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愤怒,那不叫“处理情绪”|周小宽
情绪,很多时候,是被你的回忆和创伤勾起,而你的那么多愤怒、难过或者屈辱,只是在重复着你的过往。
情绪,很多时候,是被你的回忆和创伤勾起,而你的那么多愤怒、难过或者屈辱,只是在重复着你的过往。
大部分痛苦煎熬或总是处于愤怒的人,都是内心有一种冲突,而他又无法整合这种冲突。于是以挑衅别人、攻击别人、抱怨别人或勾引出和他人冲突的方式呈现。
无论结局如何,去面对对方的真实,再基于这个真实,去选择自己的应对。关系才能往下流动。
“如果我改变不了你,不能确保你一定认同我说的,那么我宁愿去委屈自己认同你,也不希望爆发冲突,也不希望你觉得我不好。”
当你打算影响他人行为的时候,最微小的做法改变,往往能取得最显著的成效。
有时,大家都特别想做一个婴儿,把自己的一切期待、幻想、美好的愿景都放在对方身上,就像这个小姐姐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种想法和渴望,普遍存在且很正常。
沟通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技巧的问题。很多人的沟通都是化了妆的攻击。当你对一个人说,你用话语在攻击我的时候,这情境似乎有点奇怪,但是仔细一想,也并不奇怪。
缺爱,所以无法去爱和接纳那个“不够好”的自我,格外需要别人的认同、肯定,需要被人重视和呵护的感觉,在这种“被爱”的感觉里,缺爱的自我才能得到滋养,感觉良好,相信自己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
如果有人接纳,如果有人对她说,这不是你的错,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我仍然爱你,这不影响你的完整和纯洁。也许女孩就会讲出秘密,就会被看见,被抱持,被接纳。
“我想找一个人,处理我的情感,而不是,处理我的事情。”
《奇葩大会》 X 壹心理,邀请大家一起讨论: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又如何跟他们相处的呢?来留言区讨论吧,点赞前5名的读者,将获赠一张【爱奇艺会员月卡】哦~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应该”。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谈论原生家庭?谈论原生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这样我们可以在必要时在内心为自己辩护,不再带着父母对我们的评价生活。
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的“情绪拯救者”,心好累啊……
越是批判自我,你对自己的信念会越糟糕。
因为“不被爱”而自我否定和怀疑?你很需要这篇文章
回顾你为了满足父母他人的期待所付出的努力,再想想,你有没有在一个目标实现后彻底地放松过?问完这些问题你就知道,你有没有一直在用对自己过度期待的方式,虐待你自己。
你的记忆一定可靠吗?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克服对自我不足的恐惧,才是你一生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立了一百遍的志最终还是没能改变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你的“自我”
“我不能总是妥协,一直妥协下去,我可能不再喜欢我做的事情了”
得抑郁症的大部分都是好人,因为他们把愤怒的力量都拿来攻击自己。
“我什么也不想做,反正做了也改变不了”你也时常这样想吗?
《我的前半生》子君的逆袭史,关键在于狠狠地把过去那只脚抽出来
杭州保姆纵火案,女主人的好意,却换来保姆无情的杀戮。这是人性的黑洞吗
只是让外部世界看起来和谐,却忽视内心的和谐,无法成长。
走出心理舒适圈,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