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我觉得先打破那些自我设限的心智模式之后,才能更好地回答它。
用成长型思维去重塑自己的性格,然后在日常工作生活里专注于眼下的事情,持续把事情做好,从而积累人生的成就感。
自尊由三大“成分”构成:自信、自我观和自爱。三者的适当组合才能让人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只要你敢,你觉得自己配得,就能慢慢接近你想要的人生。
自尊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那自尊可能看不见、摸不着,我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自尊有问题呢?
这种偷偷摸摸的心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配得感,其实就是人们的自我概念与人们所拥有的东西不相符而导致的焦虑情绪。
当你勇敢接受万般模样的自己,去成为自由而热烈的风,不刻意合群,活得越来越真实,生活真的会变得轻松好多,好多。
如何才能找回自己的“攻击性”,找回自己的活力与生命力?
你苦恼的脂肪是你的保护罩,舔舐你内心的伤口,为你抵挡无力和脆弱,抚慰你:“别害怕,我在保护你。”
没有安全感的人经常把他人的行为或者脑海中他人的行为理解为对自我存在感的威胁。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健康的自恋被一种不健康的自我意识所驱动,结果变得过度专注于自我。
建立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愿我们都能破除讨好者的心态,抱持住真实的自己,活出生命力。
完整的接纳自己:应当接纳每一段时期的自己,不论年幼,还是年老;要接纳每一种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的自己,不论积极,还是消极。
你只要能够做出自信的姿态,只要你敢,你觉得自己配得,就能慢慢接近你想要的人生。
如果你不去神化别人,那么任何人也不能去操控你剥削你。
如果想要重建自尊,我们首先应该将自己的价值与外在评价标准区分开。
我们不应该看到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黯淡无光,你可以是一朵玫瑰,也可以是生生不息的野草
#心理学效应 221篇
实用心理,短文科普,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36篇
从身份危机到自我认同,从弗洛伊德到埃里克森。
#职场小白须知 350篇
有效完成工作并获得认可,需要哪些技能?
#父母教室 1268篇
父母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暴露疗法 14篇
重新接触那段记忆、修复记忆中的创伤体验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