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早点睡觉?睡眠不足会增强孤独感
无论是完全的睡眠剥夺,还是现实生活中睡眠质量的适度降低,都会导致人们更加回避社交和引发孤独感的行为特征。
无论是完全的睡眠剥夺,还是现实生活中睡眠质量的适度降低,都会导致人们更加回避社交和引发孤独感的行为特征。
我们透过一个研究,以及一位伟大心理学家的 “可能心理学”,来谈一谈心想事成的科学依据。
AJP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做的最有效的预防抑郁的活动是向他人吐露心事。
基于对174项独立研究的元分析,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灵活变通(而非死板僵硬)会有助于维系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别总是纠结于单身,这会让你感觉更糟。
根据积极传递与消费者劳动理论,手工制作的生产模式似乎能通过象征性的传递来影响产品的吸引力。
发表在《Gener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有规律的午睡可能有更好的思维敏捷性。
导致强迫症的原因千差万别,不同的生理、心理、遗传、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是诱因,由于人们对这种精神疾病的机制理解不完整,因此也难以找到非常有效的缓解方法。
我们的大部分“失忆”并不是因为神经连接断开或年龄相关的衰退,而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是生存的必需品。
深度睡眠具有一种古老的恢复能力,可以清除大脑中的废物。这种废物包括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毒蛋白。
最近一项研究刷新了人们对于走神的看法,该研究提出走神是认知的一种积极特征,它可以让人们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卦往往带有禁忌信息或者违反了社会规范,这样的信息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提高身心的唤醒程度。
描述特定情绪如何在大脑中产生和表征,是情绪神经科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虽然我们直觉认为好的商品会更受欢迎,但实际上评价分数和评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大,仅仅受欢迎度(即评价数量)并不是有效的商品质量(即评价分数)指标。
运用专念去生活,你的新年愿望会更加容易实现,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研究表明皮质体积变小可能是发展PTSD的一个风险因素。
多巴胺的分泌,加速了生物体对时间的感受,使其高估时间的流逝。
提起药物治疗,我们想到的都是通过药丸或注射器来提供,但你是否想过电子游戏也能成为处方治疗?
相似的经历更可能把感知者的注意力从他人引向自身,唤起自身经历带来的痛苦,这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损耗了感知者的认知资源,进而干扰了其对他人情绪的准确理解。
对拉郎作品的热爱是镌刻在人类 DNA 中的跨文化本能,国人爱看,老外也爱看,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社会动机理论认为普通人是非常有动机去加工别人的社会信息、有动机去了解别人的,而孤独症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动机。
人们在看到美好事物时大脑中的积极事物就被激活,说明人的面孔具有某种特别强大的、关键的和正面的特征。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解码人脑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复杂信息,并识别每个人所记住的经历所特有的神经'指纹'。
根据酒精近视理论,人们的注意力广度变低,大脑能够加工和处理的信息变少,只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享受酒精带来的快乐,但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攻击行为,
面对高创造力、高认知灵活度、深度信息处理的工作任务,拥有很强的内在动机才能做好。
人们不仅低估了另一个人因为他们的赞美而产生的积极感觉,他们还大大高估了对方会感到多么困扰、不舒服和烦躁。
感恩不仅有助于我们互相合作,也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幸福——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使我们对未来感到更加的积极和乐观。
饱和度越高的颜色情绪唤起越高,而饱和度低则情绪唤起较低,也就是说饱和度低的颜色对人们的情绪影响较小。
“ 奢侈是一种诱人的快乐,一种恶棍式的欢愉,嘴里含着蜜,心中有苦涩,尾上有尖刺。” 奢侈品消费是否也会给购买者带来一些负面的心理体验呢?
