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2021-02-24
匿名
2021-02-11
匿名
2020-12-10
匿名
2020-11-27
匿名
2020-11-01
匿名
2020-10-22
匿名
2020-10-16
匿名
2020-10-14
匿名
2020-10-11
匿名
2020-09-27
想到以后有无穷的社交,我只希望立即早逝

你只是受伤了,需要呵护

怀孕了,男朋友却没有任何想法,我应该怎么办?

早恋被当成异类,我该怎么办?

缺失健康的爱情观会怎么样?

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查看全部
1.双相障碍的特点之一就是情绪会在高涨和低落之间来回摆荡。当我们处在低落状态时,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想法,想要放弃治疗,觉得没有意义,这些想法本身也是症状的一部分。
对付双相这个病不容易,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一方面我们借助药物帮助我们康复,另一面也需要心理咨询帮助我们建设内在世界。
针对双相障碍,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会忽视药物的作用,认为药物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和智力,这是对药物片面理解,夸大了药物的副作用,忽视了药物对治疗心理疾病的积极有利的一面。
一定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尽量避免自行停药引起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发作一次就会加重一次,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2.除了生物因素外,我们还要探讨心理因素有哪些?
你说莫名地想放弃治疗,如果能够通过对你更细致的了解,把这个莫名的东西看清楚,也许会对你有帮助。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莫名事情,其实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原因可能小的我们根本觉察不到。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无心话,一个不经意眼神,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会让我们内心起波澜,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想法和行为。
我们要去探索产生这个念头的前前后后发生什么事情,什么样的情境下,最容易产生这样的念头,会有什么情绪出来,会联想什么样的过往事件,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对自己就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在堵塞的心理能量,有可能得到疏通。
通常来说一个人之所以会生病,有一大部分心理原因就在于我们不被看到,不被理解。我们的恐惧和担心没人知道,我们的渴望和期待没人能理解。
有时候是因为内心一些秘密无人诉说,它就会变成毒药侵蚀我们的健康。有时候我们会被内在羞耻和内疚给拖垮。有时候,症状帮我们表达内心最深的渴望,是拯救我们的最后希望。
如果我们真的准确理解了症状背后的意义,或许我们的症状就会消失。
3.无意义感是当代很多人的心理困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价值观多元混乱会让很多人迷失自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觉做什么都没意思。尤其是日韩的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就比较深,他们很容易悲观绝望。这是丧文化共情到了人们内心绝望无意义的部分,如果没有其他价值观来平衡,人们很容易陷入无助无望无意义中不能自拔。
内心无意义感,很多时候是我们假自我太多,真自我太少,真假自我出现失衡。我们被要求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我们真正想要的部分却无法实现,甚至时间长了,我们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也会觉得没有意义。
对此,我想多听听你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一起去探索你内心真实的渴望是什么,或许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4.对于目前的你来说,我们要针对“看不治疗的意义”这一点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你的生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你也不太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寻找这个答案。
同时,详细了解你父母的养育方式,你的成长经历,你和亲人的关系如何,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我所关心的,只有对这些方面对你有充分了解,才可能真正的理解你。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能够探索到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如果有人能理解你内心的感受,能够倾听你,了解你最在乎什么,最害怕什么。让你能在这个空间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能真实的自己的得到表达,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我看到你在努力的应对这个疾病,积极就医服药。有强烈的自杀念头时,也会通过危机热线来救自己,这一部分自己是你最宝贵的资源。
另外,你的资源部分还体现你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要一起看如何运好我们身上资源的部分让自己得到康复。
5.关于生命的意义,建议你读一读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弗兰克尔提出无论什么样的处境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人们可以在创造中实现创新价值,在经历中实现经验价值,在苦难中实现态度价值。
尤其是态度价值,对人们具有非凡的意义,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不能被剥夺,那就是人能自由选择对命运的态度。面对命运,我们可以选悲观,也可以选择乐观。
弗兰克尔曾被关进集中营中,那时他对大家说:“任何人只要活着,就有理由去怀抱希望。健康、家庭、幸福、专业技能、运气、社会地位等等,这一切都是可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只要活着,过去不论经历了什么,都可以成为未来的一笔资产,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查看全部
1.
