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上瘾,真的让我们快乐吗?
这些及时反馈又刺激着我们的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并且形成依赖,渴望着下一个刺激到来,陷入死循环中,最终上瘾。
这些及时反馈又刺激着我们的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并且形成依赖,渴望着下一个刺激到来,陷入死循环中,最终上瘾。
嗑CP也寄托了年轻人们对于理想关系的美好期待——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CP间的相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理想的恋爱方式。
多巴胺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但是它绝不是快乐本身,如果不仔细了解还可能会弄巧成拙,把多巴胺的分泌变成生活里最大的压力来源。
只要行为是奖励,跟过去的奖励结果相搭配,大脑对它的处理方式就跟毒品一样。
游戏里固然充满着乐趣,如果学习也是如此有趣,你也会被它深深吸引。
如今的年轻人身上的标签都有哪些?最多的词语就是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提前完成任务,多半都是拖拖拉拉,一定要到了结束的时间再去刚好踩点完成。
当我们参与同步行动时,大脑的活动与释放出的荷尔蒙能抚平社会的摩擦,让我们并肩前行。
网购带来的快感似乎远超在实体店剁手所带来的兴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都是多巴胺在作祟!
心流则是一种独特而强烈的巅峰体验,人们为了获得这种体验宁愿承受巨大的风险和牺牲其他的收益。
恶习与善行在神经学上有共同之处——不管我们走哪条路,愉悦始终是我们的指南针。
运动能让你控制注意力,成为生命的发球者。
万圣节、鬼屋和恐怖片,使人们能够在恐惧中享受乐趣,并增长技能。
无论你的Molly是不是那个隐藏大奖,那都是独属于你、被你拆开过的、独一无二的Molly。
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上瘾程度,发现更多现实中的美好,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又何乐而不为呢?
大脑会对效率上瘾,就像它会对毒品、赌博、饮食或购物等其他常见的成瘾物上瘾一样。
当我们在看炫富视频时,我们虽然不能直接体验到炫富产品,而通过视频了解从未接触的高价值物品,也能从中获得奖赏感。
要了解人们是怎么对事物上瘾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瘾。
不要把兴趣变成你的工作,那样你会失去这门兴趣,也会厌恶你的工作和生活。”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旦兴趣变成工作,工作带来的压力、责任(惩罚)和物质回报(奖励)就会消解一个人的动力,将原本喜欢的兴趣变成不喜欢的工作。
人们手机上瘾,问题并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是因为在应用的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破坏你的自律”。
许多互联网公司初衷是帮用户“应用”碎片化时间,最后却成功的把用户的时间碎片化。
是什么让我们在当下如此兴奋过后又悔不当初?
如何让学习也产生游戏时的快感?
心理学家的调查告诉我们,是时候改变一下对这些疯狂的极限运动者的看法了。
伏隔核是人脑中快乐和奖赏的信息处理中心,当一个孩子很少体会到快乐,会导致该区域发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