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学会接纳。接受负面想法的产生,但不用与它们斗争或纠缠,就让它们自然消散。
不如学会接纳。接受负面想法的产生,但不用与它们斗争或纠缠,就让它们自然消散。
这才是建立自信的正确方式:你不能等到自己有了自信的感觉之后再行动,而是得先行动起来,行动多了,自然就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或许,被生活“打脸”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在经历之后,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包扎好自己的伤痛,带着生活给我们的宝藏继续负重前行。
CBT隐含的假设是,我们可以自我治愈,它迎合了我的人文主义倾向。CBT项目也经过了很好的测试,所以我相信它们会帮助很多人。
痛苦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资源,但很少有人能够在痛苦中仍旧保持着这种信念。
今天我们从心理僵化和心理灵活性的角度来探讨“当亲密关系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基于对174项独立研究的元分析,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灵活变通(而非死板僵硬)会有助于维系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接纳承诺疗法的目标不一定是改变或减少人们那些有问题的想法或情绪,而是让一个人无论心境、动力或想法如何,都能做出有意义的实际行为。
有的时候重新建构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可以帮助一个人去接纳问题的方式。
”最近的犯罪录像让我又想起这句话,结合目前所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突然发现这位法官的逻辑和心理咨询师的逻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只需要做一个类比。
一个人若想要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就不能找一份非常简单、工作内容毫无变化,又完全没有自主自由性的工作。
痛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净的痛,一种是有语言参与的污染的痛。前者是单纯的生理之痛,而后者是负面情绪和思维附加的心理之痛!
如电影《头脑特工队》所描述的,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住一个“怕怕”。在我看来,怕怕是一个专送“害怕信件”的快递员。当“怕怕”来敲门的时候,如果你能心怀感恩地收下“怕怕”的信并认真阅读,然后用行动计划去回应信的内容,那么,“怕怕”就会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