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认证资质· 从业10年
注册系统助理咨询师
国家三级咨询师
擅长方向
咨询对象
中年人、老年人、学生、留学生、职场人、第三者、伴侣/夫妻、LGBTQ、精神康复者
推荐语
康兴老师擅长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帮助来访者整理情绪和行为,探寻内心的需要和动力,给予温暖的陪伴和支持。引导来访者从焦虑、抑郁、恐惧和失控中逐步脱困,走向想要的未来。
感谢信
收到53封来访者的感谢信
匿名
2020-12-26
匿名
2020-11-29
匿名
2020-10-13心理专栏

生活中的心理学(1)无常、有常和认知的局限性
32岁,4岁孩子妈妈,无法接纳孩子不够好,怎么办?
你好!我是心理师康兴,一个爱孩子的妈妈常常不懂得如何去合适的爱,这是很多孩子妈妈的困扰,困住了很多妈妈,也困扰了很多孩子。以下是我的观点供你参考:
1、教育不好孩子确实是一件很需要应对的事情,在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中孩子父母的心理状况是很重要的,我们会比较多的看到问题家长常常不同程度的教育出了问题的儿童,原因不在于孩子是有问题的,而是爸爸妈妈们的问题让他们的教育方式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宝宝们不得不在这样的教育、对待下成为有问题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孩子的父母非常需要在教育理念、实施行为和自身的心理健康上成长,但孩子的父母们通常分两类,一类是看不到或不愿看到自身有问题不寻求改变的,另一类是能看到自身的问题并愿意积极寻求改变的,通常后面这一类的孩子父母能更主动的寻求帮助、学习、自我成长,对子女教育、对孩子成长、对家庭关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你提到的身高问题,你描述的是你“不是很高”,并没有一个客观数值,所以我不太能判定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也不太能判定你认为的身高问题它是不是一个真的问题,如果是袖珍型身高(侏儒症的人),这可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身高会影响到难以寻找伴侣,这样的女性生育孩子会有生命的风险,如果并非是侏儒症患者,你的身高又在标准女性身高的范围内,那就意味着你提到的身高问题它可能并不是一个问题,或者并不是那么大的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于你的内心,身高不高的人也是可以很自信、很有力量的,比如我们四川的邓小平同志,他成为了世纪伟人。在你的内心里,把身高“问题”和“处处不自信,还被人嘲笑”联系在一起了,也许,这些和你的过去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了,这对于你来说是多么痛苦的过去,你多么想要孩子避免这些伤害,你想尽力的保护好孩子,让TA免受这样的对待,你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换一个视角,是谁在用行动反复告诉孩子(也可能是潜意识的用行动让孩子理解)这样的身高就会受到受到嘲笑、就会被攻击,就会失去自信呢?值得关注的是:你真的是因为身高才会一直不自信、不能自我接纳和反复被嘲笑的吗?也许这里有那么一点点因素,但这可能并不是决定因素,我们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长得高也会被人嘲笑(被叫晾衣杆),长得矮也会被人嘲笑,长得帅也会被人嘲笑(比如被叫小白脸)……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抑制人们在有意无意之间释放出来的语言攻击,这种攻击,可能只是因为TA不爽了,或者TA在攻击和你的关系,TA想要攻击你的自我认同,一个有足够自我认同的人是可以完全承受这些攻击的,因为TA知道,这样的攻击背后其实是情绪性的、关系性的,并不是你真的不好,更可能是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对待激活了攻击者内心的某些负面的东西,你当然是好的,可是当你把自己当做那个有问题和不好的人的时候,那种言语攻击就会击中你,让你更加的感觉到自己的不好和不自信,拥有更多的焦虑甚至恐惧,你真正的问题和需要可能是需要去建立足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能够去处理好你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能够在现实里真正理解你的身高只是非常小的一个状况,这种状况,不是根本性的,不会影响到你是否被人接纳,不会影响到自信的根本,不会去决定你的焦虑恐惧,不会让你持续的过度反应;
3、对于孩子来说,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孩子与妈妈的良性互动都远远比身高重要(大多数情况下,身高只要是科学上界定的正常发育就好),一方面,孩子需要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另一方面,孩子和妈妈的关系的状况会影响到TA在未来的伴侣关系里的相处模式和自我认同,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TA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成长,心理健康状况和孩子与妈妈的依恋关系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人际关系状况,所以,对于孩子来说,TA需要的更多的是和妈妈之间健康的互动,形成教好的依恋关系和亲子互动,让TA能有正常的情绪表达和反应,能去建立、维持良好的关系,能够专注于学习和自我发展,也能够享受童年的快乐,在这些前提下TA能逐步发展内化出更好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在面临言语攻击的时候也能够稳定、客观的看待以及适度的反应,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谁不尊重呢?谁不接纳呢?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祝福你和你的孩子,愿你们都过得快快乐乐的!