感觉你的痛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内向性格的排斥;二是对某些社交的排斥,尤其是后者会让你产生立即早逝的想法。
我们先来看关于你对内向性格的排斥。
我们对内向性格的排斥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我们处在一个强调竞争的社会,在竞争社会中,人们倾向于认为外向性格的人更占优势,内向被当成弱点或缺点来看待。把本来中性的外向和内向特点,赋予了不同意义,给外向赋予更多积极的意义,给内向赋予更多消极的意义。社会偏见会影响到我们自己对内向这个特质产生消极的看法和感受。
其我们对内向性格的排斥与我们的养育者养育方式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养育者通常是父母,不过现在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抚养,所以养育者变成了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当我们的养育者过分认同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就会带上这种烙印,慢慢会内化成我们人格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对自我内向的特点也会持否定的态度。
2.在我们没有辨别力的时候,只能被动的接受周围人的态度。感觉到被周围人疯狂的贴标签,他们认为内向文静不好,我们就会因为自己具有这样的特质而羞耻,就会从心底进行自我否定,就会感觉我们是糟糕的,我要想办法抛弃掉内向的特质,迎合周围人对我们的期待。
但随着我们不断长大成熟,我们会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对于你来说,关于内向性格需要我们学会更加客观去看待。其实,不论内向还是外向,各有千秋,需要打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学会更全面的看问题,既能看到内向的劣势也要看到内向的优势。相反,外向者也有他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也是需要客观地看待。
通常来说,具有内向性格的人,创造力更强、想象力更丰富,对事物的看法更深刻,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更擅长倾听。具有内向性格的人可以在一个领域长期保持关注,他们更喜欢追求深度而不是广度,更容易成为专家。如果我们完全看不到内向的优势,一味去排斥内向这个特质,努力让自己外向,就相当于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3.我们再来看你对某些社交的排斥。
可能让你更加痛苦的是那些“必须的社交”,我想了解这些“必须的社交”具体指的是什么?在哪些社交场合里你会感到难受,为什么这么难受,你在抗拒什么,或者在害怕什么。如果你不想参加某些社交,拒绝了会怎么样?谁在逼迫你?也许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对自己就会更多的理解。
你说自己很累,这种累可能更多来自内心的强烈冲突,一方面我不想去参加那些所谓的必须的社交,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去参加,这种内心的撕扯会特别消耗我们的精力。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与你重点探索和解决这部分。
在社交中,你体会到的更多是疲劳和难过,而不是滋养和自在,那我们要适当听从内心的声音,让自己多一些独处的时间,而不必要太过勉强自己。如果我们允许自己独处,也允许自己社交,这样的态度会不会缓解你的焦虑。
4.独处时你会做些什么,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好我们内向性格的优势,去做一些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你从高中开始就会有意识地去参加很多活动,去接触许多人并与他们交流。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可以弥补内向性格的劣势的部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也有提高,以前不适的躯体反应也缓解很多。与人交往也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如果这一部分缺失,我们也会很痛苦,你的这部分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你说“对任何熟人以外的聚会活动心里都是拒绝的”,这说明我们并不完全排斥社交,还是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只是我们会有选择性的参加社交活动,在熟人社交场合是我们愿意参加的,陌生人的社交是我们不愿意参加。那熟人的圈子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在这样的社交圈子里会感觉相对好一些,希望在这点上对你有更多了解。
