弄不好还溅一脸血,跟我有什么关系?
一边压力大一边浪费时间,这什么逻辑?今儿看到您的问题,想到自己的高三,感觉看起来还没用满,但真的已经到我们极限了,浪费掉一部分可能就是减压,如果用满没准就真崩了。我上高中的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呢,有的话估计也跑不了。不过手机确实比别的东西更容易上瘾,而且总有无穷无尽的内容导致一不小心就消耗了太多的时间。
对于您的问题,我建议看孩子的成绩,如果没有明显的波动就尽量不打扰他,如果您觉得他的状态明显的有问题,那就找个好点的咨询师帮忙,孩子对家长有很多预设的认识 ,如果从前就不怎么沟通,现在不要强求。
-
山鸡叔叔
精华回答者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
假设题主您在某个公司担任业务要职,
业务成绩处在中上游,
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波动趋势,
但要维持这个成绩也必须花费很大的工夫,您是否会有压力?是否会想要工作后能够放松减压?
但如果领导觉得你工作之外的放松会影响到业绩,对你横加干涉,你会不会非常抗拒,然后上升到对领导决策的批判、领导个人的攻击之上?
孩子现在与你们对峙的处境与之类似。
学习动力只能来源于孩子他个人本身,外界环境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顺势引导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有事倍功半的份儿。比如领导约你下班后一起打球放松,鼓励你业务上坚持、稳住、再冲一冲,你会抗拒么?不会。同理,孩子在休息期间,给他送送饭,陪他吃完在学校周边溜溜弯,给予他适宜的鼓励与支持,信任他,让他自己把握、平衡好内心冲突与压力,设立一定的标准值和督促机制,让手机不再是“毒品”、“魔鬼”一样的存在。这也是有利于缓和亲子关系的关键,今年高三的他已迈入成年人的行列,自然希望能得到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平等对待模式。
作为家长,您的焦虑如果很难克制移除,推荐您看看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其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可能会对您有所启发。
-
问答小助手
优质回答者
这位妈妈你好。感谢您愿意来心理学平台咨询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链接也可以试着分享给你的儿子。
并问问ta,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妈妈愿意听一下。
也许,这是你们之间改变沟通方式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呢。
-
陈抒云Shirley
精华回答者
之所以会有这么强烈的表达甚至是要求,要求父母改变方式,是因为从你的描述过程当中已经看得出来,这个孩子不愿意跟别人连接,害怕被控制,同时他读不下去书,不想做作业,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他的情绪很多,甚至已经有一些学习障碍了,所以很重要的是,学校已经给予孩子这么大的压力了,父母能不能给予孩子支持,理解?父母只要改变几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也许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不是再变本加厉地去逼孩子。
-
赵军
精华回答者
理解他,接受他目前的状态,不要着急去改变他,然后试着多跟他沟通,听听他内心的想法,不评判。
-
无妻曰矜
优质回答者
不和同学玩可能只是要隔离学校紧张的氛围。而游戏或许也只是平衡心情的砝码。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过度紧张。
我认为父母能做的,至少不要用指责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其次尝试看到自己的焦虑。
更进一步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焦虑,说说心里话,哪怕只是抱头痛哭一场发泄一下也好。
再进一步可以共同商讨减少焦虑的方法,并实施,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做出行动之后,给出正向反馈,即焦虑减轻的表现,越真诚越好,这样孩子才有坚持的理由。
否则无论怎么做,父母都焦虑,甚至还变本加厉,那当然是怎么轻松快乐怎么来,不然怎么平衡。
所以这个问题对父母的要求更高,实在做不好,就告诉孩子自己的情况后,默默地做好后勤就好,不扯后腿就行。
无妻曰矜:不想和同学相处可能是要斩断学校紧张的氛围,而游戏似乎成为一种隔离,让他暂时当下紧张焦虑。
我认为父母能做的是看到自己的焦虑,至少不要用指责的方式发泄自己的焦虑。
更进一步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焦虑,探讨人生意义,共同想办法减少焦虑,如果孩子做出举动,那么父母需要给出出焦虑减轻的表现,这样才能形成正向反馈,这也是学习培养焦虑管理的好途径。
否则无论怎样做父母的焦虑都没有减轻,还给孩子持续的压力,那孩子为什么还要做呢?当然是怎么轻松快乐怎么来,这样才能平衡啊。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父母的要求更高。
陈抒云Shirley 回复 无妻曰矜:压力大绝对不是一个孩子拒绝和同学交往的理由。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正常需求,连这种正常需求都没有了,一定是人际关系上存在着某些信念,甚至是一些创伤才会不与人交往,而绝对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大。
其次,要家长告诉孩子自己的焦虑,这点绝对不可取,难道要孩子成为家长的容器吗?孩子没有这个能力,这会造成孩子非常沉重心理压力。如果真的家长焦虑,第一步是要找了心理咨询师。重点是,从家长的描述中,家长焦虑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压力大的问题,而是因为孩子玩手机的问题。问题导向偏差。这个孩子不能再施压了,再施压的话这个孩子会出问题。要改变的是家长,家长意识不到自己言行的重要性,才需要特别强调。只要说的话是真正符合实情有帮助的,其实家长会吸收和改变的。
吴子系 回复 无妻曰矜:我倒是比较同意你的观点,毕竟就算孩子说不想跟同学玩,也不代表他没社交,可能就是不想上学放学总跟同学混在一起而已,就算没社交,自洽也行。
一个整个暑假都不需要出门的人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