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总是想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导致没有任何原则,
明知道这个人对我不好故意整我,还是觉得她很可怜对她好。
反而是对亲人都没有的耐心都给了陌生人。
画月不画星:信则有,不信则无。
讨好型人格适合做的工作还挺多的,客服,销售,服务行业,志愿者等等,会热心付出,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面面俱到,而前提是,这种讨好型人格没有给你带来困扰,你自己比较享受为他人付出的这种体验;
不然的话,付出的越多,心里就越不平衡,最后会失控的。
从你的提问中可以看出,这种讨好型人格还是对你有一定的困扰的。当你感到困扰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的内心,是真的愿意去做这件事吗?是真的愿意去为这个人付出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需要做出改变或是调整了。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想要改变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需要你确定心中的所需,坚定的走下去。你可以根据自己内心所需,为自己设定界限,然后坚守这个界限。
具体的方法你可以自己看书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在咨询师建立的和谐的咨询关系中,会更好更安全的做出改变。
不留遗憾,不负时光:愿我有趣的灵魂能给世界添一份温暖与爱
这个问题让我回忆起了以前的自己呢。我以前跟题主的状况一模一样,后来才慢慢的自我治愈了。
根据题主的描述,讨好型人格已经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与其考虑讨好型人格适合做什么工作,不如试着改变现在的局面。
第一个建议:去“个人化”,重置归因系统。区分什么是我的责任,什么是别人的责任。因为在讨好过程中很容易做一些自己责任以外的事,将他人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要学会语气柔和、态度坚定的拒绝其他人的不合理请求和不合理批评。
第二个建议:调整社会支持系统。讨好型人格者的社交圈一定会有这样一部分朋友,他们与该个体的关系是建立在该个体的自罪倾向基础上。当讨好形势一旦形成,这类人会阻拦形势改变。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把人的内在分成四个部分:公开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在人际关系中,试着去拓展公开我,尤其是试着把隐藏我的部分移到公开我中。适当的自我暴露是关系催化剂。同时,自我暴露也是对社会支持系统的过滤过程,可以在筛选后留下真正喜欢真实自我的朋友。
第三个建议:建立核心自信。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越缺乏自信,就会越重视与他人的关系。这种人将自我价值树立在人际关系上,因此就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的概念。真实自体不具程度性,按自己意愿生活,有真实感。虚假自体害怕不能满足别人,因而难以自信。自信的根基取决于是否做真实的自己,即从虚假自体到真实自体。
姚元启:国家二级咨询师
在帖子题目中,你似乎定义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对吗?
不知道这个定义是从何时开始的?发生了什么才让你对自己定义?
讨好型人格选择一种委屈求全的方式与他人互动,不仅仅是对外人,更多体现对自己家人和朋友身上,而对于你来说 更多倾向于外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你给自己的定义未必准确到位?
值得商榷的是否为了逃避现实工作,而通过这个心理学名词合理化了自己?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互动中比较压抑,或许需要考虑自主创业?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投资产品?
比如做微商等。
如果自己有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文学功底,写一些网络小说一样可以养活自己。
以上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想获得更有效的帮助,建议考虑专业的职业规划的咨询,咨询师会结合你的兴趣爱好,人格特征 ,行为模式给与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指导。
驱陈香:社会心理研究生/名誉心理咨询师
不是什么型人格的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你要知道你能干什么工作,不能干什么工作。其实你也很清楚,坐在这愣想自己适合做什么,是想不出结果的,这都是脑补。
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找工作和找老婆找老公很像,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方法。
第一步,排除法
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没问题,我们反过来思考。想想看你不喜欢什么,这个问题就相对简单些。我们通过排除法把选择范围缩窄。
具体的排除过程,按照从大到小的方法来排除,先排除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再排除自己不喜欢的岗位类型,最后把剩下的行业和岗位类型做一个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出至少你不反感的行业/职位的组合。
第二步,做测试
这个测试指的是,你必须实际去接触你排除法剩下的行业和岗位,你才会真对这些岗位和行业做研究,甚至你需要去相关公司去实习,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擅长、喜欢做这个岗位。
这里要提的是,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岗位,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需要的岗位需求,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是能思考的人,所以无论是什么岗位,你都需要具备自我思考的能力。
这是基础能力。当你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后,具体的技术,可以有能力很快学会,就好像打通任督二脉的高手,练任何武功都会很快一样。这是第二个步骤,我们需要测试不同行业加岗位的选择是不是适合自己。
第三步,做选择
第三个环节就超级简单了,我们在测试和摸索之后,当然要做一个选择,对于个人长期发展来说,还是要做有积累的事情,可以在不同行业和岗位试试机会,但是找准岗位之后,要深耕下去才能积累下来资源和经验。
所以第三步就是做一个行业和岗位的选择。你找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岗位,就好像找到一个好老婆和好老公一样,你们就可以长期在一起了。
首先做排除法,具体到排除行业和岗位类型,然后我们做尝试,实际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某一个行业和岗位,最后我们做选择,在工作上深耕下去。以此来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你可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思路是不是清晰很多。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