5.让你痛苦的原因也与我们内在的想法有关,我发现你在表述的时候,喜欢用一些极端的词语,比如“永远拖后腿”“无穷的社交”,当我们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会在无形中夸大我们遭遇的困境。
我们要警惕这些想法,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我真的“永远拖后腿”吗?社交真的是无穷的吗?你有这些消极想法,甚至有死的想法,这也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建议你去医院做个诊断,看是否有抑郁症。
我们对陌生社交圈的排斥,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说明我们内在有一些情结需要疏解,这就要与你一起了解这个情结是什么,是怎样的形成的,在了解你的过程,可能有些卡住的点就会得到疏通,内心的冲突可能得到解决,内在在关系会得到调整,甚至我们的人格结构也会得到完善。当内在和谐了,可能我们现在遇到的困扰就会得到化解。
查看全部
1.面对老公的背叛,你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出轨背叛这样的事情给人带来的冲击非常大,伤害力特别强,你在这件事情中受到了伤害,你的表现的是一种受伤后的正常反应。
就像我们身体被刀子划了一个大口子,就会流血,就会疼痛一样,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应,反而不正常。
相对身体而言,心理上受到冲击后的创伤,会更复杂更痛苦。很多人女人在描述得知丈夫出轨后的感受,就像在心上插了一把刀子,这种痛苦,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的才能了解其中滋味,它比身体受伤更难愈合。
男人出轨通常会给妻子带来严重心理创伤,妻子会经历各种创伤应激反应。我们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反应。
比如我们会感到难以入睡,我们会出现头疼头晕、胃疼恶心、胸口疼、心跳加速、发抖、出汗等症状,会感觉到特别痛苦、坐卧不宁,而且这种感觉持续、反复地出现。
我们头脑中也会出现一些画面,会想象自己的老公和情人在一起的场景,有的人会做噩梦,噩梦里也会出现类似的画面。
我们还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整个人进入到一种收缩封闭的状态。不想干任何事情,不想接触任何人,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我们受伤后的应激反应。
很多人出现人出现这样后,会质疑自己,我怎么了?我是不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症状?我想再次强调,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2.可能你已经过了应激期,现在正处在挣扎期。你的挣扎主要表现为三点:
第一,你总觉得委屈,你需要更多的关心,但好像无法得到满足。
第二,你很焦虑,内心更加敏感,无法信任他。他忽视你时候,你会想他是不是想着别人,他向你道歉的时候,你会想他是不是还有下次。
第三,你内心很冲突,你想宽恕他,但目前来说是我们还做不到。对此,你对自己会产生进一步自我怀疑,你怀疑自己是不是站在道德至高点上,担心会不会是人格扭曲。
我想对你说,这是挣扎期常见的表现。
我们在这个关系中受伤了,会感觉到委屈,会需要更多的关心,只有老公能够真的关心你,呵护你,你的伤口才能可能慢慢愈合。
你现在还觉得委屈,还觉得需要更多的关心,说明老公做得还不够好,他没有负起他在破坏关系后应该承担的责任。
甚至他在13年出轨后,现在再次出轨,相当于以前的快要好的伤疤现在又被揭开了,你又重新体验了一次被刀扎的感觉。
3.关于你的焦虑、敏感也是正常的。我们在经历了出轨事件后,作为受伤的一方,我们会变得非常敏感,对他失去了信任,他会不会又和情人在一起,他下次会不会再次出轨。
信任的重建是需要双方付出努力的,如果他的行为不仅没有建设性,还要再次出轨,那彼此间的信任就更难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觉得自己不对了,不应该这样敏感,不应该这样多疑,责怪自己为什么抓住这些事情一直不放。
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这种伤害比别人给我们的伤害更厉害。
可能我们有一个幻想,就是我们不要这么痛苦,我们不想这么计较,好像这一切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回到从前那种你恩我爱的生活中去。但这也仅仅是我们的幻想。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面对发生的一切。
