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难的不是离开,而是留下来。
对于未来越过调休大关、连续上七天班的挑战,你的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吗?
有高有低,能量才能流动。高低乃常态,泰然处之才是好的应对之道。
我们只能将空洞的意义落回具体的生活,从“社会人”的属性中稍微脱身,重新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在自然的节律、四季的更迭中寻找快乐。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是很多互联网大厂的标配——这是给员工的福利,从侧面也说明了需求足够旺盛。
态度坚定或者心大的朋友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休息时间,但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可能面对的情况就是:工作996,回完007。
打工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
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中,职业倦怠的情况越发多起来呢?
如果将差距看作是他优我劣,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而将差距看做是自己可以努力达成的目标,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信心和动力~
工作间隙适当休息有助于让员工压力减小、心态更好。
员工对工作越有强热情,其感知自愿工作可能性,和视工作本身为回报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认为剥削合法化的可能性也越大。
55小时后,生产力下降得如此之多,以至于投入再多的时间将毫无意义。
如果出现某些身心疲劳和耗竭的状态,也许就不仅仅是懒惰那么简单了,隐藏在这种“懒惰”背后的,很有可能就是职业倦怠。
把充满冲突、对抗的“消耗型的人际关系”,扭转成充满理解、协作和支持的“支持型人际关系”。
工作中最累的部分,不是是工作本身,而是与人沟通交流的同时,还要保持友善。
解开情绪的结,人生才能迈向旷野
与其说工作-生活平衡是个目标,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终身的过程,你需要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警觉、维持自知,并及时作出调整。
不能盲目地仓促“跳船”,而是要伺机而动,跳到一艘更好的“船”上。
高压的职场中,我们要如何调节自己,以应对这职场带来的焦虑感?
通过通讯软件进行工作沟通是有利有弊的。
#自由职业者 24篇
调查显示,26%受访者想逃离传统工作环境,当一名自由职业者。
#人物观察 56篇
那些被热议的心理学人物~
#职场故事 147篇
职场修炼手册~
#剑圣喵大师精选 20篇
剑圣喵大师精选内容。
#踢猫效应 8篇
一种向孩子或弱势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