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心提意见、奉劝别人不要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结果对方不仅不领情,还对你有情绪。要理解别人的这种想法,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阻抗理论。

一开始吃东西时她其实感觉到非常的舒适、安全,但是随着吃的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强烈到极致的负罪感、厌恶感。整个过程就像毒瘾发作,一边痛恨着自己不停进食的行为,一面暗自享受着不停进食所带来的快感。

“改宗效应”是指当一个问题对某人十分重要时,如果他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变得赞同自己,那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一直的赞同者。

之前她掩耳盗铃一般,用“优秀”将伤口遮住,但伤口并没有消失,甚至会随着时间而加重,孩子的来临其实也是在提供契机让她认真的看向自己,仔细地处理伤口。

毫不夸张的说,壹心理改变了我。在接触壹心理的四年多,我发生了不止一次,并不止一种的正向改变,这些改变的背景是怎样的,改变的过程又经历了哪些呢?闲言碎语不要讲,请听我详细诉说。

现实中缺乏安全感的源头大多是我们的自卑或不自信,从小没有获得安全感的经历与体验,但这并不全是我们的错,现在的问题不是追究错误,而是找到如何让我们在关系里变得“有安全感”的认知与方法,并通过认知-觉察-内化的过程,让我们自己拥有安全感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看到或者听到一句玩笑,“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心里有数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是一个人元认知能力的体现。

行为激活系统聚焦于积极的体验,比如希望、兴奋、幸福。那些行为激活系统更敏感的人会更容易参与到目标导向的努力中,并在得到奖励时获得更加积极的感受。

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