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24岁,觉得身边的人有些孤单,不会要求伴侣一定要干嘛干嘛,也不会总是请求帮助。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自己解决。仿佛在经历许多人生境遇后,我们的孤独感也越来越沉重。人的孤独感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吗?用心理学分析,越长大越孤独是什么原因?
暖阳随心:向阳而生,随心而动,做一个温暖自己也可以温暖别人的人
见字如面,给楼楼一个暖暖的拥抱❤️。
越长大越孤单,我们不会再像儿童时期那样什么都不管,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长大了,慢慢成熟了,需要考虑的、面对的就不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孤独的原因:
○环境因素
有时候是一个习惯了热闹的人,到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凄清的氛围……都会让人感觉到孤独。
○自我意识太强
成年的我们开始关心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开始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些人甚至会开始包装自己,把自己隐藏起来,开始封闭,将别人喜欢的一面呈现。但是谁都渴望别人能够看到内心的自己,真正的了解自己,所以就会产生矛盾,陷入惆怅,产生没人理解的孤独。
○自我评价不当
对自己评价不当,不论是过高和过低都会产生孤独感。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严重的人会不愿意交际,缺少朋友。自我评价过高,会自负,看不起别人,容易不合群、引起别人不满,而缺少朋友。
以上都有可能是引发孤独感的原因。
小小小太阳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忠于吾心,知行合一。
我是心理学爱好者。小小小太阳。我想结合。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来和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亲密对孤独
埃里克森指出,人在18到25岁这个阶段,是一个解决亲密对孤独的发展性危机问题。如果我们顺利解决危机,则会赢得亲密无比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度过危机,我们则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
但是,有没有办法解决危机?主要不是外界因素所决定,关键在于你是对外界因素所做出的态度与抉择。
##我们赋予孤独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孤独的意义:所谓的孤独,莫过于我们内心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与现实的落差,从而产生的挫败感。
换言之,如果我们对社交的需求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我们的孤独感也就没有那么的强烈。孤独有时候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狂欢。
##成熟就一定孤独吗?
24岁是一个青春迈向成熟的一个阶段。
在青春时期,我们有很多的玩伴。我们志同道合地走在同一条路上,有着共同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相互扶持着。
然而,我们可能由于毕业。由于工作的变迁,由于思想都吹下一层熟,各自也就走到不同的奋斗路上。因为这是人发展性的需要,不可能永远被一段岁月束缚着从而固着在一个阶段。
换句话说,或许在你正在体验孤独,也在走向成熟,也会遇见更多新鲜的事物,承担更多的责任,收获更多的快乐。
最后,我想引用一下泰戈尔的一句诗送给你:
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不必采鲜花去保存,因为这一路上鲜花自然盛开。
不倒翁小姐~:凡事过往,皆为序章。过去放在身后,学会直面未来~
楼主好:
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楼主你的问题很有意义,因为我曾经也有过和你相同的感受。越长大,越孤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微信、通讯录里成百上千的人,但是却常常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抱抱你,非常理解你的感受。这种感受,我想并不是我们有,而是每个人几乎都有过。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试着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来谈谈。
##客观原因
我们小时候认识的朋友,和我们的家庭成长环境、学习环境类似,于是两个相似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并且有很多共同话题;我们的童年,家人围绕着我们,我们感到异常的幸福。我们不知道,孤单为何物。
而在我们长大的这十多二十多年间,我们和小时候的朋友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不同,曾经两条相交的直线渐渐变成平行线,于是我们发现,共同话题少了,感情也淡了;甚至,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挚爱的亲人也会渐渐老去,甚至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当我们某一天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记忆中的快乐越来越少,我们内心的孤单和悲伤越来越多。
长大以后,我们也遇到了很多人,多到我们的通讯录、微信号有成百上千的好友。但是这些人,我们和他们过去生活环境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价值观、世界观也会不一样。于是,我们的关系,就停留在同事、客户、普通朋友上。我们没办法谈心、聊天、深交。
小时候的朋友离开、甚至最爱的亲人的离开、长大后认识的人没办法深交,于是,我们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我们感叹:越长大越孤单。