在高度不确定、复杂的环境中,直觉符合了信息 “少即是多” 的原则。
攻击表现,就和“喜极而泣”、“怒极反笑”一样,都是一种大脑选择的进行二态表达的情绪调节方式。
当个体在权衡选择时,眼球上方的大脑细胞就会被激活。报价越诱人,相应的神经元触发速度就越快。
为什么明言明语效率低下惹人厌烦?霸道总裁不霸道的时候却会成为万人迷?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给出了一个可能有点 “丧” 的答案,那就是:智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时间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爱好,重塑我们的价值观,甚至影响我们的人格。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指出同时使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媒体,可能对青壮年的记忆力带来负面影响。
做出选择的行为改变了我们对所选项的看法,即使是刚刚开始为自己做出选择的婴儿也有这种偏见。
当我们因需要和愿望没有满足,感到沮丧、难过时,消费可以作为一种 “补偿” ,让我们感觉更好。
之所以像LV、香奈儿这些来自顶层的时尚品牌会选择与底层的土味元素进行混搭,是因为社会顶层面对社会中层步步紧逼的模仿所作出的一种“区分性”尝试。
在工作场合中,尤其是那些非常规工作状态下,领导使用激将法,对员工的任务绩效、工作投入和工作创造力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日常生活中,尽管人脑的重量不足体重的2%,消耗的热量却能达到人体总耗能的20%到25%-每天平均消耗350到450卡路里,这使它成为了人体内最耗能的器官。
过于关注消极面、跟缺陷死磕来解决问题往往会导致事情事倍功半,而当我们专注发挥考100的能力时,考80的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人的早年经历是否真的会对其成年后的各个方面(比如决策偏好)产生影响呢?如果会,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们会觉得宽脸的人更具有攻击性,这会使人们很难感知到与其存在相似性。从而觉得宽脸的人的可靠性比较低。
在公共卫生政策上,欧美采取集体行动为何如此困难?
童年时期的不利条件和消极经历往往会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累积,并加重对成年后健康状况的破坏性。
我们会特别喜欢和自己在某一方面完全不同的人交往——这种现象叫做“异质性”。
化妆使年龄范围缩小了,年轻女性看起来更老,年老女性看起来更年轻。
歌词、节奏、押韵等多个元素能够在即兴的场景下,以新颖灵活又热情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但令观众买账,也吸引了神经科学研究者的注意。
科学家一直很好奇失去感官刺激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于是设计了一系列感官剥夺实验,即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受试者五感中的一种或几种,观察受试者的表现。
左右脑不仅接收到的信息不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同,它们有各自的意识、情绪和感受。
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在事情尚未处理完的时候,潜意识会不断的提醒我们去完成,这种提示逐渐变成一种内在动机,会让这个事件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朋友圈炫富是一回事,秀恩爱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两回事都会同时激活多巴胺神经元的活动。
运动能够引发很多神经递质的分泌,诸如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等等,这些递质对于我们的情绪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1年夏天,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们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志愿者被随机分成警察和囚犯的角色。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经过充分测试的、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来改善与免疫相关的健康,CBT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更成功。
确保研究的信/效度不但可以让文章更快发表,还能赋予它长久的生命力和可重复性。
就像传统社会里我们对男女性别存在偏见一样,在无意识中,我们对极度快乐的人也存在这样负面的刻板印象。
越是愚蠢的人反而认为自己越厉害,这种错误认知来自于这些低水平的人缺乏辨别自身不足的能力。
手机带给青少年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使学生沉迷或依赖手机,导致诸多负面结果的出现,如冒险行为。
当一个人强行练习微笑时,它会刺激杏仁核——大脑的情感中心,释放出神经递质,从而促进情绪上的积极状态。
童年时期经历逆境是生命后期健康状况的有力预测指标,不仅是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身体健康方面的状况。
容易感到无聊的人,比较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应该集中的目标上。
娱乐会调节个体与工作间的心理距离,适当的娱乐会提升人们的工作兴趣。
刷朋友圈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抑郁的发生,刷朋友圈所诱发的负面社会比较这一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抑郁的直接诱发因素。
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冒险,会让我们觉得原本危险的事情不那么危险。
即使是普通的健康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幸福感,增进身体健康。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在哪里?呃,自然是在大脑里。
听到高亢的音乐或令人揪心的故事时,你是否会感觉到一阵激动的震颤从身体上闪过?
仅从欧洲文化追溯心理学的哲学根源,傲慢地忽略了其他文化中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围月经期(本次月经周期第24天至下一周期第5天)内,患者的精神科入院风险显著升高,精神病性症状评分似乎也更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心理学主试的自我修养!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已经并将继续在帮助老年人促进认知功能,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老年痴呆,对抗年龄歧视,退休适应和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婚姻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教育研究所、曼海姆大学、莱比锡大学、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选取2万名德国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数据追踪,证实「婚后易胖」是真的
心理学界虽然没有诺贝尔奖这样人尽皆知且奖金丰厚的大奖,但也有在心理学界响当当的大奖:美国心理学会(APA)颁发的“终身杰出贡献奖”。让我们来回顾往届的终身杰出贡献奖——
如果有个魔术师说,他光用扑克牌就能读出你的内心,你信吗?
当然,前面说了,去人性化,有让问题变简单的功能,当智力、心力临时欠费的时候,偶尔使用可能有益。但是,需要警醒的就是它的反噬效果——如果你看谁都像钉子,那你肯定就是个锤子~
那些被心理学家拿来做实验的动物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人类了!