4.关于你想宽恕又宽恕不了,希望你能够给自己一点时间,宽恕是在伤口真正疗愈之后的事情。而伤口的疗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要指望像神仙吹一仙气就能愈合,尤其是在你的伤口被再次揭开的情况下,疗愈就更加艰难。
让你痛苦的还有你面对这样的状态,产生了两点疑问。一是你担心自己是不是站在道德至高点上;二是你担心这样的状态,你的人格会不会扭曲。
你并没有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去指责谁,责怪谁,你只是受伤了,太痛苦了,你需要被关心,需要被尊重,尤其是老公对你关心和尊重。
我心疼你的地方在于,我们受伤了,还觉得自己不应该痛苦。如果你老公也是这样的态度,那相当于在你伤口上又洒了一把盐,让我们倍加痛苦。
有的出轨男人会说,不就是外遇嘛、不就是出轨嘛,男人哪有不犯这种错误的,你怎么可以老揪着这个事情不放。他们说得那么理直气壮,不仅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反而洋洋自得。
这种态度,可能对于软弱一点妻子来说,就会忍受下来,甚至因此忍出病来。对于自立自强的女性来说,那可能就会让这个男人滚蛋,这段婚姻就会面临解体。
5.你担心人格会不会扭曲,如果你在这样的痛苦呆得太久,我们的心灵多多少少都会被扭曲的。
我们或许变得忍气吞声,压抑自己;或许变得敏感多疑,脾气暴躁。
面对这样的状态,如果你自己调整不过来,建议你找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和你一起面对你心中痛苦,像挤脓包一样,把内心的痛苦感受表达出来,然后再一起去面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
从你的描述来看,感觉你老公还是在意你的,他会承认自己错了,向你道歉,他还是想维持住这个家庭。
我也能感觉到你也想原谅他,想要好好和他过日子。这说明你们的感情基础还没被完全破坏掉,只要双方一起努力,还是有可能重新建立信任的。
查看全部
1.看到你的描述,感觉你在面对这件事情有迷惘感和无助感。我们可以问题分成三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关于你自己;第二部分关于你男朋友;第三部分关于你和男朋友的关系。
关于你自己,你有两点不确定。一是你对自己到底怀没怀孕不确定;二是你对要不要这个孩子不确定。
例假该来没来,你感觉自己怀孕了,测了三次试纸,都显示弱阳性,这些描述,貌似怀孕了,但又不敢肯定。想了解你出于什么考虑,宁愿自己这样试来试去,也不愿意去医院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如果你不愿意,是什么阻碍你不想去医院,你的担心是什么,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想法。
你好像对要不要这个孩子也不确定。要不要孩子取决于男朋友要还是不要,当然考虑男朋友的态度也很重要,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所以,我们先要问问自己,你想不想要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心里有没有做妈妈的憧憬?有没有想要承担起妈妈的责任?你对未来的担心和期待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慢慢探索。
2.关于男朋友,感觉他缺乏一些担当的精神。
你男朋友对要不要这个孩子也不确定。在他看来,生个宝宝就是为了玩一下,当你提到养宝宝很花钱,男朋友就不说话了。他对这个孩子好像是有期待的,只是涉及的责任的时候,他有点担不起来。对此,需要激发他的担当精神。
怀孕生子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女性来说,不管身体还是心理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会担心:这个孩子男方想不想,他能不能担起父亲的负责,能不能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保障。我们会担心很多的事情,这些都不确定,不确定带来不安全感,女人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当中。
你可能希望男朋友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个孩子我们要了,将来我会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为你和孩子遮风挡雨。或者这个孩子我们不要,现在我们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等以后再要。有一确定的答案,你可能会感觉好一些。
3.关于你和男朋友的关系,感觉你们沟通不是那么的畅通。比如你们关于怀孕这件事情的沟通有点模棱两可,男朋友说再等等,很想了解,他在等什么呢?好像你也没有弄清楚他的想法,就认为他不想要,考虑要不要去做流产。
他对待你好像也是既关心又不关心,想关心又不会关心。他会主动接送你,他想对你好,但担心会遭到你的拒绝。所以关键问题是你想要的关心具体指什么呢,可不可以把你想要的关心清楚地告诉男朋友呢?
