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试图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从小扎根在我心里的分离恐惧就会冒出来,令我一次又一次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别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仪式感带娃不仅是一种育儿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切记,内部动机是由一个孩子内在的兴趣、理念、追求所引发,不需要外部奖励,活动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
东亚女性的「缺爱」,是一场从母亲到女儿的创伤代际遗传。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回避型和焦虑、安全型之间的区别在于依恋的风格和策略不同,而不在于依恋的强度不同。
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并非是离婚事件本身,而是父母冲突。
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要细心和耐心,每对父母都是这条漫长道路上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手机成瘾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对真实生活中的无趣和焦虑。
很多中年人会用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防御内心的其他问题,教育焦虑其实是内心焦虑的投射和转移。
社会榜样对孩子亲社会举止的作用尤为重要,来自家长的以身作则使孩子愿意关心和助人。
关系是改变的催化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人类的爱!
说谎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优绩主义教育观影响下的家庭不再是亲子团圆的场所,家庭变成了拉拉队,孩子变成了孤独的长跑者。
教和鼓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回应方式
通过正确认识学业倦怠,进行适当的干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重新找回求知的动力和乐趣,为孩子开启一扇通往光明与自我成长之门,让他们重新点燃求知之火。
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在一生中获取成就的高度。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鼓历性的回应
要帮助孩子们探讨问题,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大人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并且开始问启发式问题。
#心理学效应 221篇
实用心理,短文科普,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36篇
从身份危机到自我认同,从弗洛伊德到埃里克森。
#职场小白须知 350篇
有效完成工作并获得认可,需要哪些技能?
#父母教室 1264篇
父母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暴露疗法 14篇
重新接触那段记忆、修复记忆中的创伤体验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