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认证资质· 从业9年
国家二级咨询师
擅长方向
咨询对象
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学生、留学生、职场人、第三者、伴侣/夫妻、孕产妇、LGBTQ、精神康复者
推荐语
韩婧老师温柔细腻又充满力量,她会陪伴来访者透过自己的眼睛去重新认识世界,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从而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人生。
感谢信
收到311封来访者的感谢信
匿名
2021-01-11
匿名
2021-01-11
匿名
2021-01-05心理专栏
如何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不攻击自己,减少内耗?
你好,谢邀。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而这些高要求让你从中获益很多,工作的成绩、领导的认可,我想这些都是不接纳自己推着自己更好带来的收益,而这部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你没办法放弃那个高要求。或许首先你可以先问问自己:有缺点、发脾气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是自己不够好还是不可爱还是其他?进而继续问问自己这种核心想法背后的支持和反对证据有哪些,这些可以帮你更好更加客观认识自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主观感受上。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说的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自我接纳了,那你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接着可以以这些为导向看现阶段能做些什么。
从你回复的评论中我看到你也有自己的咨询师,不过也感觉到你想要的进度和咨询师的进度不是很一致,这些也可以和你的咨询师充分讨论。
你是早睡早起型还是夜猫子型?
你有养/养过什么植物?
联系朋友你会打电话还是发微信?
你推荐的减压方式有哪些?
早睡睡不着早起起不来也得起型
请叫我绿萝小达人
不限,前提是得有朋友
为什么非要减压?等它自己走呗
个人简介

每个人都值得以TA最初的样子被看见,被听见,被拥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WMECA国际认证催眠师;资深情感咨询师;叙事治疗师;沙游治疗师;壹心理专栏作者。
【咨询经历】
从事心理咨询八年,截止至2020年1月,咨询个案时长超过3000小时,长期接受CBT和动力学方向的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擅长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整合各个流派的咨询技术,量身制定咨询方案,咨询风格亲切自然。
【擅长领域】
一 亲密关系议题
1亲密关系下个体成长问题:在与伴侣相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无力感;
2与伴侣界限问题:关系中忍不住提要求或者接收到很多伴侣的“你应该”而不知所从;
3 亲密关系中如何更好保持自我:伴侣的需求和个人需求发生矛盾的时候无法获得平衡;
4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面对上一辈的经验感觉到无力招架;
5 伴侣有效沟通问题:沟通中的一言不合就冷暴力、“鸡同鸭讲”等情况,时常因为不被理解而感觉到委屈。
二 个人成长议题
1 个人选择问题:人生重大事件面临选择时候的纠结;
2 职场困扰:感觉自己胜任力或者职场关系陷入瓶颈,无法突破;
3个体抑郁焦虑问题:做事情提不起兴趣或者无法停下来地紧张与担忧充斥在每一天;
4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心中总是忍不住考虑“别人怎么看我?会不会不满意”;
5个体强迫问题:强迫行为如强迫洗手、强迫整理;强迫思维如脑子里某个糟糕的念头挥之不去;
6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那些早期童年的创伤经历有意无意在头脑中闪回,让你饱受痛苦;
7 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界限:面对“为你好”的父母纵然理解他们的好意,但是心里仍然会堵堵的,想要挣脱却有些无力;
8安全感问题:在一段关系中总是因为怀疑自己是否被爱而不安,陷入一轮轮类似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三 LGBT性少数群体议题
1性别认同问题:自身或身边重要他人无法接受个人性取向;
2伴侣相处问题:相处过程中面临着和异性恋相比更多的不安与不稳定因素,不知道如何处理;
3与家人沟通问题:面对家人逼婚、出柜等一系列问题时候怎样做才能更合适;
4社会群体认同问题:周围家人、朋友、同事面前应该如何表现。
四 青少年议题
1 青少年学习障碍:厌学、无法长时间专注等议题;
2 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青春期与父母冲突日益明显,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变化和亲子关系中的失控感;
3 儿童注意力问题:ADHD等症状的儿童如何改善和他人相处方式,提升个人专注水平。