他为什么会有他想对你好,又担心遭到你的拒绝。你们的互动模式是怎样的呢?如果一个人在关心你的时候,没有好的体验,他可能就会越来越不关心你,对此我们要想办法去调整的。
与男朋友的沟通,最好的能开诚布公把你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告诉他。包括你对他说的“等等、再等等”的理解,你理解成他不想要这个孩子,以及当你有这个想法之后的一些感受。可能当你这样表达以后,你男朋友会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对你来说,充分的沟通是面对问题,解决的问题的前提条件,否则我们会在陷在自己的内心戏中,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当然,我们要尽量采用建设性的沟通,不指责,不抱怨,尽可能多说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两个人真正客观冷静的面对怀孕这件事。
4.另外,寻求双方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也是必要的,怀孕对双方家庭都是大事,双方家长知道以后可能会以更成熟的方式来面这件事情。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你和男朋友都有需要提升地方,可能你们在心理上还是孩子,遇到事情不知所措,想要依赖对方做选择和决定,两人都缺乏担当意识,都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两个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一是在生活中历炼,遇到事情,勇于担当,如果遇到事情就是退缩,逃避我们永远长不大。二是如果内在缺乏力量,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对自我进行探索,进一步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然后才能真的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就算你们俩都有点孩子气,也不妨碍你们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愿意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乐于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当你们真的成了父母,只要你们愿意,就会自然而然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人就是在不断的承担责任中成熟和长大。
查看全部
早恋在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已经比之前提前很多,现在孩子的青春期在10岁左右就开始了,有的孩子在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了恋爱。初三恋爱,可以说是一个正常而又普遍的现象。
恋爱其实是美好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初三也正是恋爱的年龄,虽然家长和老师反对这样做,但实际上能够恋爱意味着生理和心理发育是正常的。
你的痛苦看上去是源于早恋,实际上让你真正受伤害的来自三个方面。
一、男朋友对你的报复; 二、谣言让你感觉自己成了这个群体的异类。三、你受伤后找不到支持和保护自己的人。
你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当你发现恋爱影响了成绩,就提出分手。从这一点来看,你很有现实感,恋爱虽然美好,但你知道你正处在关键的初三阶段,成绩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恋爱没有问题,发现恋爱影响成绩提出分手也没有问题。真正出的问题的分手后他的报复。
恋爱是双方你情我愿我的事情,如果其中一方觉得不合适,是有权利提出分手的。人格比较健康的人,在对方提出分手后,也能给予对方应用的尊重和理解。
但人格不成熟的人,在对方提出分手后,就会有极端的想法和行为,他可能认为你抛弃了他,这损伤了他的自恋,他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恋受伤后的暴怒,对你进行肆意的报复和打击。
他人格的不成熟还体现在他缺乏担当能力,在遇到事情时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这也是相当幼稚的行为,人格成熟的人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不会遇到事情就甩锅。
初三年这个年龄,人格趋近成熟,但并不稳定,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对于这个男孩来说,他的人格水平可能比同龄人更低一些,他需要提升的地方很多。
我比较好奇你是怎么提分手的,在这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些什么?了解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看看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是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以后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我们也要分析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报复心理,他散布的谣言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谣言会让自己抬不起头来,他的这些谣言可能损伤了我们自尊感。探索这些,能够了解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最看重的价值是什么,会对自己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在我们受到攻击后,很容易泛化,我们会感觉所有的人都把自己当异类,这里的他们具体有哪些人,我们需要具体化,而不是一概而论。感觉自己真的被所有人排斥,感到无容身之地而陷入自我想象的绝境。当我们不去泛化表达的现在处境,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同学和老师中会有人理解你的处境,看到你是受到了伤害,需要保护和支持。
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上周上完体育课是一个很重要的刺激点,当时发生了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难受是一个很复杂的情绪表达,我们需要看看这个难受里面,到底有哪些情绪。用刀子割自己,会让你有什么感觉。希望与你在这些点有进一步探讨,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到你。
