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姑娘12周岁,最近老是和家长对着干,觉得大人做的啥都不对,不让大人管。喜欢一个人躺着坐着发呆,大喊大叫,暴躁不安。请问这是叛逆期综合征还是抑郁症?
一支光:愿有岁月可回首,此间仍少年
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家长喜欢把孩子与自己对着干的行为,归咎于孩子不懂事,说好听点,就是叛逆。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决定孩子行为的,通常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而不是孩子的个性。
虽然不知道你家孩子怎样,但有的孩子尽管和家长对着干,但是和别人却能愉快地玩耍,这背后反映的,是关系的差异。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想到这点呢?是不是和孩子的关系不好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一个课题分离的理论,指出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每个人只负责把自己的课题做好,而判断课题由谁负责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从这个角度看,属于家长的课题,主要有两个。
一个课题是经营好自己,做孩子的榜样。比如家长自己脾气不好,却要求孩子好好说话,这属于逃避自己的课题;
另一个课题是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家长可能对孩子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仅凭感觉和经验与孩子相处,所以常常遇到不顺心的情况。
家长在这些方面需要注意一下。
另外针对你的问题建议咨询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帮助比较好!
张仁军:一个普通的心理工作者
12岁的孩子,进入了人生第二个叛逆期,同时又是在向青春期过渡,开始反抗家长为自己争取独立生活很正常,只是她总是和家长对着来就很值得寻味了,这就要考虑到平常家长是如何和孩子相处的了。
孩子不仅仅是需要被父母关爱照顾,同时也需要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生活空间,这样至少让她可以感觉到安全,可以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不用受到任何的限制,如果孩子总是被父母过度控制,被攻击否定,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那么孩子就会比较压抑,内心会比较愤怒,焦虑不安。
楼主的女儿很明显内心压抑着非常多的愤怒和焦虑,不仅仅是对她将要进入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即将面对“成人”,想要独立却又害怕独立,更多的是内心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事情的不安全感。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解决。
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家长对孩子这些反抗以及情绪的理解接纳和支持,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尊重信任理解孩子,不只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同时也把她当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看待,允许她一定程度的依恋依赖父母,支持她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
ZHUQIANG: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关爱一直都在
或许12岁的姑娘自我意识不断开始觉醒,也会去思考什么是自我同一性,什么是人生,可能不再以父母为榜样,很多事情会有怀疑精神,这也是正常现象哦!
◎家长讲一句她怼一句,还喜欢管大人的事
◎觉得大人做的啥都不对。也不让大人管她
◎喜欢一个人躺着坐着发呆
Ⅱ13-18岁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同他人交流的欲望和需要。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不愿意把心里的苦恼、委屈和悲伤说出来,不愿意相信别人可以懂自己。
这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生气和郁闷,久而久之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找一位知心朋友交流,或者进行心理咨询。
你的女儿也可以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愤怒的目的。让自己心情舒畅起来。暂时离开繁忙的城市街道,可以选择在绿树成荫的郊外小路上走走。
路上如果有绿色植物,那么生活学习中造成的挫败感和愤怒感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可以让她出去走走见见朋友,而不是一直待在房间,也不要过多指责她。
并且回想一些值得她感激和欣赏的事情,让美好的回忆占据心灵,烦闷情绪就会消退。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心理咨询。
◎她不信任别人怎么办?
首先,我们需要解决问题,让她知道她可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摆明自己的态度,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反驳与争执,那些细小的『信任危机』裂缝,没有人去主动修复,对其视而不见,寄希望于它自动消失,最后只能是信任的破裂。
每一次的冲突都是理解对方的一次机会。如果双方本着建设性的态度,重建信任的过程可能会有反复、后退,但是如果双方愿意作出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这取决于双方愿意照顾彼此的利益和需求,而不是让一方忍受、妥协,双方都需要一点包容和让步!
加强互相包容
关心她
祝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