美国的心理学会多不胜数,有综合的,有专注某个领域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些什么呢?心理学的最新动态是什么? 通过参加心理学年会,可以让行业人士更快了解到相关知识
作为一项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心理经典,斯坦福监狱实验如今遭遇了巨大的声讨。津巴多要如何回应?
你喜欢听音乐吗?音乐可以左右我们的情感,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决策。总之,音乐就是一个温柔但是强大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治愈我们的心灵,抚慰我们的心灵,还能减轻我们人类很多的病痛。
不管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知识的大发展,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型来综合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有的时候我们看着虚假的新闻,觉得它愚蠢又有一点幽默,但更深层次的是假新闻满足了人们减轻对现实生活负担的欲望。
当潜入潜意识的水下,有些发现可能令人感到冰冷、暗黑。
在我和强迫症患者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常发现:强迫症患者对于症状的认知与行为模式是造成症状持续的重要因素。强迫症患者在应对侵入性强迫思维时所采取的强迫行为只是暂时降低患者的焦虑感;但事实上,强迫思维只会控制患者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无用甚至可能有害的“仪式性”行为。当患者深陷压力以及挣扎于强迫性思维中时,识别“强迫症患者对症状错误的认知与应对方式”对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治疗会教会患者放弃之前无效的应对方式--拒绝进行“仪式性”行为或与暴露于某种情境下的焦虑感做斗争。下面是10个强迫症患者常出现的认知偏差,也是造成症状持续的重要诱因:
工作学习时听音乐,是帮助还是干扰?约会时放浪漫情歌能提升恋爱好感吗?伤心时听慢歌会更伤心吗?
一个残酷的事实:智能手机被设计出来时,它的理念就包含了无论什么时候,它都能在认知资源中占据优先地位。
如今家庭的意义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宗族形态,尤其是当选择婚姻以后,就意味着要生活在3个家庭中,与其被动的等待对方反应,不如自己先做出准备。
研究背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下文使用CBT表示认知行为治疗)对那些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人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CBT长期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跟踪研究。在进行CoBalT实验之后的长期跟踪随访,我们检测CBT(作为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补充治疗)治疗难治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被试来自于初级社区门诊,时间持续3~5年。
要想提高「情商」,就要先正确认识「情绪」。情绪不仅仅是喜怒哀惧,更关乎对环境的主观理解和选择。而所谓情商,就在你的选择之中。
健康长寿的第一关键,不是饮食不是锻炼更不是环境!一项万人参与的心理研究,给你科学的答案!
谎言,到底是一种人际技巧还是病?
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6项奇葩心理研究。不怕不知道,只怕想不到!
三项跨越世纪的心理研究
双旦快乐,分手快乐,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一项针对7~17岁强迫症儿童和青少年治疗的研究显示了认知行为疗法具有长期持久的效果。
结果表明,患有强迫症的个体比一般人更容易在情绪上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对于季节性敏感的强迫症个体来说,他们的“强迫行为”在寒冷的季节变得更糟。
本研究涉及对精神(病)药理学、延迟暴露疗法、认知加工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EMDR)的描述,尤其涉及到参与战争的老兵。
使用微信真的让我们不幸福了吗?
国际心理资讯 | 你那些灰暗的过去,更愿意向机器人吐露?
心理学家又对小白鼠做了什么
全文转载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和刘勤学副教授的文章——网络心理学:行为的重构。
什么样的人容易有偏见
JAP 应用心理学2016年9月论文解析
瞒天过海的超强视错觉,比蓝黑白金裙子高级多了!
“ 情感研究者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惊叹的影响应该都挺感兴趣,引发惊叹的事情也许是个人变化和成长方面最迅速有力的方法之一。”
让我们从心理角度看看蝙蝠侠的性格。
为什么 Someone like you 这么好听?
如果我们相信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目的和意图,那么就会推倒出有一些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力量在主导、设计这一切。这样,一位“上帝”就诞生了。
如果你被他人迷惑,认为自己支持某一个观点,那么你可能会找到一些理由来支持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傻是么?事实可能真的如此。
一长串无规则的英文单词,会比大小写加符号的复杂组合密码,更安全。
怎样把把巧克力卖给节食者,把新款电动玩具卖给年轻人呢?在懂心理学的营销者面前绝不是一道难题,因为他知道“越内疚越快乐”。
寻找利益最大化(Maximizer),还是限定条件下最优解(Satisfi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