关于服用抗抑郁的药,我感觉需要慎重。如果是生理性的抑郁,服用抗抑郁药物会有很好的效果,所谓的生理性抑郁,就是抑郁是由于生物因素导致,不是由于外在的消极事件引起的。
根据你的描述,导致你抑郁的原因更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如果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抑郁,心理咨询对你来说更有帮助。这件事情的发生,给我们心理带来很大冲击,有点把我们打垮的感觉,别人辱骂,自我的怀疑让我们自尊受到很大打击,我们需要修复自尊感和自信感。
最让我心疼的地方在于你受到了伤害,却找不到可以保护和支持你的人,甚至在你的预期中,感觉父母也只会骂你早恋,而不会提供应有的支持和保护。
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但如果我们知道在我们受到伤害时候,有人能够支持和保护我们,我们就能很快的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如果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缺乏这样的支持者和保护者,我们就会感到无助和恐惧。
你之所以预期父母会骂你早恋,可能在你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对你的要求比较严厉有关,但是也别忘了,父母同时也是爱孩子的,也许当你把你所受到的伤害告诉父母,父母有可能会骂你早恋,但同时他们会心疼自己的孩子。
建议你尝试把这个事情告诉父母,让他们知道你怎么了。你还是未成年人,需要受到父母的保护和支持。
如果你向父母表达了以后,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也要努力寻找学校的资源,包括老师或者心理辅导老师,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对于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寻找能够理解你的人,能够在情感上支持你的人,度过这次心理危机。
查看全部
感谢你的邀请,从你的留言中,我能感觉你的苦恼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你正承受着高考和学习带来的压力;第二,你同时受着情感的煎熬;第三,你认为你的苦恼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能理解。这三方面又都相互影响,情感的困扰会严重影响到应对高考的学习状态,无人倾诉和理解让你的情感困扰得到化解。这三者形成负性的循环,让你感觉很累,甚至有点颓丧,但你其实又不甘心于这样的状态。
我们先来看你正承受的高考和学习压力。你说成绩三年多了一直没起色,但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松懈过,说明你一直在很努力。很想了解你说的“没起色”具体指什么,有时候当我们用很概括的词语去描述自己某些状态的时候,就会引发出我们消极的感受。当我们更准确地去表达时,才有可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同时,我也想了解是什么让你一直在努力,这种努力曾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努力一直没有效果,可能我们早就放弃了,能坚持到现在,说明你的努力还是在起作用的。
在学习上你也认识到目前的问题是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那么是哪一科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有哪些问题是你是不懂的,这些问题越具体,了解的越清楚,解决它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否则,我们就有一种整体上的失控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对你来说,把学习上的困难具体化,也许当你下个真正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题,你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的胜任感。
我们再来看你的情感煎熬,18年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女孩子对男孩子产生爱慕之情,是很正常而又美好的事情,虽然这个感情还很青涩,目前你体会到更多是可能是苦涩滋味,但这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很多女孩子体会过的这种滋味。我们喜欢上一个人,我们开始单相思。现在你的很困扰,很烦恼,再过几年回过头来看,这会成为你的美好记忆。
你喜欢他,也希望得到他关注和喜欢。你每天都像疯子一样地发说说,等着他那可有可无的点赞。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想办法吸引他的关注,希望他来给你点赞。你说的可有可无的点赞具体指什么,是否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曾给你点过赞,但总体感觉你有些失落,他给到你的关注量,远远少于你想要的关注量。你有没有想过,与其被动等着他来给你点赞,不如你去给他点赞,表达你对他的欣赏和喜欢。这样,是不是就能从被动的等待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在日常生活的遇见他,你甚至都不敢打招呼,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少男少女,越是喜欢,越是表现的冷漠,越喜欢越不敢靠近。当你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男孩女孩的心理状态时,你会怎么样看待自己呢。至于,你想到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了,你们有没有可能,其实下这样的结果有点为时尚早,好像你们根本就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一样。在我看来,这段感情,刚刚开始萌芽,结果是什么样,谁都无法预料,但绝不意味着一定会结束。
你很想同别人说说这件事,我们内心有烦恼,很多时候,只要有个人认真倾听你,理解你,你就会好受好多。但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没有得到你要想的倾听和理解,反而是感受到来自老师或家长的焦虑,这不仅不能缓解你的困扰,反而增加了你的痛苦。