暂无访谈
个人简介

爱自己,建设自己的内心和现实
个人介绍:
从2010年到现在我已心理咨询从业十年多了,积累了比较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目前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临床心理注册系统认可的心理咨询师,情绪管理师。
我擅长偏情绪管理类、沟通相处类(伴侣、家庭、人际的沟通和相处)、焦虑抑郁类咨询和心理创伤类咨询,我的咨询是非治疗性的。
我咨询中的大多数情况是协助来访发展出适应良好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例如协助从焦虑、抑郁、恐惧的过度反应中走出来,让来访能回归比较正常的水平,协助来访发展情绪稳定的能力,发展来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让来访的工作、生活可以正常化,发展来访的自我力量感、控制感,发展来访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我也有一部分来访需要的咨询是支持性的,这类来访通常都是这样的情况:来访在处境中极其艰难(通常都有着重大的心理创伤和现实的艰难),可能缺乏社会支持或心理支持,大多数来访暂时无法、不愿去面对创伤和现实,对改变持有着不稳定的态度,但这类来访的确需要咨询协助,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以获得心理的支持和部分心理社会功能的改善。还有一部分来访是需要探索性的和个人成长的咨询。
擅长领域细分说明:
情绪问题:协助你发展情绪稳定的能力,理解负性情绪、情绪失控背后的诉求,协助你识别、应对长期情绪不稳背后的根源,协助你处理自己在伴侣关系中的情绪失控,协助发展适合你的情绪管理模式,协助你处理反复适应不良的情绪行为模式,让你的情绪成为你迈向更好生活的重要工具;
婚恋情感:协助你处理自身的情绪不稳、协助你改善与伴侣沟通和相处、发展安全感和信赖感,协助你应对关系危机;
对初高中青少年父母的咨询:协助你处理在和孩子互动时自身的情绪、行为过激,协助你应对自身的过度焦虑,协助你发展和孩子沟通对话的能力,帮助你走出过度控制的模式,协助你应对在子女教育、成长问题上的其它心理困难,协助你走出对孩子教育的误区;
心理创伤:协助你发展创伤后情绪稳定的能力,协助你发展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协助你应对内心的恐惧,焦虑,协助你发展信赖感和安全感,发展你的沟通、交际、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协助你发展生活正常化和工作正常化的能力;
焦虑抑郁:协助你发展应对焦虑和抑郁的能力,协助来访去发展掌控感,自我力量感,协助来访处理在关系中的焦虑恐惧,协助心因性抑郁的来访处理心因性抑郁的心理根源,发展希望感和自信心,此类咨询的目标并不是消除焦虑和抑郁,而是让焦虑抑郁成为开启你更好生活的工具;
个人成长:如果你对自身人格、个性特征不能接受而坚定的寻求改变;如果你被自身某些人格特征反复影响并持续阻碍了你的事业发展,如果你反复陷入需要亲密关系但不能建立或者稳定维持你的亲密关系,你可以考虑选择个人成长类咨询,不过此类咨询一般都属于长程咨询,也是蛮偏探索性的咨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经济条件;
支持性心理咨询:如果你的严重缺乏心理和现实支持、心理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或处于非常艰难的处境,难以独自面对和应对你的难以改变的心理和现实处境,可考虑此类咨询,例如缺乏认同和支持的LGBT个体,部分精神类疾患康复期的来访,以及部分需要支持和帮助的心理创伤个体;
人际关系:协助你应对社交恐惧、回避社交、职场关系困扰、社交冲突、害怕被负面评价、孤独、情绪化行为反应等;
咨询说明:
1、建议首次咨询前使用预咨询服务(共20分钟,确认咨访双方是否匹配);
2、心理咨询是在对你充分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设置;
