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字打头的年纪,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们应该让生活更有料,还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而正确的方法,能让人在乐趣中做到。
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们应该让生活更有料,还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而正确的方法,能让人在乐趣中做到。
杨亮的故事告诉我们,迎难而上,接纳自己,才是和自己和解的最好方式。只有走出来了,才知道世界有多大。自己成熟了,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的不堪。
人民网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35岁职业发展危机。可是35岁真的就是只能认命了吗,35岁之后就走下坡路了吗,35岁之后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成人的世界,不是没有三六九等,而是一切都不再量化透明。我们可能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平步青云,而自己却止步不前;也可能在无形之中得罪了领导而不自知。
如果在20岁-30岁这段成年期里,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总是顺着外在的形势走,遇到问题习惯逃避而不是直面解决,不肯花时间去努力创造,那么在30岁之后,只能疲于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我们睡眠充足、注意饮食、甚至偶尔运动,为什么还是感到筋疲力尽?科学家认为根源不在外界,而在大脑内部。一种持续的精神疲劳,让人无处可逃。那么如何缓解精神疲惫呢?
如果对衰老保持警觉,那么便能够确保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相对正确的、遵从内心意愿的选择。
呼吁反杀者不该被判刑、LBGT 不该被微博封杀、房租疯涨不合理,其实都是在表达自我,是在共情这种弱者的羞耻感,宣泄弱势群体的恐惧感。
"现在社会的容错率变得很低,一步走错,过几年再回头,年轻人可能已经没有了容身之所。"
人生最后悔的事情是:我本可以。我宁可让自己因事情发生了而后悔,也不愿后悔一切只停留空想中,这是比起20岁时的我,今日的最大感受。