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人可以脱离感性的世界。我们心灵的背后其实有一扇门,打开这扇门,我们就可以发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心灵深处压抑很久的想要的生活。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为孩子设计方向,把孩子设计成理想中的那个孩子,而是让孩子顺其自然,成为自己。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比网友们挂在嘴边的孤独终老要可怕很多倍,其中一项就是嫁给了家暴男。
自我牺牲,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控制着孩子不得不去认同一个还没有能力做母亲的母亲。
你的家是战场吗?你现在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孩子活着,还有如何生活。
作为一个家长的使命就是:沿着孩子的这种独特性,帮他找到他所欢喜的事。
当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给与孩子恰当、积极的反馈时,有些无形的压力自然会消失,等于给孩子减压了。
育儿即是修己,当父母能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通过各种努力去满足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幸福的时候,孩子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本文介绍了家庭照料者面临的生活挑战,并提供了成为“超人”的六个小技巧。
社会意义上,家庭就是由血缘关系的纽带维持的。但心理意义上的家庭,是一个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地方。
养育孩子,其实是一场父母的自我修行。修行的高度决定着教育的高度。
我的出生似乎就是在还债,还父母、弟弟、老公的债,不知将来是否要还孩子的债。
父母只有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庭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这一类悲剧才能真正避免。
早期不良经历对人的一生的健康影响巨大!
孩子不行,不仅仅丢的是孩子的脸,顺便把祖宗三代的脸都丢尽了——这样必然的结果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上的焦虑急速增长。
童年被亏欠的人,若要打破恶性循环,需要尝试去接受过往发生的一切,与内在那个受伤的孩子、怨恨的父母和解。
家,本该是一个人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却变成了只想逃离的炼狱。
既然有对衰老、生病的恐惧,又有本能作用,为什么很多人年轻人还是想丁克?可能是,他们已经对衰老做好了准备。
中国父母迷信“家长制”的权威,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我的孩子随便怎么打”,这是虐童的环境和社会原因。
尽量做一个不给孩子以后的人生,带来太多不利影响的父母。
#成瘾 81篇
关于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今天也减一点脆弱 110篇
反脆弱。走出自我防御的壳。
#撕掉标签 50篇
绿茶、内向、抑郁…是时候停止给自己或别人乱贴标签了!
#隐私和自我暴露 18篇
习惯在社交网络暴露的我们,应该关心哪些隐私?
#害怕成功的人 7篇
被称作“约拿情结”。它往往是无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