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与自恋型人格
自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它仅仅表明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好坏和价值的。
自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它仅仅表明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好坏和价值的。
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感到愉快这一点上,都出奇地吝啬。他们粗暴夺走令孩子愉快的事物时,还不忘加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
在很多恶性事件中,你都可以感受到“自恋性暴怒”的存在——只要这个世界没有按照我的意志运转,就是在和我作对,我就要砸烂它!
我们难免会被他人影响,这也是奇葩惹人讨厌的原因:即使知道“眼不见为净”,还是感觉耳边像有苍蝇在飞,赶也赶不走,躲也躲不掉。
所有婚姻失败的人,最常见的共同点就是自我意识太强,他人意识却极低。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自恋型人格的人,又该如何面对呢?
隐秘自恋者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在意只是为了逃避内心自卑与恐惧的感受,避免被批评否定,而这却常常在无意识中造成对别人的攻击。
所以很多时候,纠结对方是不是处男,本质上,是在强调自己的自律自爱和完美无瑕。
自恋者本质上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争吵的方式是为了保护他们脆弱的自我。
当有了足够多这样被容纳的体验之后,就可以和自己生命中很多错误与遗憾和解,于是你发现别人的错也不是那么不可饶恕。
自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问世,自恋就不再是一个贬义词,他区分了健康的自恋和病理性的自恋,健康的自恋是指一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且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
作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年龄最大的姐姐,伊能静最近掀起的浪花可不小。
为什么失败会让人痛苦,也是因为自恋的创伤。我们害怕失败,是因为失败会挫败我们的自我认同,容易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
佛家所说的“放下”,放的是什么呢?“放”的是这个“我”。
在生活工作 中,你是否有遇到过一些趾高气扬的人?和他们打交道确实挺让人难受的,本文将告诉你三个方法,教你如何对付趾高气扬的人。
不要向加害者屈服,冷静地坚定立场,获得自己的情感空间,重建强大的边界
要确定所识某人是否为自恋者时,绝不会比大多数人想的更复杂。
你身边有没有自恋的人?你对自恋的人有怎样的印象?
在高度自恋者看来,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对“我”的敌意。 可往往身处黑暗的人,是他们自己。
自恋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的一种特征:过分地爱自己而损害他人。
自我中心终究只是渺小的世界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要学会去理解他人,热情地帮助他人,努力地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拥有不健康自恋的人,则会产生病态的继发自恋:自大狂、自我为中心、极端自我主义、认为自己天生是特殊的高人一等的… …
为什么会本能排斥别人的分析?因为内心深处最糟糕的东西被看到了。
自恋的人可能更难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在长期关系中采取的往往是破坏关系的行为。
自恋者会利用他们的技巧让你爱上他们,他们会让你觉得自己是最独特的,自己很有价值,被珍惜,或者被需要。不幸的是,你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渺小、微不足道。
对自己情绪不理解的人,也很难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给别人的爱,也容易停留在想当然的阶段。
然后这些早期的关系经验,就像一个个模版一样,被内化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保存在潜意识深处,影响未来的人际交往经验。
自恋者一生只为自己而活,改变世界不过是他恰好为之。
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人,气性大,特别爱生气,一有不顺心就暴怒,俗称暴跳如雷,另外还有一些人特别爱自己跟自己生气。“爱生气”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病理性自恋并不只是自我膨胀那么简单。
你遭遇过的最奇葩的归罪事件是什么?
“巨婴妈妈”通常会养出“巨婴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