你可能也试图跟你的同学呀朋友去倾诉,但她们根本不会相信你暗恋着他,这也会让你很受伤,因为你的感受,她们根本就没有力能或不想看到,你内心的苦恼无处安放,只能伪装着把所有的惆怅和烦恼都一个人吞下去。
你现在把这个问题放在平台上来,你的烦恼和痛苦被看到和理解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当我们的感觉和困扰被看见,被认真对对待时,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也许这种体验对你打破学习压力、情感困扰、无人理解三者之间的循环有一定的帮助。
查看全部
我看到你为这段经历背负着着沉重的心理负担,首先,你可能因为这段经历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不是一个好人,这让你有羞耻感。其次,当你面对有可能成为自己男朋或丈夫的人时,会引发巨大的内疚感和恐惧感。 一方面你觉配不上人家,另一方面你非常惧怕别人知道这件事。内疚感和恐惧感可以说是羞耻感的一种继发情感,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自己的羞耻感在起作用。 你被羞耻感、内疚感所折磨,说明你的人格状态是相对健康的,因为内疚感和羞耻感是两种高级的情感,是只有人类才会有的情感,动物是没有内疚感和羞耻感的。我们做了违背内在价值观或良心事情以后,它们就会起作用以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内疚感和羞耻感的存在对我们有积极意义的。 你为这样的经历感到的内疚和羞耻也说明你认同我们文化中对女性的期待,希望清清白白做一个好女孩,从这一点来说,你的价值观符合是我们这个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的,所以当你的做的事情违背这个价值观,就会很难受。 我们更多的还是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历?这其中既有环境的原因,有你自己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是指你处在一种受诱惑的环境中,看到别人真的可以很轻松的能赚到钱,处在一个容易迷失自我的环境,至于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环境,也是值得探讨的点。 个人的原因,可能对于年轻时候的你来说,你的初衷只是到夜总会做服务员,但当看到坐台小姐可以轻松的赚到很多钱的时候,你没能经受住这种的诱惑。我们做这样的区分,可能会让你减少一些自我的惩罚和攻击,把内疚感和羞耻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而不是一古脑地把自己定在耻辱柱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 我们并不是一定消除内疚感和羞耻感,而是学会和这种内疚感相处。有些错犯了就是犯了,我们无法更改,由此而来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就会时不时袭来,我们也许必须要承受这一部分的袭击,这也是我们为犯错要担负的责任之一。 但如果内疚感过强,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进行调整。你其实已经在做出调整,当你把这个秘密在公众平台上讲出来,这个秘密其实就有了安放的地方,它对你的负面的影响力就会有所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到多人的回复,从这些人回复中,你可能会感受到,大家对你这段经历的态度,并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对你进行严厉的谴责,而是以一种更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你,比如不少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人个都有犯错的时候”。当看到这样的说法,你会不会对自己也能宽容一些。 有人会鼓励你,“不再犯以前的错是成长”当你看到这样的说法时,你会不会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其实就算有一点污点,你的本质还是好的。 如果经过这样的调整,你还是受困扰,建议你找一个你信得过的心理咨询师,做一个细致的梳理,咨询师可能帮助你更细致的理解自己,也许当你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你对这件事的感受和看法就会发生变化。也许你会放下这个沉重的包袱,以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方式面对你的人生。
查看全部
题主你好,感谢你邀请。在恋爱中很渴望对方的陪伴,这是可以理解的,你也能感觉到他其实也是在意你的,只不过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的照顾到我们的感受,你在等待他的过程中的失落感,也是恋爱滋味之一,恋爱的滋味不只有甜蜜也有苦涩和失落。问题在于我们不想要这种感受,想排斥这种感受,也许这种失落的滋味也是我们要必须承受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建设性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查看全部
题主,你好,感谢你邀请。想了解一下,你这样的状况持续多久了,当时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现在这样的一个症状在困扰我们,我们要真正理解这个症状是怎么形成的,也许当我们对自己的症状有充分的理解以后,症状就会消失了。也想了解当你见到人时,紧张和慌张的时候在想什么,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一紧张就盯着别人的眼睛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希望能够在这些细节上对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查看全部
题主你好,谢谢你邀请。感觉你可能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愤怒感,可能你会觉得不允许学生乘电梯,而老师可以乘电梯是不公平的。希望你对于这件事情的描述再具体一些,不允许学生乘电梯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乘电梯和德育考核会挂起钩来,或者在这种规则下你自己有什么样的一个经历,别的同学会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和想法吗,希望能够与你有进一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