【主要培训经历】
心理咨询实操课程(硕士课程,导师一对一督导);
萨提亚家庭治疗课程(硕士课程);
叙事治疗(台湾吴熙娟老师);
危机干预工作坊(徐凯文老师);
精神分析系列课程(曾奇峰老师);
箱庭疗法实操课程(张日昇老师);
心理咨询分析体验式技术系列课程(杨凤池老师);
认知行为治疗系列课程(徐勇老师);
认知行为治疗两年培训项目(王建平老师);
接纳承诺疗法系列培训(祝卓宏老师);
注册系统伦理培训(肖旭老师,瞿玮老师)等。
【咨询流程简介】
1.平台预约成功后,我会通过平台私信或者电话和您商定首次咨询的时间与地点;
2.初始访谈,收集个人基本信息,聚焦问题,来访者和咨询师作为工作同盟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在初始咨询结束前,我会跟您共同协商确定是否需要持续稳定的咨询和咨询频率;
3.评估与整理,我们一起确定适合您的咨询取向及相应的咨询技术。
一般而言,短程咨询周期为1-8次,针对有着明确咨询目标,社会功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人群为主,咨询过程中需要咨询师对来访者共情倾听,调整认知,行为实验等切实方案实现咨询预期。
中长程咨询主要针对社会功能受损或者对自己自我评价和状态长期不满意的来访者,需要您更多的耐心,因为前1-5次我们工作重点将集中在信息收集,这样是为了形成个案概念化,也是对您更负责任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尽可能保持同步,通过动力学分析、认知行为治疗等改善来访者心理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探讨咨询目标,咨访关系,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甚至会遇到各种阻抗,但是请相信,这些阻抗恰恰是一种开始和机遇。
【个人心路历程】
从2011年从事心理咨询至今,我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根拐杖,陪伴着来访者走一段艰辛的路程。这段路程的开始通常也不会那么美好,每一个来访者找到我,我都能想象到他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因此也格外尊重和珍惜这些旅程。
在每次初始咨询的时候,我会和来访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共同商定咨询计划。正如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心理咨询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段旅程需要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最初会发现自己症状减轻,内心更加充盈有力量,变得更加喜欢现在的自己,觉得咨询师对你帮助很大;也可能随后却发现每次咨询开始前有些焦躁不安甚至想逃离,觉得咨询没什么进展,甚至怀疑是不是浪费了自己时间和金钱。这是因为随着咨询关系的深入,你生活中那些经验会浮现在我们咨访关系中,这些复杂的情绪反应你可能都似曾相识,而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咨询的重要节点,期待你可以直接给我表达真实的感受,我们才可以一起去看看真正发生的那些事情,才有希望将那些痛苦转换为力量,也希望我有机会将你不舒服的感觉尽可能降到最低。
我也会遇到很多来访者不停地追问,老师,你给我点建议,我该怎么办?可是亲爱的,想想看,咨询室外你听到的建议真的少吗?你现在缺的固然会有一部分权威的建议,但是更重要的是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且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而我,愿意陪伴你保持交谈并且没有愧疚感的生活下去,透过你的眼睛,去看你的世界。
截止至2020年03月,时长2743小时
长期接受督导
长期接受个人体验
2016.08 -- 2016.08
张日昇箱庭疗法实操培训
2016.06 -- 2016.08
杨凤池分析体验心理咨询技术
2011.12 -- 2011.12
第十三届中日国际创伤案例研讨暨心理辅导技术培训会
2017.12 -- 2017.12
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系列培训
2018.08 -- 2018.11
接纳承诺疗法(ACT)连续培训项目
2018.03 -- 2019.11
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项目
2018.10 -- 2018.10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专题培训
2019.11 -- 2019.11
个案概念化工作坊
2019.08 -- 2019.08
人格障碍与进食障碍临床干预理论与技术课程
2018.03 -- 2018.11
认知行为治疗案例解析与技能实操
书籍
2016年11月
《恋爱心理学》
论文
《课堂教学中游戏对小升初儿童英语单词内隐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咨询师本人承诺以上资料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关注「壹心理咨询」服务号留言反馈。
咨询流程
预约咨询师
支付订单
咨询师确认
协商并进行咨询
来访者确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