##主观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对于外界的心理防御程度也加深了。
楼主你提到,24岁的时候,不会要求伴侣要干嘛,第一反应是自己解决。其实,这背后是否有一部分原因是成熟独立的体现,另一部分是曾经求助过伴侣,伴侣让你失望过?所以,与其失望,不如自己解决。
有些时候,我们也许想找人倾诉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最隐秘的伤痕。可是我们发现,没有感同身受、别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的情绪。所以,与其说给不懂的人听,还是自己埋在心里吧。我们长大了,似乎变得很容易控制情绪了。
而这些经历的累积,在我们的心中建立起一堵心理围墙。我们在墙的里面,所有人都在墙外,墙里的我们出不去,墙外的人想进,进不来。
所以,你看,这座心理围墙,是我们曾经被拒绝、被忽视而产生的结果。而这座心理围墙,有好有坏。
好处是,让我们成熟。现在遇到问题,我们可以独立解决、独立处理,我们仿佛变得无所不能,刀枪不入。
坏处是,让我们变得孤单、变得不容易敞开心扉。这面墙,让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杜绝了所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
似乎,越长大越孤单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可控,但是主观条件可控。
正如上文说到,心理围墙其实是个中性词,可以让你成熟、保护自己,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变得形单影只。
当楼主你感到孤单的时候,为何不尝试着放宽心,有底线地向人介绍自己,选择性地吐露心声呢。你知道吗?你的心里有这座墙,别人的心里也有。如果你选择先从墙里面走出来,对方也许也会敲碎墙走出来呢?
长大是必然,但是孤单不是必然。当你感到孤单的时候,看看是否是这座墙阻挡了你生活中的阳光。
祝好。
清欢: ✨始终相信文字有治愈的力量,无论你我。 ✨愿我的文字能够给予你前行的力量。
你好呀~抱抱你
越长大越孤单可能是多数人的常态,我也是这样,越长大越感觉身边没有什么朋友了,就像题主所说的不会要求伴侣一定要干嘛干嘛,也不会总是请求帮助,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自己解决。
因为人在长大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在心理方面有了自己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追求,每个人的追求目标也各有差异,都会让我们和别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当我们长大后,生命轨迹相似的人也越来越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在一定情况下,人是趋于封闭的,能够让我们满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和自己成为知己的人也越来越少。
荣格的“心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将精神生活的驱动力视为一种生命力或者力量,有时也被称为生命能量。
它的表现是心理能量通过意志,希望,情感,品质和奋斗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些心理活动的实际力量。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越是成长,我们就越孤独,那么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必然会促使我们有更多的精神体验和情感变化。
越长大越孤单,但总有懂你的人和你一起,遇到事情自己解决也挺好的,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清欢和你一起慢慢变好呀~
祝好✨
鳗鱼丝: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要记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拥有你的优越条件
我觉得可能是年龄越大,经历越多,我们也相应地更成熟和明事理,而成熟的表现就是人际边界清晰,懂得换位思考,而不是像一个孩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去要求别人。
所以题主不去要求伴侣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你知道有些东西是你想要的,不代表对方想要,对方也没有义务去一定要实现你想要的东西.
独立也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很多事自己已经可以应付了,自然不用去求助他人,所以能干的题主选择第一时间自己解决。
所以这样想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孤单和消极,只是我们长大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面对所有的困难,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所以有时候我们是需要求助于他人的。
在自己实在应付不了的时候题主还是可以去求助的,而且你让别人帮你一个小忙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事实上当他人为你付出的时候,他会更喜欢你,因为人们为你付出了,而一般人只为值得的付出。
帮助别人还能让我们找到一种赋能感,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人需要的,所以让别人帮忙一定程度上也让别人感觉良好哦。所以这么想的话题主是不是更愿意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呢?
有清晰的人际边界,懂得换位思考是很好的品质,但也要清楚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和他人的连接对彼此都是有益的。只要没有太过分去侵犯别人的利益,别人又乐意的情况下,题主可以稍稍放开一些,让别人来帮助你吧。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