3、咨询设置和知情同意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你在首次正式咨询时多留约30分钟用来讨论咨询设置和知情同意(此30分钟不收费),通常充分了解咨询设置、知情同意的来访咨询效果更好;
4、对于彼此相爱但不会相处的伴侣,可以接受两人同在的咨询,以协助伴侣应对破坏伴侣关系的负循环,改善伴侣间的沟通、互动模式(仅适用于成都、面谈的来访);
5、心理咨询通常都有评估的过程,在评估完成后我会向你反馈对你的理解,和你讨论确认咨询计划;
6、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可能和别人很不一样的生活,也可能认同很不一样的价值观,你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主流的“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你的任何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都会选择尊重和去理解,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选择都有其必然,我不会去负面评价你的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也不会去负面评价你的观念或行为,我不会给你所谓的正确的生活方式,我只会协助你去探索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协助你经营好你的生活,如果有些时候你确实不想前进不想面对,我也会陪着你让你拥有缓一缓或者暂时休息的空间。
截止至2021年01月,时长1500小时
长期接受督导
长期接受个人体验
2017.06 -- 2018.10
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两年)
2016.07 -- 2018.07
祝卓宏接纳承诺疗法第一期
2016.12 -- 2018.07
祝卓宏接纳承诺疗法中阶
2017.04 -- 2018.07
祝卓宏接纳承诺疗法高级课程培训
2015.12 -- 2015.12
201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家庭治疗“第一期培训班
2016.11 -- 2016.11
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家庭治疗”中阶培训班
2018.07 -- 2018.07
叙事疗法实务技术培训(初阶)
2017.12 -- 2017.12
含摄华人文化的心理咨询伦理连续培训
2017.06 -- 2017.09
情绪管理师
2017.11 -- 2017.11
认知行为治疗的团体应用工作坊
2018.10 -- 2018.11
世界首席创伤治疗大师Bessel讲创伤对个体的影响极其治疗方法
2018.08 -- 2018.11
创伤治疗临床实操:Janet讲如何与创伤触发点工作
2018.06 -- 2018.06
含摄华人文化的心理咨询伦理连续培训
2018.12 -- 2018.12
含摄华人文化的心理咨询伦理连续培训
2019.07 -- 2019.07
心理咨询伦理与实践
2016.08 -- 2016.08
贝克认知疗法
2017.11 -- 2017.11
标准认知行为疗法
2018.04 -- 2018.04
沙盘游戏治疗
2018.08 -- 2018.08
接纳承诺疗法(ACT)连续培训项目(初阶)
2018.11 -- 2018.11
接纳承诺疗法(ACT)连续培训项目(中级班)
2019.04 -- 2019.04
接纳承诺疗法(ACT)连续培训项目(高阶)
2019.08 -- 2019.08
人格障碍与进食障碍临床干预理论与技术培训
2020.03 -- 2020.07
Janet Bachant关系创伤的动力学治疗全过程及临床操作步骤
2019.10 -- 2020.05
EFT情绪取向治疗30讲
咨询师本人承诺以上资料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关注「壹心理咨询」服务号留言反馈。
咨询流程
预约咨询师
支付订单
咨询师确认
协商并进行咨询
来访者确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